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进入九十年代,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已成为我国农村和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农民技术教育在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我国农村有4亿多劳动力,文盲、半文盲占有很大比重,小学文化程度占60%以上,同时,每年有1400万中小学毕业生返乡,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经济的发展变化必然要求为之服务的职业技术教育相应发展变化。1985年以后全国开始调整产业结构,我省当然也在其中。1985年以来,我省第一产业的总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例以及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均是逐年下降的;第二产业发展略有起伏,而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92年其总产值已占第二产业总  相似文献   

3.
法国农业教育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农业产量与产值位居欧洲之首。1994年,法国农产品总值占欧洲联盟15国总产值的21.3%。由于农产品降价等原因,1995年法国农业产品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仍达6%。法国农业的发达与农业教育的同步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法国农业教育分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高等...  相似文献   

4.
当前从我们闽北的农村经济发展来分析发展还是很缓慢的。表现在:生产力落后.主要靠手工劳动;市场化程度低。自给半自给经济占相当比重;农业人口多。科技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相当一部份农民化水平较低,农村发展很不平衡。这些特点决定了技校今后必须提高农民化技术素质,促进现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谈面向农村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提高全民族素质,重在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是农村经济学和农村社会学研究的课题,对促进农民致富和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现实意义。从湘西农民受教育状况判断,中国农民的科技素质不高;从湘西农民科技素质的构成看,农业社会的科技素质在中国农民科技素质结构中的比重很大;从湘西农民科技意识来分析,中国农民对实用农业科技非常关注,但真正应用到生产中去的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落后的小农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以及农村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必须加强农民教育、改变农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建立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社会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川沙县已形成大工业、小农业的经济结构,至1989年来,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不到5%,人均耕地仅0.5亩,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只占全县总劳动力的24.3%。但在农业比重缩小、劳力锐减、耕地极少的  相似文献   

8.
河南农业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河南农业经济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农业产业结构不太合理,农业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过大.  相似文献   

9.
法国农业产量与产值位居欧洲之首。1994年,法国农产品总值占欧洲联盟15国总产值的21.3%。尽管由于农产品降价等原因,法国全部农业产品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比1970年以来有所下降,但1995年仍占6%。法国农业之所以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业继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继续教育在我国农业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农业继续教育是推进农业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农业素质、农民素质和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  相似文献   

11.
“我们欢迎这样的学校!”这是萍乡市芦溪区12个乡镇100多个行政村的农村基层负责人和广大农民对宜风职业中学的一致赞语。 教育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同时又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理论的重要观点,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1983年,萍乡市芦溪区工农业总产值刚上一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相差甚少,粮食总产量约占全市的40%,交售商品粮占全市50%。作为出煤产铁的工业城市的萍乡,其农业发展的重心,当然地落在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芦溪区了。面对着全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宣  相似文献   

12.
湖北是一个农业大省,总人口5974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1.1亩,农业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比重达64%,农业GDP占全省GDP的份额为14.9%.湖北也是一个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12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当务之急是要繁荣城乡经济,富裕广大农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富裕广大农民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数量,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田间学校为京郊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注入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芳  曹云霞 《成人教育》2012,(11):82-84
京郊延庆农民田间学校是强调以农民为中心,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作用的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组织,它对推广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京郊农业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田间学校让农民提高了增收致富的能力,培养了现代高素质农民,在北京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很大作用。延庆农民田间学校的快速发展把京郊农村社区教育带进了广阔的天地,为农村社区教育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4.
选取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保费支出、政府补贴、农业保险占政府补贴比重、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等6项指标,对广西农业保险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西农业保险保费支出越大,农业保险发展越好;政府补贴增加对农业保险发展具有正向作用;农业保险占财产保险比重越大,保费收入越高;广西农业保险发展不受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国外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重要的区别在于以科学技术实现对稀缺资源的替代,使农业由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转变.其中转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我国是农业大国,是拥有8亿农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民教育和农民素质问题长期制约我国社会和经济持续、全面发展。因此,开展国外农民教育研究,尤其是研究世界发达国家的农民技术培训,对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才会有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取决于农民素质的现代化。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如何提高现代农民的素质,将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极其迫切和重要的命题。但是目前我国农民的素质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当加强对于农民的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相似文献   

17.
关于乡镇干部和现代农民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迎接21世纪现代农业的挑战,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应把提高乡镇干部和现代农民素质的教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8.
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素质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农民培养、素质提升方面面临众多因素的制约,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抓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健康教育等,才能实现农民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农业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摘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养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当前我国农民素质还不能适应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在农民培养、素质提升方面面临众多因素的制约,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抓公民教育、理想教育、法制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健康教育等.才能实现农民全面素质的提升和农业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工业化进程中,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的下降,并不能否定农业的基础地位。本文从经济、社会和政治三个方面论述了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目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因素。指出要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加强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逐步使农业产业化,使农业成为农民的致富产业;加快科技兴农的步伐。文章最后得出结论;重视农业,加快农业生产的发展,应当成为今后长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迎接 21世纪现代农业的挑战,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应把提高乡镇干部和现代农民素质的教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