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0年代以来的文坛,王小波是一个独特而复杂的存在。作为学者型作家,王小波体现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见的智慧游戏和思辨理性。他的小说、杂文,充满着对科学、智慧和理性的热爱,这使他能够凭良好的逻辑学修养,切入历史和现实。作为出身“阶级异己分子”家庭并有“知青经历”的作家,物质的匮乏和精神的压抑,使王小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沉重的生命体验,这促使他寻找一种超越苦难人生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小说中设置了许多颇具游戏性的追逃情节,包括“逃于行”和“逃于形”两种形式。他利用逃遁和隐身的策略,挣脱精神囹固和权力管制。小说人物主体的行动救赎,一方面是对主体受困之生存状态的深刻洞察和批判,同时贯彻了作家追求“消极自由”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赵树理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的人生和创作大起大落,誉毁兴衰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果从创作观念上的政治功利性的形成及其对作家创作的影响.相对于“五四”时期恶化的创作环境对作家心灵自由的摧残.忠实于生活的精神品格带给赵树理的成就与磨难等方面来解读赵树理,那么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特殊意义就会更为明晰地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宗璞被称为是一位本色作家,“诚”是其创作的原则之一。透过宗璞的创作,读者不难发现在其作品中所呈现出的丰厚中西文化底蕴。崇尚个性自由,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与从父亲冯友兰身上所禀承的中国儒家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是作家宗璞进行真诚创作的两大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新时期的文坛中,王小波是一位很有思想深度的作家。他自由的思想个性有着无数的追幕者,其代表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里“猪兄”的特立独行的品行让很多人敬佩。但在不同的时代里,这种特立独行的自由思想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也有令人商榷的地方。本文以王小波散文代表作《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为饲。来探讨王小波自由思想的积极意义与局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看似虚无而实际超然的作家,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极力保持低调介入与精神底线之间的平衡,即保持其自由主义创作风格。为此在《黄金时代》里,作者注重叙事形态的更新,坚持黑色幽默风格的延续,巧妙地运用与黑色幽默相关的荒谬逻辑和怪诞语言。这使作者与现实之间的缓冲地带得以拓展直至自由驰骋。王小波就在这自由境地的"虚无"狂欢中走向圣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自由”为核心,从“童心”、“智慧和创造”、“权力”、“对生存的反抗”和“生死观”几个方面展开对王小波作品的论述,通过和《边城》、《叔叔的故事》、《活着》等文本的对比,显示出王小波创作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王小波,一位文坛怪才,在他创作的盛年离开了我们。他如此描绘自己一生所走的路:“用宁静的童心来看,这条路是这样的:它在两条竹篱笆之中。篱笆上开满了紫色的牵牛花,在每个花蕊上,都落了一只蓝蜻蜓。”王小波的妻子、事业伴侣李银河说他是“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  相似文献   

9.
仇惠 《文教资料》2012,(27):103-104
中国当代作家王小波,围绕他和他作品的讨论在其亡故后热热闹闹、争议不断,但有一点无论是其本人还是研究者们都有共识,即以欧美文学为主的西方文化资源对王小波的创作影响巨大。仅以《万寿寺》这部中篇文本而言,它对法国作家莫迪阿诺的小说《暗店街》的主题和结构就有借鉴,当然王小波在创作时也完成了自我开拓。  相似文献   

10.
作家的创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内心深层次的文化积淀亦具有稳定性态势,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制约着作家的艺术选择。王小波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的早期作品虽然离成熟文本的标准尚有一定的差距,但已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写作素质。这些早期作品不仅昭示了王小波最初的写作野心,同时其中积淀的美学精神和文体探索的自觉意识对王小波的"青铜时代"三部曲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科学的美好     
伊人老师认为王小波是他首选的“酷”的作家。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王小波,伊人老师特向同学们推荐主小波的《科学的美好》。同学们如果对王小波有兴趣,还可以找他的其他作品读一读,也许,读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伊人老师为什么说王小波“酷”得可爱了。  相似文献   

12.
在西方评论界,伊塔洛·卡尔维诺被公认为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意大利作家。在小说的诗化方面,他将诗歌艺术运用于小说创作,打破了二者间的界线,实现了二者的交叉与融合。这一创作追求对中国作家王小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把诗歌中富有音乐感的节奏、韵律运用于小说创作:二是语言的诗化:三是让诗歌直接进入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3.
王小波是一个在小说创作中自觉追求诗意的作家,他的小说字里行间洋溢着诗情画意,更重要的是,他在他的小说中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意世界供我们的精神去栖居,表示了他对现时世界困顿的不满与超越。  相似文献   

14.
徐珊珊 《文教资料》2013,(29):83-84
卡尔维诺应哈佛大学主讲诺顿诗论的邀请,写好了五篇讲稿,被称为《美国讲稿》,分别是“重量”、“速度”、“精确”、“形象鲜明”和“内容多样”。王小波将“速度”的创作理念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不仅表现为对语言简洁的追求,还有对节律的推崇以及对离题手法的运用。这种“速度”的写作理念使王小波的作品明快而流利,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上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湘南学院学报》2017,(6):53-58
一直以来,学界普遍认为王小波的小说创作吸收了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1984》中反抗极权压迫、呼唤自由理性的精神。事实上,由于个人书写方式的不同,王小波并没有采用《1984》中冷峻客观的写作模式,将政治欺骗血淋淋地展现在人们眼前,而是将性与爱作为一把投向极权统治的长矛,摧毁了那个看似正常,实则充满政治恐怖的荒谬世界。  相似文献   

16.
孙涵 《今日中学生》2024,(Z2):46-49
<正>在当代文学界,他的成就被认为可与博尔赫斯、马尔克斯等世界级文学大师比肩,他是读者口中的“卡神”,其经典作品《看不见的城市》《树上的男爵》《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等在全球享有广泛赞誉。在国内,他在思想和创作上影响了王小波、阿城等一大批作家。他便是伊塔洛·卡尔维诺。  相似文献   

17.
自由的意识活动,是人的本质之一.“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从这一观点出发,马克思把文艺活动视为“自由的精神生产”.这是符合文艺创作的实际情况的.如果在创作时,作家的心灵处于自由状态,也就有较大可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反之,如果作家在创作时被有形无形的枷锁禁锢,心灵是不自由的,他就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作品.新时期文学十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学质量,从整体上看,比之“五四”以来任何一个时期都要高.原因之一,就在于作家创作的自由度不断扩展,自由度比任何一个时期要大.因此,正当大家都在总结文学十年的时刻,我想从创作自由度的不断扩展这个角度,对新时潮文学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一番探索.  相似文献   

18.
回顾现代中国文学的不同创作路线,没有任何一位作家能像鲁迅那样,仍在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坛,甚至“先锋派“们.在中国历史上,有哪一位作家像鲁迅那样无情地鞭笞了自己民族的弱点?又有哪一位作家像他那样向着自我的心灵提出挑战?鲁迅这种无情地解剖别人与解剖自己的精神,对于一向自满自足的民族来说,是何等的震撼!鲁迅一直被推崇为现代中国文学的开山祖师.尽管人们曾一再地试图超越他,但历史仍把作家们抛在鲁迅既有的精神轨道上.……  相似文献   

19.
王小波小说对两性关系的命名和处理,有着深刻的主体建构的意蕴。他逆转了中国文学“男强(主)女弱(次)”的常规设置,构建了“女强男弱”的两性关系模式,在“医/患”、“师/生”、“警/犯”、“帮教/被帮教”等有着鲜明上下格局的二元(二人)对立关系中,占据“在上者”位置的总是女性。在这种两性位格发生特殊变化的关系中,作家剖析了“婚姻”和“爱情”的虚伪性,由名实裂解的表相揭示其主奴关系的实质,并藉对“婚姻”和“爱情”的否定,从两性关系的角度阐明了主体自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乔治·奥威尔是英国著名的政治讽刺小说家,他以反对极权主义和追求自由著称,其代表作《1984》和《动物农场》是两部享誉国际的反乌托邦小说。奥威尔对中国90年代自由主义作家王小波有重大影响,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于理性和自由的追求及其文本中对于想象和黑色幽默的运用等方面。但二者的艺术追求也存在很大差异,王小波发展了奥威尔的反面乌托邦写作模式,并追求诗意浪漫和繁复多变的小说艺术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