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九四年职高生源不足现象浅析江西赣县职业技术学校龚德明九四秋季招生工作早已过去,职高招生情况如何呢?回答是并不乐观。江西赣州地区76%的县属职高仅完成招生计划的50~60%,有的30%还不到。赣县一农村职高打开校门,来者不拒,开学半个学期,也只招进新生...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职高毕业生的对口升学政策在中断了六年后又于1995年恢复了,实施两年,在社会和学校产生了正面效应,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效应之一,对口升学增加了职高的吸引力。不管教育界的同志作怎样的“正面宣传”,也不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如何改革,反正人们总是不愿丢弃“读书入仕”、“上大学有出息”的传统观念,这是事实,特别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农村更是如此。面对逐年扩大的普通高校的招生指标和年复一年补习仍可参加高考的招生规定,升学就更具有吸引力,初中分流也就更加偏向普高。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职高明显处于劣势。职高毕业生的对口升学,为职高生继续深造争得了机会和权利。实践证明,我省对口招生恢复两年,对职高招生已产生了吸引效应。据对我校今年入学新生调查,有一半的学生正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达普高线而不念普高的明显多于往年,其中中考统考成绩400分以上的也不乏其人(我市普高入学最低分数线为351分)。 效应之二,对口升学有利于改善职高的教学管理。职高专业门类繁杂,即便是同一专业也由于区域性、办学条件和生源质量的差别,而使教学方法和要求不尽相同,这就使得职高教学的随意性大于统一性。在我省,职高的会考制度难以出台,学校的考试只有让教  相似文献   

3.
九四秋季招生工作早已过去,职高招生情况如何呢?回答是并不乐观。江西赣州地区76%的县属职高仅完成招生计划的50~60%,有的30%还不到。赣县一农村职高打开校门,来者不拒,开学半个学期,也只招进新生ZI名,与其120名的招生计划相差甚远。据了解,这种现象在其它省、他也普遍存在,很大程度地影响了职高的正常教学和办学效益。九四职高生源不足.原因何在?笔者走访了有关部门的领导和职高校长,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中专委培力量加强,自费生指标增多。一些初中应届毕业生的家长纷纷找门路,把孩子送入普通中专自费学习;…  相似文献   

4.
2001年秋季,亳州市一所城郊职业中学——蒙城县庄周职高招生突破600人,加上春季招收的350名学生,全年实际招生近千人。刚进入2002年,庄周职高就开始了新一轮招生宣传,上网、借助邮送广告、师生下乡……今年,学校拟招收8个专业新生950人。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高一新生招生工作 ,尽管远远没有完成计划 ,但不得不划上一个不圆的句号。一个烦恼尚未抛去 ,新的烦恼又接踵而来———上报新生学籍时 ,专业一栏很难填。笔者曾就农村职高专业开设情况作过调查 ,其开设专业难度虽说不一 ,可专业难填情况家家相同。我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决或缓解这一难题。一方面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使农民收入过低 ,也将农业科技拒之门外 ,人们对“种、养、加”不感兴趣 ,农村劳动力过剩 ,他们容不得自己的子女高中后仍回来“面朝黄土背朝天” ,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回乡与自己“争饭吃”。笔者以为只有农…  相似文献   

6.
农村职高招生难现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招生难原因是:一是农民的观念没有转变;二是农村职高没有吸引力。其对策有:一是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农村职高;二是学校要加强师资建设,实施教学改革;三是举办培训班,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般认为:农村职高是为农村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具有中级技术水平的劳动者。湖北省教委下达的农学、果林、畜牧兽医、淡水养殖、农村机电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都规定:与本专业有关的主要文化课要具有相当于普通高中的水平,专业课要达到中级水平。近几年的办学实践说明,农村职高要实现这种培养目标,仍很含糊,并且受这种培养目标的指导,产生了农村职高办学方向的偏离。 一、追求“中级”层次,失去了职高的办学特色,僵化了职高的办学模式。 专业课的“中级”水平是个什么概念?什么样的水平才属于“中级”?谁也说不清。由于中专属于中级层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普、职高招生要大体相当
  “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把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嵊县加强民办职高的规范化管理本报讯:浙江省嵊县教育局采取了“四统一”的办法.加强对民办职高的规范化管理.使社会办学得到了健康有序的发展.一是实行统一招生。嵊县把民办职高招生统一纳入县招生计划。让考生在参加统一考试的基础上.由教育局按志愿择优录取。二是...  相似文献   

10.
这里指的农村普通高中是在中考招生工作中,经中专、地高,县中、职高四级筛选后录取新生的学校,这类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比较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因此,在这样的起点上,实施高中教学,是比较棘手的。  相似文献   

11.
动态     
《现代技能开发》2013,(8):112-112
教育部:普、职高招生要大体相当 “原则上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每个学校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本校当年招生计划的20%(不含择校生)”.教育部近日发布《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强调将把普高职高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列入教育督导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宜昌市夷陵区职业教育中心于1999年由县职高、县成人中专、分乡职高、下堡坪职高4校合并组建。近年来,学校立足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即设为农专业,招务农新生,树爱农思想,练兴农本领,帮农民致富,为农村一线培养了大批的科技明白人和致富带头人,以鲜明的特色和显著的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三次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校”,四次被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十面红旗单位”,被省表彰为“教育兴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表彰为“科教兴市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3.
新生入学适应期是指新生从入学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的一段时期.职高新生,由于他们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职高生入学适应期具有特殊性.因此,研究这一课题,探讨如何通过正确的途径引导职高新生尽快适应职高生活,就显得特别重要.笔者根据职高新生的特点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14.
一、提高重点职高生源质量的因素(一)负面因素1.重点职高生源智育素质低下,极大困扰着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这些年来,由于“普高热”的影响和初中生源呈下降趋势,也由于职校招生规模的扩展,重点职高生源质量愈来愈差已是普遍现象。特别是学生的智育素质低下,造成学生厌学,厌学又导致教师厌教,已经形成了“厌学”———“厌教”的非良性循环,较大地困扰着职高的教学工作。2.重点职高生源道德素质低劣,给学校学生管理带来极大困难。一般情况下,智育素质愈低的学生其道德素质相对较低。去年我市实行初中毕业生免试直升职业高中,…  相似文献   

15.
新学年开学在即,很多职校新生都有这样那样的心病:“进了职高,我变得没有自信““进了职高,我觉得没面子“进了职高,不知道还有没有前途“等。针对职高新生的这些心病,我们这期特地请来了几位职高毕业生代表,让他们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进行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在经济结构调整引起的“就业难”和高校扩招引起的“普高热”以及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等多重挤压下,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逐年下降。许昌市职业学校招生也连续几年走下坡路,在 2000年招生中,首次出现了报考人数少于招生计划的现象,全市职业学校新生入学报到率只有 39%,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尤其困难,个别学校招生近乎空白。职业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农村职业学校迫切需要通过二次创业走出困境。   一、优化农村职教资源配置,理顺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 20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从根本上扭转了高中阶…  相似文献   

17.
从职高招生引起的思考孙世泉,阎旭春本市自1980年创办职业高中以来,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至今仍有很多工作需要不断摸索,逐步完善。以1994年职高招生为例.引起了我们以下思考。一、录取现场适当扩大招生计划,做到招生计划“放开有度,工作有序”。职业...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做人难,难做人。许多在位多年的校长感叹:“当校长难,当好校长更难,当‘好校长’难上加难。”我以为,当校长难,当职高校长更难,当农村职高校长更是难上难。此话也许有些夸大其辞,但农村职高校长确有不少“难为”。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谋求学校生存,发展农村职教是农村职高校长的职责。农村职高校长谋政应“盘点”“难为”,讲求谋略,化解“难为”,把握“可为”,力争有所作为。一、症结“盘点”——农村职高“难为”探源1.政府行为难把握。(1)我国现行的“三级分流”方针的实施,“实际上把普通教育当作培养人才的一等教育,把职业…  相似文献   

19.
汤灏 《教育与职业》2000,(12):31-32
今年,高校进一步扩招,普高进一步升温,对中等职业教育、尤其是对职业高中冲击很大,生源普遍滑坡,不少国家重点职高也在所难免。可是,北京市木樨园职业高中,这所既不是省级重点、更不是国家重点职高的普通职高,今年却超额完成计划招生的2.3倍(计划招生180人,实际招生415人)。这所被学生及其家长公认为“特色学校”在办学方面有什么“高招”呢?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对该校进行了专访,解开了其中的“奥秘”。木樨园职业高中创建于1982年,是北京市首批创办的职业高中之一。办校17年,毕业生近万名,推荐就业率达97%。就业率高,必然…  相似文献   

20.
农村职高生的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唐扬目前,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已呈滑坡之势,其主要表现是:招生困难、职高毕业生素质差、就业学生“返修率”高,这一恶性循环严重制约着农村职教的发展,导致相当一部分农村职业高中已面临停办的困境。笔者认为,由职高生的出路问题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