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内涵与意义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这种能力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2.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行业的调节中枢.在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中也包括教学监控能力,但教师监控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3.
试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曾经有学者对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指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对其教学过程的控制与调节.是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我们研究英语课堂互动的调控策略.就是要研究教师如何在课堂环境中调节与控制教学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5.
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有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随教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1—5年教龄组教师(即本文所指“新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明显低于6—15年及15年以上教龄组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呈“先快后慢”的特点。新教师常常只能严格地按照事先确定好的计划进行教学,监控的对象主要是教学内容和自己能否完成教学任务,而很难兼顾学生的反馈信息,更不能据此灵活调…  相似文献   

6.
教学自我监控能力是教师在教学的全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对教学活动进行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言语自我指导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知建构理论为培养高职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可通过激发教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内在动机、增强教师的自我意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和掌握和运用教学策略的水平、有效地运用教学监控的方法技术等策略提高教师教学自我监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监控浅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监控是指教师为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它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现代教学理论研究表明教师的素质动态结构如图所  相似文献   

8.
华刚 《考试周刊》2011,(75):20-21
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我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自己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为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高级形式,是其他教学行业的调节中枢。在传统的教师能力结构中也包括教学监控能力,但教师监控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和调节,以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是教师促进学生完成正确知识建构的过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形式又增加了利用多媒体的独立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部分。因此,教学过程的复杂性和教师的角色变化,都对教师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反思能力,指的是教师在职业活动中,把自己作为意识的对象,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来作为意识,对自我及教学进行积极、主动、有计划的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蕴  相似文献   

11.
一、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定义 1.何为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主要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当今教育信息化的大形势下,各国之间的竞争不再是军事实力的较量,而是教育的较量。既然如此,提高教育质量便成了当务之急,而如何提高教育质量除了从宏观上调整当前的教育政策、法规;从微观上来看就是要促使教师从传统的。教书匠”向“全能型”教师转变,而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教学的计划与准备、课堂的反馈与评价、教学的控制与调节、课后的反省四部分比较了专家型教师与新手型教师在教学监控能力上的差异,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为新手型教师尽快成为专家型教师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地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能力。加强教学反思,有利于促进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也表明,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业务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和学业的提高.在这里,体育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指体育教师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和实现教学的目标,而将体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和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和调节的能力[1].  相似文献   

15.
王宁 《考试周刊》2012,(80):33-34
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反思性教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语文教师反思能力的外在表现和语文反思性教学得以实施的根本保证。所谓语文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为了保证自己反思性教学的成功,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作为意识对象,迅速地认知教学情境中各因素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并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控、调节、改进,进而选择最适宜的教学策略,对教学活动做出最佳调节和修正。  相似文献   

16.
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宜勤 《教育探索》2006,(5):119-120
从教师的能力自我概念、教学监控能力入手探讨运用观念转变、录像课自评、研究人员现场指导三种干预方法对培养小学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这三种方法的合理运用是提高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能力的核心部分教学监控力的四种成分对教师反思作用的大小顺序为反馈调节、组织与管理、反省与评价、计划与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师创造性教学能力的培养 一、注重培养教师教学活动中的元认知能力。1.加强教师自己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和安排。2.加强教师教学活动中对自己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3.加强教学活动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8.
反思是人特有的心理品质,是个体成熟的标志。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其著作中指出:反思是人们"对于任何信念和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所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活动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教学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是衡量教师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尺度,培养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能力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能力。反思意识和能力比较强的教师会经常发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进一步激发教师自觉学习的动机,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促使其不断探索教学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调节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根据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教学偏差,不断地对教学活动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矫正和控制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调节能力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敏锐的观察能力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