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心中会产生什么疑问?生:鱼是在水中生活的,怎么会游到纸上呢?生:纸上没有水,鱼到了纸上不会死吗?怎么还会游呢?生:是谁让鱼游到纸上呢?师:是啊,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鱼怎样游到纸上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点评:设疑导入,一举两得:既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进行了审题训练,花时不多,效果很好。师:请同学们迅速默读课文,想想:是谁让鱼游到了纸上?生:是一位青年。师:这是一位什么样的青年呢?请同学们听老师朗读第三、四节,想想哪个词语最能概括青年的特点。生:举止特别。师…  相似文献   

2.
导入新课,理清脉络   师:我们预习时提了什么要求 ?(把课文读顺 )读顺了吗 ?请同桌两人把课文轮读一遍,如果没读顺,停下来请同桌指导,好不好 ?  (同桌轮读课文 )  师:如果你认为同桌已经把课文读顺了,请你为他竖起“大拇指” (反馈牌 )。都读顺了吗 ?那我请一位同学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名朗读 )  师:看来大家真是读顺了。谁知道“恢复”是什么意思 ?  生:“恢复”是指回到了原来的样子。   师:从“湖面恢复了平静”我们可以推测湖面是怎样变化的 ?  生:湖面开始是平静的,后来失去了平静,最后又恢复平静…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小学语文第九册新编课文《鱼游到了纸上》是一篇文题让人生疑的文章: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去呢?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我在教学时,针对课文特点,作了如下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鱼一般生活在什么地方? 生:在水里。  相似文献   

4.
一、激活积淀—在“接受”中实现语言的再积累[教学片段一]教学内容:揭题质疑后学生初读课文,教师检查字词,引导对有关课题的理解。师:读了课文以后谁再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生:课题的意思是青年把鱼画得很像,像真的游到了纸上一样。生:课题的意思是青年把鱼画得很生动,像真的鱼游到了纸上。  相似文献   

5.
师:上节课大家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新词,在预习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生:飞机遇到了什么危险? 生:飞机遇险时,飞机上的人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 师:提得好!(在题目后面画两个问号)这两个问题正是本文作者要告诉我们的。这两个问题你是想让老师讲解呢,还是通过自己读书去理解? 生:(齐声)自己读书理解。 师:有志气,是学习的主人。只要好好读书,你就能读懂这些问题。请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预习时没读懂的词语。 (生读文画词,老师安排部分学生把不懂的词语写在各自预先准备的小黑板上;学生写完后…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 生:《迎接绿色》。 师:(板书课题,提示“迎”的笔画,生跟着书空)大家预习了吗?老师先来出示一些生字、词语,看看你们能否读正确。  相似文献   

7.
一、检查预习,梳理结构 师: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先来检查大家预习的情况。(师出示词语。生分列读两组词语,先正确认读,再读出词语的“情”和“意”。)  相似文献   

8.
一、理解词语,串讲课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端午的鸭蛋》.同学们在预习时都做了些什么?哪位同学来告诉我? 生:读课文. 生:读生字,了解作者,还有吃鸭蛋. (生笑.) 师:同学们不要笑,人家说的是读课文后的感觉就像真的吃了高邮的鸭蛋.他的阅读感悟能力真的很强!好,读课文,查生字词,了解作者,这些都是非常好的预习习惯.下面,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几个词语的理解到不到位.  相似文献   

9.
[“游”出感觉] 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鱼游到了纸上》,请大家一起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案例】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动物的互惠互助》。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生:我认为动物之间只有相互残杀,怎么会有互惠互助呢?生:动物是怎样互惠互助的?生:动物们为什么要互惠互助?师: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呢?生:可以读课文去解决。生:可以向老师请教。生:可以查资料。师:今天老师送给你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法宝,那就是一个字——“读”。这么长的文章,看你能不能把它读短了,用简短的话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生:课文告诉我们动物不光有竞争,还有互惠互助呢!生:课文讲了蜜獾和导蜜鸟是一对好伙伴。生:课文讲的…  相似文献   

11.
《鱼游到了纸上》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游到了心里的关系;二是学习作者是怎样积累材料的。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学重点,可按以下过程进行教学: 一、揭示课题,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质疑,教师确定教学的起点。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评读正音。 2.讨论分段,说说段落大意。(可分四段,也可以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导入 ,激趣揭题。  师 :同学们 ,这节作文课要求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 ) ,要求大家仔细观察一种小动物 ,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说说并写下来。  请大家回忆上学期写小动物的课文是哪一篇 ?  生 :《翠鸟》  师 :这篇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翠鸟的呢 ?  生 :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板书 )  这节 ,我们就以《翠鸟》这篇课文的写法来写一种小动物。  我们要写的小动物是什么呢 ?老师先让你们猜个谜语 :“胡子不多两边翘 ,开口爱说‘妙、妙、妙’。黑夜巡逻眼似灯 ,厨房粮仓它放哨。”这是指哪一种小动物 ?  生 :猫。  师 :…  相似文献   

13.
课前游戏。上课。师:美国的作家巴德·舒尔伯格,你们熟悉吗?生:熟悉。师:他,你们也熟悉?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题目你们都知道吧?师:(板书课题)课文读过了吗?能把文中的字音读准吗?生:很好。师:来试试吧,把这些词语读一下。(课件出示词语:兴奋、誊写、皱眉头、谨慎、歧途、出版、腼腆)“兴”字,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通过预习课文,你还了解了哪些内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你的预习情况,等会我们来交流,好吗?生浏览课文,回顾预习情况。生:通过预习,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写巴迪妈妈和爸爸给他的诗的评价分别是“精…  相似文献   

14.
《鱼游到了纸上》是小语九义教材第九册新选的一篇讲读课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笔者紧扣“游”字,设计了导读流程。一、审题——质疑激趣围绕课题设问:“鱼本在水里游,怎么会游到了纸上呢?课文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鱼游到了纸上’是什么意思?”这几问旨在激发学生学文欲望,诱发其有所期待的心境,带着探索的良好心态去研  相似文献   

15.
第一课时:游于艺【"游"出感觉】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鱼游到了纸上》,请大家一起读——(生齐读课题)师:读题目,不光要用嘴巴,更  相似文献   

16.
一、检查预习 师:今天,我们学习寓言故事《扁鹊治病》.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我来检查一下.谁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出示) 蔡桓公 扁鹊 皮肤 肠胃 骨髓 理睬 (生读) 师:读得很准确,说明你预习得很充分.其中有两个词语大家要注意,两个三声的字组成词语,第一个字会发生音变,读二声.我们一起来读.  相似文献   

17.
一、比较感悟:突出词语教学的准确性重点词语:紧急、焦急‘师:仔细读读课文第二小节,找出这节中带有“急”字的两个词语。生:“紧急”“焦急”。师:这两个词语有什么不同呢?紧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它再组个词?生:紧张、抓紧、赶紧……师:课文中什么事情很“紧急”,需要赶紧,抓紧?为什么这么“紧急”?生:因为那时候,北方经常发生战争。师:北方经常发生战争,想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相似文献   

18.
一位老师执教冀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课《小蝴蝶和毛毛虫》一课,较好地体现理解感悟语言和文本对话的理念,课堂的实录如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七课《小蝴蝶和毛毛虫》。瞧!老师的手中,飞来了许多漂亮的小蝴蝶“(小蝴蝶”形状的卡片上有本课生词),哪位同学愿意呼唤他们的名字?生:朗读词语。师:同学们词语掌握得不错,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得更好!二、细读课文师:让我们再次走进童话世界,快快读读课文,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生:读文,勾画。师:毛毛虫和小蝴蝶都说了什么?谁来读一读含有他们对话的段落?生:读…  相似文献   

19.
课堂回放《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一、预习导学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和我们八年级1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州园林》,尤其是今天还有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客人的到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叶圣陶和苏州园林渊源的故事。(略)二、整体感知师: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生:艺术画。师:一个字呢?生:画。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词语。生:图画美。师:三个字,还有没有?  相似文献   

20.
[镜头一]“水乡什么多?水多。千条渠,万条河,池塘一个连一个,处处绿水荡清波。”——节选《水乡歌》。师:这首小诗写了水乡什么多?生:水多、船多、歌多。师:下面我们来学习“水多”这一节,请同学们读读课文,说说哪些词语写出了水多?生:“千条”“万条”这两个词写出水多。师:说得好!还有吗?生:“池塘一个连一个”也写出了水多。师:老师问的是哪些词语写出水多,你说的是一个句子呀!还有吗?生:“处处”写出了水多。师:对!那么,这一段我们该怎么读呢?生:把写水多的词语读得重一点。[镜头二]“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