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在试验设备、试验场地、外界条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汽车驾驶模拟器代替实车、以软件为主的综合性能试验虚拟平台方案。介绍了该平台的工作原理、组成和功能。虚拟平台可在试验室内完成汽车加速、滑行、制动以及燃油消耗等性能试验,解决现有实践环节安全性差、易受天气等外界条件干扰、成本高等问题,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提高实践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特殊用途的在用车辆节能减排的途径,对汽车发动机汽油-水雾混合燃烧技术的机理、系统设计和工艺流程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项技术应用在汽车驾驶培训车辆上,不仅能大大改善汽油发动机的燃烧性能,而且能使其燃油消耗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以及培训教学成本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司机是车辆驾驶员,一名合格的司机必须有熟练的驾驶技术和经验。而且驾驶车辆必须取得驾驶执照。无证驾驶属于违法行为,要受到处罚。驾驶执照分几种类型,不同类型可以驾驶不同车辆。  相似文献   

4.
乙刚 《现代企业教育》2014,(10):608-608
<正>交通事故从根本上说是由人、车、路、环境要素失去平衡所造成的。如果驾驶员具备良好的素质,就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一、安全行车的注意事项我是一名汽车驾驶员,从事汽车驾驶车辆已二十余年,在多年的驾驶工作中,认真、负责、安全正点的完成每一次领导交给的任务。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操作技能,使我能独立处理雪、雨、风、泥泞等多种情况,然而在驾驶过程中,我也深深地感受到要开好一部车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汽车驾驶不仅是一项技术操作过程,更是一种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由于驾驶员的原因而发生事故的比例占三分之二以上。驾驶员有一种潜在的感觉意识对正确驾驶车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训驾驶时要把这种感觉意识为主要内容来教。  相似文献   

6.
基于应急疏散交通特征的车辆跟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应急交通疏散车辆跟驰模型(EECM),模型首次在车辆最小安全间距的动力学推导过程中纳入驾驶员心理行为影响因素,使得跟驰过程更客观地反映在紧急疏散状态下的交通流和疏散驾驶行为特性.通过文献研究分析传统跟驰理论与应急交通疏散跟驰特性的区别,并进一步进行驾驶员问卷调查对应急交通疏散条件下的驾驶心理行为特性进行统计分析,提炼出驾驶员行为差异分布系数和经验判断系数2个参数,并将其纳入车辆安全间距的动力学推导过程,建立了基于驾驶行为特性和最小安全间距的应急交通疏散车辆跟驰模型,应用GPS技术对北京东三环劲松路段高峰小时交通流跟驰数据,对EECM进行了比较验证,结论有力地支持了EECM模型及问卷量化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底盘测功机上用于汽车排放耐久性试验的驾驶机器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出利用驾驶机器人在底盘测功机上代替人类驾驶员进行排放耐久性试验的方法.给出了汽车排放耐久性试验系统的组成,底盘测功机道路阻力模拟策略和基于B/S架构的远程监控系统;着重讨论了驾驶机器人的构成,汽车性能自学习算法,多层汽车控制模型和基于模糊逻辑的车速跟踪控制方法.此外,驾驶机器人还具有控制参数在线补偿能力,补偿了长时间试验过程中汽车部件的磨损以及离合器接合点的漂移.试验结果表明,驾驶机器人车速控制精度在±2 km/h范围内,精度高,重复性好,可以消除汽车试验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保证了排放试验数据的准确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有效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率,最大限度保护驾驶员和乘客,以Arduino Mega 2560单片机为核心,结合HC-SR04超声波测距模块设计了一种汽车并线辅助系统。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模拟真实路况,利用超声波原理,当驾驶员开始拨动转向灯杆准备做并线或者超车的动作时,系统启动检测汽车后视镜盲区及相邻车道后方是否有正在行驶的车辆;当超声波测距模块检测到相邻车道后方有行驶的车辆,并且与该车辆的车距小于设定的安全值时,系统启动报警模块,主动对驾驶员发出危险报警,驾驶员根据报警系统的提示以及后视镜的情况判断是否可以安全并线。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性价比高、改装方便的优点,对汽车安全驾驶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车辆的电子化是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为提高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操稳性、平顺性和安全性能等各方面性能,在发动机、变速器、悬架系统、制动系统以及转向系统中电子控制得到广泛应用,例如车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半主动悬架系统(SA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电子稳定系统(ESP)、四轮转向系统(4WS)等等。其中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可以提升车辆制动工况下的制动性能和安全性能,并能适当改善车身姿态;半主动悬架系统(SAS)可以提升车辆平顺舒适性能。以上各控制系统均为单一控制系统,只能针对提高改善某一性能指标,而要提高整车性能不能仅仅将各控制子系统简单地叠加,而需要各个控制子系统协调工作。车辆底盘的集成控制成为现代车辆动力学控制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专新书介绍 高教社继出版《汽车修理基础知识》、《汽车发动机构造与修理》、《汽车底盘车身构造与修理》、《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之后,又组织专业教师编写了下述六种新书,该书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为主要对象兼顾汽车修理从业人员及普通汽车驾驶员的需要。新书将于2000年秋季之前陆续出版。 《汽车驾驶与维护》是教育部规划教材,本书较为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汽车驾驶的一般常识及各种维护、保养、修理的技能,把汽车的使用、维护、保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编写中参照了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