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7、8班112学生分为对照组(n=55)和实验组(n=57),7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8班为是实验组,总学时的20%采用PBL教学模式。然后,通过考试测评和问卷调查对两班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对照班的客观题成绩略高于实验班,但是两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病例分析题部分,实验班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P<0.05)。问卷调查显示PBL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但是投入的精力和时间也远远大于对照班同学。结论:病理学课程采用PBL教学方式有利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课在中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2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为主,微课为辅的教学方式,将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在教学前后,对学生的期末考试理论与操作考核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试验组学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结果:采用微课进行教学后,学生的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高于教学前,试验组学习认同微课能够提高学习兴趣(84.6)、学习的主动性(80.7)和学习效率(76.9),有助于他们掌握重点知识(78.8)。结论:在《外科护理》理论教学中搭建微课教学平台是一个良好的辅助教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并研究"PDCA"循环模式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159名学生,实验组78人,对照组81人。实验组将"PDCA"循环运用于《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期末考试成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两组学生对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运用"PDCA"循环进行全面管理,改革了教学过程,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发展路径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策略。方法:把2018级护理专业1班和2019级护理专业1班分别设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在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授课中,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由通过医教融合方案培养的“双师型”教师进行授课。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期末考试成绩和调查问卷形式进行。结果:实验组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期末成绩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习医院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能力、带教满意度、护患沟通能力、患者评价5个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临床思维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在对教师讲授内容精通、运用临床案例讲解重难点、能够合理使用实训室、实训课堂操作熟练程度、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技能可以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多种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以及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2月—2012年9月期间2009级影像学专业本科01、02班同学作为研究对象,按班级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58),实验组采用多种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且于期中、期末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比较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使用SPSS软件统计两组学生间的评教结果以及考试成绩差异。结果:多种教学方法组(试验组)理论成绩及临床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实验组学生对于多种教学法各方面评教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种教学法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多种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在临床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肿瘤外科教学中,使用微课形式教学,探究其效果与价值。方法:本实验,选取60名临床医学专业的轮转医师,并将学员医师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通过考核及调查,对比两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考核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学生对此种教学方式满意度较高(P<0.05)。讨论:在肿瘤外科教学中可采用微课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及理解。  相似文献   

7.
探索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随机抽取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46名学生为实验组,45名学生为对照组,两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学生教学采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后对两个班的学习效果及学生对“外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外科护理学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学习“外科护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内科护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学好“内科护理学”是学好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关键。为探讨基于UMU移动互动平台“内科护理学”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效果,分别将2018级105名、2017级93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2018级同学采用基于UMU移动平台的翻转课堂授课方式,2017级同学采用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94.3%的学生对该课程这种教学方式的改革表示满意。实践研究表明,基于UMU移动互动平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世界大学城空间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方便性抽样选择护理学系301名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使用世界大学城空间教学平台。比较两组学生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性得分。结果两组学生《妇产科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评判性思维态度倾向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世界大学城空间有效促进了《妇产科护理学》教学质量和学生自身批判性思维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学生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多元化教学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学方法。在期末考试中用同样的方法来检测两组的临床操作能力以及理论知识,并调查实验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认可度。结果:对照组的期末考试成绩(P<0.05)以及临床操作技能(P<0.01)都远不如实验组。结论: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能力,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发展,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在护理工作中日趋重要。倡导人性化服务,在提升护理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力方面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护理中应采用有效途径实现人性化服务,运用有力措施推进人性化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护理教学的满意度,通过5级Likert标度法调查两年内上过"基础护理学"的护理专业学生。被调查学生对基础护理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为4.793,对授课教师的满意度为4.888,对教学内容的满意度为4.797,对教学方案的满意度为4.692,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为4.758。由此看来,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护理教学满意度较高,但仍有改善空间:应合理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多样化考核形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适当加入人文知识,坚定专业信念。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护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维护患者身心健康 ,使病人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处于危急状态的病人心理十分复杂 ,病人往往表现为紧张、忧虑、急躁、怀疑、恐惧、消沉、担心等复杂心情 ,这就要求急诊科的护士更应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提高急诊护理的效果 ,提高抢救质量。1 急诊病人的心理特点1 1 急切与紧张 :急诊病人因病症突发性、剧烈性和病症后果的不可预测性 ,往往产生极度紧张的情绪 ,带着缓解病痛 ,解除病症的急切心理来就诊。1 2 烦躁与不满 :绝大多数急诊病症不是观察一眼即可确诊 ,需要根据病情作相应检…  相似文献   

14.
高护三步法护理程序改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护理程序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争端,提出一种简洁易行的三步法(API)护理程序并分析其优越性,供临床护理和高等护理教学改革参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护理能力是涉外护理工作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目前高职院校多元文化课程教学中存在明显不足.应采取改革教学内容、加强临床实践、强化教师专业整体教学意识、搭建知识平台等手段来全面提高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跨文化护理能力,以应对全球化发展趋势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重视护理诊断教学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首先分析了目前临床护理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实行护理程序教学以及护理科研发展的需要三个方面阐述了重视护理诊断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教学过程应以训练学生准确提出护理诊断为中心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方法:选取2013—2014届毕业实习学生142例作为对照组,在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进行传统护理干预,2015—2016届毕业实习生114例作为观察组,建立临床毕业实习的护理教学路径。将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实习带教后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及对临床带教满意度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本科学生毕业实习教学中引入临床护理路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临床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增大。人们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已经不仅仅要求医疗手段的高超,还对医疗过程中的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保证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能够随时保持一种良好的身心状态,医疗手段与护理质量缺一不可。本文主要研究护理美学在现代医学中的核心理念以及价值观,并对护理美学融入基础护理教学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人员在基础护理过程中如何提高自身的护理质量,以满足人们在医疗过程中对护理质量的更多要求。  相似文献   

19.
护理软技能是指护理工作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得到更好应用的个人内在品质和人际间的交往技能、管理技能,即社会技能和个人技能。为了让护生能够尽早、尽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满足患者越来越高的服务需求,提高护生的护理软技能已经成为了护理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护理管理者在系统化整体护理改革中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护理管理者角色转变的因素,从选拔考核、组织学习、培养辅导等方面论述了如何促进角色的转变,以推动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并论述了系统化整体护理要求护理管理者以人为本,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要求护理管理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