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1 毫秒
1.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新时代共同富裕体现了实现过程的复杂性、价值诉求的正义性以及增量与提质并举的系统性。共同富裕的推动需要提供理念支撑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介入。同时,共同富裕的理论与实践具有显著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面对共同富裕的内在需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以推动社会成员增强对共同富裕的认同,塑造共同富裕的实践主体,提升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治理能力为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种积极充盈的思想状态、理性智慧的价值选择、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反映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创造和享受。精神富裕理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生产理论,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进程中。从共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到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新时代共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日渐成熟。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坚定国民理想信念、涵养国民精神家园、保障国民文化权益,最终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精神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和本质特征。精神富裕具有意识性、社会性、时代性、主体性、生成性五个方面的哲学特质。精神共同富裕是一种社会状态和发展趋势,就是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繁荣,社会风气向好,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在个人身心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上取得长足进步,这样的社会是走向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社会。精神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是国家、社群与个人。在精神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上,国家统筹全局是精神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社群共建共享是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个体精神富裕是人民精神共同富裕的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时代注解,它植根于物质生产实践,回应人的需要发展诉求,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最终旨归。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科学认识其时代内涵需要从逻辑起点、基本前提、关键要义、内在要求、目标样态等维度深刻理解和精准把握。当前,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紧紧依靠党和国家、社会以及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在精神生活中的指导作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激发人民群众主体自觉,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夯实物质基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质性进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强大势能。  相似文献   

5.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个体、社会和国家为核心意蕴,体现人类立场和世界情怀的高度统一。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铸牢意识形态阵地,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精神生活需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推动实现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标。  相似文献   

6.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议题之一。习近平关于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是对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做出的理论回应,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使命与执政规律的新认识,对社会主义人民精神生活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客观规律的新认识,凸显出人民性、科学性、发展性的鲜明理论特质,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促进了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生动实践的扎实推进,贡献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张茹兰 《承德师专学报》2003,23(1):12-15,32
邓小平伦理思想内容丰富,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以及道德评价各个方面.其核心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经济上,迅速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经济伦理的目标.政治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是邓小平政治伦理的目标.文化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是邓小平伦理的目标.邓小平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和伦理思想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蕴含着重要的政治价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稳定与政权稳固、政策制定、民主平等方面剖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的政治价值及其相互促进关系,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以人民群众共同利益为导向的改革,对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群众思想内容丰富而且有创造性,其中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目的的“富民思想”,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依据的决策思想,尊重、支持群众首创的实践思想是邓小平群众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邓小平都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进行了探索。由于时代和历史的局限,毛泽东虽然指出共同富裕的方向,但在具体思想和实现道路上出现了偏差.没有找到使中国人民尽快走向共富的现实道路。邓小平以政治家的勇气和睿智,吸取了毛泽东在共同富裕上所走弯路的经验教训,并对它进行了创新、突破和超越,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找到了一条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切实可行的现实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而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引擎。在助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中介性作用,使人的能力和精神发生积极变化,让人以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好的精神面貌参与到社会生产中,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只有好的教育才能够助推共同富裕,好的教育是以人为本、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然而,教育在助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受限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教育文化再生产功能及个体家庭资本的多寡。教育助推共同富裕的可行路径在于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为教育助推共同富裕提供更多保障;加强家校社协同,为家庭社会经济背景处境不利者提升社会资本;提升人的现代性,以精神富裕带动物质富裕。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科学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演进,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是惠及全民、内容全面、共同奋斗、逐步推进的富裕。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落实三次分配,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具有清晰而严密的思想逻辑、历史逻辑和发展逻辑,包含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相统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驱动路径、促进全人类共同富裕等内容,该论述焕发出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全新活力,为党和国家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行动指南,为世界各国减贫脱贫、走向共同富裕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4.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更高层次的价值追求。扎实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意义重大。以新型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元宇宙发展与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恰好时间吻合,这也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技术新契机。把元宇宙新技术应用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范式的跃升和变革,深刻影响精神产品、精神享受、精神追求的实现方式,并形塑了“技术”“场景”“文化”螺旋式递进的赋能新范式。但元宇宙赋能也存在精神产品供需不均、精神享受场域离散、精神追求人文式微等负外部性。由此应考虑从技术支撑、场景匹配、人文内驱三个维度探讨有效赋能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内蕴于党的初心使命之中,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亦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内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创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个体精神生活保持的丰盈均衡状态、全社会精神追求呈现的澄明向善样态以及民族精神力量展现的恢弘自信质态。新时代实现全体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优化精神文化环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的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以良好的舆论引导构筑美好精神家园;以制度建构化解和防范道德领域的“两极”分化;以培养文明公民来推进人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的重要课题。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目前还存在地区及城乡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物质相对贫困下的精神贫困和资本逻辑下的精神迷失等诸多现实问题。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以高质量发展为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教育发展和教育公平为保障、以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为支撑,多措并举,合力推进。  相似文献   

1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特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蓄力赋能,需从五方面着力:一是实施素质教育,加强高等教育普惠性投入,整体提升低收入者人力资本与创富能力;二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民生改善;三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劳动教育和职业精神教育,让人民群众的“口袋”和“脑袋”同时富起来;四是建设优质、“特质”高等教育体系,让人人享有接受不同类型高质量高等教育的机会;五是构建高质量高等教育扶贫长效机制,让“寒门”走出更多“富子”。  相似文献   

18.
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点明了共同富裕之路的方向,强调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本文重点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精神富裕的理论特征,即要在共同富裕进程中做好物质与精神建设的辩证统一,突出精神富裕在共同富裕中的时代价值,结合精神富裕建设道路上的成功实践,理解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促进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裕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体人民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内的全面富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丰富内涵,是全体人民的、全方面的、共建共享共创的、渐进式推进的共同富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任务,在于引领意识形态建设塑造更加坚定的理想信念、引领文化生活建设凝聚更为先进的精神力量、引领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向上向善的道德修养、引领斗争精神建设锻造敢于斗争的意志品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在于加强教育引导、巩固舆论宣传、完善实践养成、健全制度保障,从而坚定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方向性、斗争性、实效性、长效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民生:让主流意识形态走近人民群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生不仅仅是基本物质的满足,还与基本的文化需求密切相关。文化民生事关人民群众的精神信仰、思想状况、文化权益和生活品质,体现国家的“软实力”。因此,它既是更高层次的民生,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生长点。当前应通过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等路径,推进文化民生建设,让主流意识形态走近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