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基于生态位的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彬  钟林生  陈田  张爱平  戚均慧 《资源科学》2014,36(6):1142-1151
中俄界江是黑龙江省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潜力区之一,科学评价其生态旅游潜力是合理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促进中俄边境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生态位理论,结合中俄界江生态旅游发展实践,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社区、旅游市场、旅游区位和旅游交通6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使用Simpson模型和Pianka模型计算了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度。研究表明:①中俄界江沿岸14个县市区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评价值为6.15~18.80;②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空间特征明显,漠河、黑河、抚远、密山为I级潜力区,萝北、嘉荫、同江、虎林和饶河为II级潜力区,塔河、呼玛、孙吴、绥滨和逊克为Ⅲ级潜力区,乌苏里江河段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大于黑龙江河段,生态旅游资源子系统与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宽度的相关性最高;③中俄界江沿岸共有69对县市生态旅游潜力生态位重叠度大于0.5,占到总数的75.82%,表明其生态旅游潜力要素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易导致激烈的旅游竞争。最后提出了黑龙江省中俄界江生态旅游总体发展对策包括加强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开发特色多元的生态旅游产品、培育和开拓境内外市场、深化境内外生态旅游合作、完善生态旅游设施,并针对不同潜力区给出了差异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董超群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20-220,221
对黑龙江省旅游企业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以分析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现状及存在问题为基础,规划设计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的"三线两带",最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黑龙江省生态旅游合理规划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伊春市森林生态旅游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 ,生态旅游成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一条新途径 ,可以发展为一个地区的新产业。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支柱产业 ,其森林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有很多优势。该文从生态学和旅游资源角度分析了伊春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其功能定位 ,并以伊春市具有代表性的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从确定生态安全下的旅游资源规划与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旅游地管理和开发可吸引旅游的属地和周边地 4个方面介绍了在伊春开展生态旅游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泉州滨海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从自然旅游资源方面、人文旅游资源方面及其组合均有利于滨海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应把湿地生态旅游作为泉州滨海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开发时应规划先行、合理定位、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5.
唐承财  钟林生  陈田 《资源科学》2009,31(11):1825-1831
研究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有助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促进区域旅游与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对三江源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异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海拔的变化,整个区域生态旅游资源与部分单体呈现垂直地带性;②随着经纬度变化,自然与人文类生态旅游资源均表现出水平地带性空间分异;③较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在交通干线与主要河流沿岸;④建筑与设施类旅游资源沿村镇及其周边地区呈现面状集聚与散点空间分异.基于空间分异特征分析结果,提出该区域旅游资源总体开发模式为空间梯度转移开发,并探讨了3类空间优先生态旅游资源类型的开发模式,分别为垄断性资源开发的独立景区模式、交通干线沿线资源开发的线路联动模式、城镇周边资源开发的设施依托模式,研究成果可为三江源地区及其它生态敏感区生态旅游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三明旅游资源整合思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明市旅游资源丰富,品牌多、等级高,尤以生态旅游资源见长,具备建设生态旅游胜地的先天条件。如何有效开发优势资源,发挥品牌效应,整合多而散的资源,做大做强做优三明旅游,是该市当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三明旅游资源整合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5个带状性乡村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为基础,结合林芝县其它区域旅游资源,可将生态旅游资源归纳为"一带、三组团、五线"的资源总体布局结构。根据景观载体,分析、归纳乡村旅游景观源要素,提炼资源特色,针对不同景观类型规划设计出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线路。以平衡、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人文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和旅游发展为目标,对景观进行了规划,为新农村的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实际,针对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的评价以及开发利用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人文和自然旅游景观。文章介绍了天水市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况,通过SWOT分析法对天水生态旅游进行分析,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海岸以淤泥质海岸为主,不利于传统旅游业的开展。随着现代旅游观念的出现,生态旅游热潮在全球兴起,江苏沿海丰富的湿地资源,为发展现代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研究以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评价),对江苏沿海淤泥质海岸湿地旅游资源的景观价值进行评价,计算各景观的吸引力和开发潜力,以此确定江苏沿海可持续生态旅游的开发重点。评价结果表明,盐城沿岸旅游资源最为集中,综合旅游价值也最高。据此,文章提出成立“盐城国家滨海湿地公园”的构想,以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和区域开发的双赢目标。文章阐述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的理论基础,确定了盐城国家湿地公园的范围、构成,根据各段资源特色,提出了具体开发步骤和策略。本研究将为江苏沿海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安吉依托“竹乡”特色推动生态旅游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安吉旅游资源,安吉旅游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安吉生态旅游的发展应注意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丰富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提高旅游竞争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强化法制观念、增强环保意识等方面,以期对安吉生态旅游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的生态旅游的调查和研究,同时基于大众的旅游模式,可以把旅游业归类为一般生态旅游和过渡性生态旅游、严格生态旅游以及大众旅游几种旅游模式。本文立足于西藏的旅游发展模式,根据西藏自身的资源和具体情况,探析基于旅游承载力的西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是如何选择的,然后把经过长期研究和调查的数据应用于此模式中,最后得出西藏的旅游产业发展应选择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同时应兼顾生态旅游和大众旅游作为辅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3.
白娜 《科教文汇》2009,(13):183-183,192
森林生态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旅游,在指导理论、运作方式、目标体系等方面与普通森林旅游是不完全相同的。进行森林生态旅游管理应注重森林旅游资源的合理保护,注重森林生态旅游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实现,改变原有森林旅游管理的不合理之处,促进森林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三江平原的农业旅游资源和优势,阐述了生态旅游农业的概念,以及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新化县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分析了其生态旅游品牌营销环境,同时对新化县生态旅游营销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甘孜藏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分析了甘孜藏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以及当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优势,认为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结合实际,从管理体制、生态保护规划、营销战略、居民参与、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对如何发展生态旅游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崇慧  傅建祥  李丹 《内江科技》2011,32(1):153+157-153,157
十堰市竹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其旅游发展的主打产品聚集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产品上。竹溪县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和偏头山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均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都基本具备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竹溪县旅游资源的调查,分析了竹溪县森林公园开发旅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提出关于竹溪县森林旅游开发的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发展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近年来,黑龙江省低碳旅游虽然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阻碍低碳旅游发展的问题。黑龙江省政府应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做好宣传和支持2r_作,增强旅游主体的低碳意识,建设并完善低碳旅游设施,开发低碳旅游产品,利用资源优势把黑龙江省建设成为我国的生态旅游大省。  相似文献   

19.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旅游是当今最受欢迎的旅游形式之一.本文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现状出发,对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作了评介,从广度和深度上论述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内容,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与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大湘西旅游和文化资源的分析,阐述了湘西地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同时对构建大湘西生态旅游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