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为心疼所爱的男人,女人便选择了一种如水般的温柔,呵护她的男人. 他成为单身父亲的时候,女儿刚7岁.肿瘤医院送走了那个善良女人之后,女儿的小手抓了他一整天.从此,他开始娇惯女儿.女人说,"我也是因为他的那个样子喜欢上他的……那天,他带着女儿去春游,他牵着她的手并排走,很称职的一个慈父."他们的爱情是在那之后不久开始的."你知道吗?你做父亲的样子比做情人还要好,温厚极了.'"这是她对他说的第一句情话.  相似文献   

2.
执着的采访     
一位读者提供了小刀手加工注水肉的新闻线索.记者打电话给执法部门,一位负责人说:"我们也接到群众举报,今天晚上派小分队到现场执法检查."记者随同采访,然而,从晚上10点直到凌晨两点,却无功而返,小分队负责人说:"小刀手利欲熏心,不会放弃给猪注水的,下次什么时候行动,听候通知."记者说:"他不放弃注水,我不放弃采访,什么时候行动,告诉一声,召之即来."第二天,小分队再次出发,小刀手果然被逮个正着.  相似文献   

3.
走近许振超     
2003年3月,我采写了青岛港刷新中国集装箱装卸效率记录的消息,提到青岛港用许振超的名字命名的“振超效率”。部门领导在研究题目时提出让我深入采访一下为什么要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这个效率。带着这个问题,第二天我就跑到前湾码头采访。一见许振超,就感到这个队长与众不同。当  相似文献   

4.
某天,北京市规委召开一年一度的征求意见会议,邀请我去参加.会上同桌坐着一位小伙子,我想可能是房地产发展商.会议开始前,他很神秘地轻声对我说:"我问你一个私人的问题,要不方便的话你也可以不回答."我说:"你说吧."他说:"你是不是用纳美尔?"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就问他这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护肤的.  相似文献   

5.
"有一个年轻老师,妻子生孩子的时候出现难产,自己因为教学任务重没有陪在身边,最终孩子生下来很不容易,因此很珍视自己的儿子,心有内疚.后来,他教健康课的时候讲到了‘艾滋病’一节,有个好奇的学生问他,‘如果是您的儿子得了病,您会和他一起吃饭么?’结果老师不太开心,批评了学生,学生也觉得有些委屈."这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北京市垂杨柳中心小学班主任郑丹娜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个难题. 在参加北京劳模宣讲团的宣讲过程中,通过和来自医疗系统的劳模交流,她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有一次搞活动,吃饭时,一名艾滋病患者指着自己的饭盒说,‘护士长,我不吃肉.’我迟疑了一下,把他饭盒里的肉夹过来,放进了自己的嘴里.他一下子惊呆了:‘王姐,我家里人都不敢这样!’他管我叫姐了,把我当亲人了!"  相似文献   

6.
《出版经济》2006,(3):40
"假设有个自大的,不讨人喜欢的,甚至其貌不扬的男人,只要加上有钱这个条件,就如同点石成金,他就成了魅力不可抗拒的男人."  相似文献   

7.
不久前,看到某报推出这样一个连续报道,先报一个将自己女儿卖了1.5万元的男人,向记者表示后悔,想筹钱赎回女儿;接着报道这个消息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再报道大家纷纷为这个人捐款;最后报道有人陪着这个男的去河南将女儿赎回.整个报道有声有色,很吸引人,但全程没有提这个男人卖女儿是否违法?是否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反倒没有人关注了.结果,只是因为媒体的介入,这个犯法者最终没受到法律制裁.  相似文献   

8.
《报林求索》2009,(3):90-91
<正>我加盟广州"哎呀呀"四年多了,见过了数不清的顾客。顾客中多是年轻女子,当然也有男人,男人们是来为他们的女友、妻子、情人买女性饰品的。可那天,到店里来的一个男人,却让我的心有了久违的悸动。那是下午,我忍着瞌睡应付着繁忙的工作,他进来了,个头不高,相貌平平,但气宇轩昂。进门后他就说,要找老板。从他的眉宇气质和穿着判断,我认定他是个成功人士。果然,他与我握了手,随后递给我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9.
脚踝之痛     
不管他或她是否打篮球,我希望他(她)能有比我更健康的踝部,拥有比我妻子更健康的膝部。——女儿降生前,姚明接受福克斯电台采访时许下的心愿  相似文献   

10.
终于,1962年8月5日,一个星期天的清晨,玛丽莲做了又一次尝试. 她在电话中对他说:"别离开我."她恳求着. "已经结束了,"他答道,"我永远不会离开我的妻子,也不会再见你." 他挂断了电话,而她则竭力想把自己扔到睡梦中去.床边就是一瓶50片装的安眠药.这药是她的老朋友了,总是给她带来一片安宁.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的消息编辑过程中,我们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这篇消息写得太空,都是大话空话,通篇没有一点实际的东西";或者说: "这篇消息写得琐碎,面面俱到,什么都写了,就是抓不到重点."而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我们通常会说,这个记者在抄会议或总结材料,没有深入到采访现场.这方面的原因是主要的,也抓住了主要矛盾.但记者也时有抱怨,说:"这篇消息,我明明是深入基层后写的."这又是什么原因?这里面有一个语言误用的问题.我想从普通语义和语言运用的角度,来探讨一下中缘由.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翻阅了过去的采访记录本子,找到了我同一个村党支部书记宋万有的谈话记录.这是1954年冬天我在黑龙江省采访时的事.谈话是在马车上进行的.其中有一段这样写着:"你是哪一年复员的?"我问."五二年."宋万有答."在部队上待了四五年,乍回到农村还习惯吗?"  相似文献   

13.
那天在MSN上遇到高中死党峰,照例 问他:"还是一个人?" 他照例答"一个人。" 我应:"你不会是真的喜欢男人吧?" 说完,莫名地将"晚景凄凉"这个词 和25岁的他联系在一起。 尽管我经常打击他,但不可否认,峰 其实还是算帅的,至少,当一个男人时刻觉 得自己像木村拓哉,说明多少还是有点底  相似文献   

14.
我看到的采访学专著,都是讲记者采访时应如何如何。专门讲通讯员如何采访的著作,几乎没有。当然,采访学的基本原则,对记者和通讯员都是适用的;但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中面临的问题,却是有很多区别的。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通讯员按记者的方式去采访,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例如,一个记者到某厂采访,这个厂的负责人一定会抽空接待他,而如果是这个厂的通讯员,那情形就大不相同了。所以,探讨一下通讯员采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有不少初涉足采访的通讯员,往往有一个通病:急于求成。因此,常常一接触采访对象.就连珠炮似地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其结果只能事与愿违。 采用什么方法采访最好呢?我的体会就是聊天。 有一次,西安市灞桥区委宣传部让我去采访洪庆、镇岳家沟党支部书记胡兴汉,胡兴汉不仅是当地有名的农民企业家,还是西安市和陕西省的人大代表。他工作很忙,不愿接待采访者我以前只听过胡兴汉这个人。没有见过面。当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迈进他家门后。他开始并不热情,等我说明来意后,他只是一个劲地说:“没有啥可报道的,没有啥可报道的。”为了打  相似文献   

16.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扎痛了.  相似文献   

17.
3月12日,翟向东同志走了,噩耗传来,令我震惊.就在前一天,在院里见到他的女儿,我打听老翟的身体状况.他的女儿说:"我爸挺好的."岂料只隔一天,就传来噩耗.我毫无心理准备,只觉得鼻子酸楚,心被深深扎痛了.  相似文献   

18.
在一所初中学校做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时,一次数学老师反映一个高个子男生近来数学成绩下滑很快,我也感觉到他近段时间上语文课老是心不在焉.数学老师说:"这个学生自觉性太差,得管紧点."我说:"也许另有隐情,待我摸清情况后再说."后来我找高个子学生多次谈心,起初他不肯说实话,第三次才说,父母离婚了,他心头乱糟糟的,没心思学习.弄清原因后,我联合几个科任老师安慰、鼓励他,又到他家里去做工作,这个学生很快从家庭阴影中解脱出来,学习又走上了正轨.  相似文献   

19.
文教记者,免不了要和专家、名人打交道.采访他们的难度较大,写好也不容易.近几年我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甘苦参半,不妨以此就教于有经验的同行.知识:采访的生命用这个标题,并非故作惊人之语;对于我这样一个资历颇浅的青年记者来说,确是采访名家几撞南墙后"撞"出来的一句"警言".名家,自然具有相当的专门知识和专长.而记者则不一定具有专门知识,更谈不上象专家那样"专"和"深".新闻职业有训:"事先对自己的采访对象要有所了解."究竟了解什么呢?开始时认为只是这个人的年龄、职业、专长,而其中更多的还是采访对象的经历与事迹.1978年6月,我曾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当时在北  相似文献   

20.
纸戒指     
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恋爱了.女人有一次看到人家手上戴的白金戒指很漂亮,就羡慕地说:"要是我也有……"男人看在眼里,可是他实在太穷,买不起好看的白金戒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