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邹建华 《物理教师》2000,21(6):46-46
物理教学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素质,而培养学生对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培养素质的有效途径.培养估算能力,可以增强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实感,提高认识事物本质的洞察力.赵凯华先生也说过:“这种定性或半定量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初学者来说是最难不过的,因为这要靠一定的物理直觉和洞察力,没有相当的经验和功力是做不到的.”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星球,对地球的各个物理量进行估算,既增强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科学素质,又增加了对地球的感性认识.1地球质量和密度的估算 [例1]由地球表面…  相似文献   

2.
所谓“虚设法”是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假设和想象出某些物理量、物理过程、物理状态等,从而使一些表面上无从入手的繁杂问题由“死”变活,由繁变简.此法的懈题步骤是:先分析实际问题的物理过程,找出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巧设虚量,使其与实际问题等效,然后按虚设问题相应的物理规律快速求解,下面我们分别举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3.
速度公式是我们学习物理时接触到的第一个公式,在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一首先要懂得公式。一十中,各字母所表示的物理量及这些物理量的单位,弄清楚公式所反映的物理规律.然后针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明确已知量和要求量及各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公式解答.初学物理的同学解题时可按以下程序进行.1.已知写已知条件的过程是将文字语言“翻译”成字母语言的过程.即把题目给出的已知量用对应的字母逐个列出,不等值的同类量要用脚码区别,并注意各量单位的统一.这是顺利解决物理问题的重要一步.2.求用字母表示要求的物理量.3.解将…  相似文献   

4.
所谓“虚设法”是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人们假设与想象出某些物理量或物理过程,然后将虚设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确认其具有等效性.“虚设法”的可取之处在于帮助我们将一个复杂问题分为几个虚拟的简单问题,从而使一些表面上无法入手的繁杂问题由死变活,由繁变简.以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5.
初中物理教学中数理结合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物理大纲指出要培养学生“会应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会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了加强培养学生会应用物理公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中应注意克服以下七“不”.  相似文献   

6.
“等效转化法”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它是从两个事物之间的等同效果出发,将复杂、陌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变通,转化为标准的物理模型,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使问题得以快速解决。  相似文献   

7.
物体的运动及相互作用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当一个物理事物与另一个(或几个)物理事物在相同情景下产生的效果相同时,我们往往将复杂的物理事物转化为等效、简单、易于研究的物理事物,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换”.“等效”思想是研究和解决物理学问题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所谓组合法,是指通过不同原理、不同技术、不同方法、不同现象等相结合,产生创造性成果的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试题中,把同一原理(定理、公式、推导关系式)中相关的各个物理量直接揉合在某一物理设计中,这就是“创造组合法”试题。  相似文献   

9.
逆推思维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也是物理解题中常用的解题技巧.它在综合计算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的分析过程可分为以下程序:1.找出要解决的问题.2.依照问题,根据物理概念、公式、定律等进行推理,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求(或测)出哪些物理量.3.找出求(或测)未知物理量的具体方法.4.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即先求什么,其次求什么,再求什么.现举列说明.例1用电阻是4Ω的导线将一个电阻是106Ω的电热器接在电压为220V的电路上,在10min内能将610g的水从20℃加热到100℃.此电热器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功率是中考重要考查内容之一,题型常以计算或测量功率实验出现,要求学生对功率概念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近观几年中考题型,功率的考查又出现了一种以“图象”为背景的题目,“图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物理语言直观阐述物理现象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不太会对这种“语言”进行物理思维,  相似文献   

11.
毛祖亮 《中学物理》2012,(11):71-72
物理思想方法是科学素养的体现,是物理学发展的源泉,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的思维方式,“等效”的思想是一种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时会遇到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山重水复疑无路”,但是借助于等效变换的方式可以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自己熟悉的物理情境和问题模型,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本文结合实例浅谈“等效法...  相似文献   

12.
所谓“虚设法”是在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时,人们假设与想象出某些物理量或物理过程(如虚位移、虚功、负质量、虚电流、虚象、虚坐标系等等),然后将虚设问题与实际问题进行对比分析,确认其具有等效性。“虚设法”的可取之处在于帮助我们做一个复杂问题等效为几个虚拟的简单问题,从而使一些表面上无从入手的繁杂问题由“死”变活,由繁变简。“虚设法”解题步骤是:先分析实际问题的物理过程,找出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巧设虚量(或虚模型、虚过程……),使其与实际问题等效,然后按虚设问题相应  相似文献   

13.
理论联系实际是高考物理试题突出的特点之一,高考试题坚持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理论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或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生通过分析,从实际的物理情景中抽象出物理模型,再从物理模型中分析其中的物理规律、各物理量的变化及相  相似文献   

14.
物理学与数学有密切关系.在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一般要应用数学推理,而且处理的问题越高深,往往应用的数学知识也越多.所以熟练地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是进入高校深造的同学所必须具备的能力.每年的高考试题都注意考查了这方面的能力,即要求利用公式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理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述,分析和处理物理问题.下面通过具体实例谈谈比较物理量大小的几种数学方法. 一、求差法和求商法 这是两种比较物理量大小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燕 《高中数理化》2014,(14):33-34
等效法也可以叫作“等效替代法”或者“等值代换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从事物的等同效果出发,从中研究物理现象与物理过程规律的一种方法.这种问题处理方法就是通过将实际中复杂的物理问题或者物理现象转换成等效的简单的物理现象,再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通过采用这种方法主要就是能够将问题化繁为简,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逐渐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维品质培养起来.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等效法来解决物理问题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物理计算题是通过物理定律、公式的运用与计算,对题目所给物理量进行数字运算,得到所需的正确答案.它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技巧、语言归纳及表述能力、计算能力及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等.计算题还能够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其他题型所无法替代的.然而,计算题也是学生的一个学习弱点,很多学生常对计算题望而生畏,从而在每次练习及考试中,大都弃之不理.那么,初中物理计算题的“法宝”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一、抓好基础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公式名称、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这五方面进行全方位复习,还要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解答基础习题训练学生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技能,进而  相似文献   

18.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从右图所示的本章知识线索来看.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①从科学知识的角度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研究直线运动转向研究二维的曲线运动.为后续内容如“力、电综合”.“力、电、磁综合”等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②从科学过程的角度看:将“等效替换”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或者说是思想方法)由力学扩展到了运动学的领域.使“等效替换”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人心。由此可见.本章“抛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所起到的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从右图所示的本章知识线索来看.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①从科学知识的角度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从研究直线运动转向研究二维的曲线运动.为后续内容如“力、电综合”.“力、电、磁综合”等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②从科学过程的角度看:将“等效替换”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或者说是思想方法)由力学扩展到了运动学的领域.使“等效替换”的研究方法进一步深入人心。由此可见.本章“抛体运动”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所起到的是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物理现象进行描述的各个物理量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和依赖的关系,这就意味着当其中一个物理量出现变化时,其他物理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要探讨的物理动态问题。近年来,物理动态问题已成为了高考试题中非常多见的题型,其主要针对学生的推理、综合分析以及灵活运用等综合能力进行考查。本文通过对高中物理人教版动态问题进行梳理,并通过例题解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