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浅阅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阅读在大学校园里蔚成风尚,成为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模式,并有强化的趋势。文章在分析时下大学生阅读现状和特点的基础上,分别从技术、教育体制、阅读接受心理、文化等几个层面,深入剖析大学生浅阅读流行的原因及其危害。指出,由"浅"入"深"的阶梯阅读是构建大学生健康阅读的首选。  相似文献   

2.
浅谈大学生的深阅读与浅阅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分析了"浅阅读"与"深阅读"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帮助他们分清哪些阅读要"深读",哪些可以"浅读",并提出了如何引导他们进行"深阅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加强阅读推广,是为了顺应建设阅读社会的时代潮流,促进高校的文化建设。使当代大学生在阅读方面,从数字阅读、浅阅读和功利性阅读,纸质阅读、深度阅读和品质阅读的现象,以华师图书馆为例进行分析,通过阅读推广,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正快与慢、深与浅其实是相对并互相转化的。人类的阅读从来都有深浅快慢之分,不能因为要提倡深度阅读、整体阅读而全盘否定浅的、快的、碎片化的阅读。当"国民阅读率低下"成为中国的一个问题,阅读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阅读的快与慢、深与浅成为许多人讨论的热点。一般认为,阅读有快慢深浅之分,慢阅读往往与深阅读一体,阅读内容与学问、人生等等大问题相关,阅读状态是细细体味,深入思考,还须身体力行,所谓"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相似文献   

5.
主题阅读法是大学生自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主题阅读出现了新的特征,但也存在难以专注,注意力容易跳跃,更多地呈现"浅阅读",不利于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缺乏集中、即时互动交流的平台,降低了主题阅读效果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大学生要明确电子主题阅读的目的,正确看待"电子阅读",提倡对重点内容要开展"深阅读",勤动笔、加强专业阅读,积极思考,锻炼和提升思维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大学生阅读现状与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调查研究为出发点,旨在通过调研了解大学生阅读现状以提高阅读推广工作的针对性,旨在评估阅读推广工作成效以实现读者期望与推广创新的最佳契合,旨在以阅读推广工作为切入点推动图书馆工作系统性可持续发展,进而通过完善与优化文献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建设、阅读教育建设及文化建设,构建较为完善的图书馆阅读推广机制,努力实现高校图书馆"阅读育人"的使命职责。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进行浅阅读,浅阅读已成为信息时代阅读的趋势和潮流吸引着青少年学子,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面对"浅阅读"盛行的校园,如何对"浅阅读"进行扬长避短,如何通过各种举措,进行引导推深服务,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整体素质,是图书馆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本研究将就什么是浅阅读,浅阅读对青少年学生的危害,浅阅读现象趋势分析,以及图书馆如何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阅读等方面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8.
现在,有一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着"阅读的内容比较浅显直白,阅读的过程是一目十行,基本上是不求甚解,阅读的目的是寻求视觉或者心理的愉悦"等现象。笔者认为,这是课外阅读的一种"浅阅读"状态。那么,如何在小学高段有目的地引导孩子在课外阅读中逐渐由"浅"入"深",走向读有所思、读有所悟、读有所得的"深阅读"呢?为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和实践。一、被动阅读,迈开"深阅读"的第一步1.与孩子达成认识上的统一人都有一种拈轻怕重、避害趋利的本能,对待阅读也是一样。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中职生“浅阅读”的特点,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引导中职生由“浅阅读”向“深阅读”转化进行了探讨,以提高中职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调查显示,微信阅读已成为国民特别是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微信阅读属于一种"信息焦虑下的社交化快餐式浅阅读"。整体上,大学生处于"信息焦虑"状态,微信阅读对此"焦虑"有所缓解。阅读方式上,被动阅读多于主动阅读,微信阅读社交化特征明显;专注度上,微信阅读呈现出"浅阅读"特征:受阅读环境干扰度高,阅读速度快且认真程度低,沉浸式阅读比例小;阅读内容上,图文结合等表现方式和排版样式影响阅读效果,长难文章也可以被接受;阅读效果上,记忆效果欠佳,收藏后少有回顾,多属于快餐式"一次性"阅读。大学生的微信阅读存在较大改善空间,微信阅读效益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迎合阅读对象,迎合读者口味的出版物,便以刺激读者新的诉求的方式来拓展市场,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文学生产量身定制,文学阅读也渐趋多元化,尤其是肤浅化、片段式的"浅阅读"渐成风潮,为了炒作阅读卖点,"浅出版"推波助澜,畅销书路线催生了大量速生速灭的"浅阅读"市场。如何让浅阅读变为深阅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诵读经典"晨读活动,是江苏海院取得的卓有成效的阅读推广案例。本文从高职馆构建深度阅读能力实践的阅读活动起因、阅读现状、成效与影响、存在的问题及建议等方面加以阐述分析,旨在更好的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阅读推广工作提供经验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阅读方式的极大改变,消遣娱乐式的浅阅读和泛阅读在大学生中大行其道,而高层次的主题阅读逐渐为人们所忽视.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它的广泛宣传与推广关系着国民阅读习惯的培养与整体素质的提升,因此,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红色经典阅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作为高校中推广红色经典阅读的主体之一,高校图书馆应打破传统的服务思维模式,充分利用馆内和馆外资源,在红色经典阅读推广活动中,不断拓宽宣传路径,通过多元的、符合大学生阅读习惯的经典阅读推广方式,做好经典导读和创新实践活动,使红色文化成为书香校园文化的厚重底色.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大学生要进行专业知识、基本素养的学习和提高就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现在大学生阅读状况普遍较差,需要进行相关的阅读推广工作来改变。文章从行为角度对大学生阅读进行研究,在剖析大学生阅读行为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拓展大学生阅读推广路径,并分析了路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红色经典作品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焕发着蓬勃向上的生机。红色经典作品深阅读可以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素养。"讲读研"立体法可以有效推进红色经典作品深阅读。高校教师对红色经典文学作品进行导读,大学生对红色经典作品文本进行细读,师生通过开展读书沙龙、围读会、研读会、读书会等多种方式进行研读,最终实现红色经典作品深阅读。  相似文献   

16.
黄海锋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7):12-13,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人们进入了"浅阅读"时代。受浅阅读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缺乏深度思考能力和辨别、批判意识,进而影响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教学实效。为此,"概论"课教学务必实行改革,做到"四个转向"。  相似文献   

17.
阅读层次论认为阅读有深浅之分,其深浅不同获得的收获也不同.现在社会上存在着的浅阅读现象,对报纸的生存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报纸的对策却应是反其道而行之,在电子媒介的浅阅读的冲击下,进行深阅读追求.只要发挥了自身深阅读的优势,报纸还是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的.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大学生读者群体的阅读形式、对象、结构和规模均出现了新的特点,给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图书馆需积极适应新形势,做好"互联网+"基础工程建设,创新阅读推广概念及宣传推广形式,推广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开创高校阅读推广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浅阅读"强力冲击,作为语文老师要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引领学生走进"深阅读",实现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同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与阅历     
<正>"如果有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如是说。书籍为灯,伴人一生。生活阅历决定阅读所得,而阅读所得融进骨血,反之影响人以怎样的姿态阅尽世事万千。诚如张潮之譬喻,不同人读书"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阅历"是"阅读"的基石。经历、体验、人生感悟,过往的种种使人在读书时带入了自己的主观体悟,产生不同的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