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智力因素固然着主要作用,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智力好的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不一定就好;智力较差者,若能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仍能取得好成绩;在智力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则成为影响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强调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应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学生心理因素分析,学习应包括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从小智力好可是到了高考却考不上大学,而一些智力平庸的学生反而能考上大学。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智力好的学生自恃有智力的本钱而不去刻苦努力,也就是不去发挥非智力因素,而那些智力平平的学生深知后天努力的重要性,他们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平日的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最终反而取得成功。从这正反事实的对比看,智力因素在个人发展中并不起决定作用,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有必要培养。要明确:聪明不等于成功。  相似文献   

3.
牵牛花     
一般说来,学习好,有成就的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协同发展、完美结合的,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不是绝对的、自发的。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水平不高的人,易于无为;智力水平一般,非智力因素好的人,也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业成就往往起决定作用。“终生努力便天才”,很多人靠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促进了智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一、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习成绩的关系   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智力因素是相对稳定的,而非智力因素的可塑性很大;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丛立新调查发现,智力中等而非智力因素优秀者其成绩可与智力较高者相当。张履祥、钱含芬的研究把中学生分为四种类型: A型,智力较好,非智力因素优秀,学习成绩优良; B型,智力较好,非智力因素欠缺,成绩不良; C型,智力较差,非智力因素优秀,学习成绩优良; D型,智力较差,非智力因素不良,学习成绩差。李洪玉、阴国恩也对…  相似文献   

5.
现行的物理教学大纲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已经提高到相当重要的程度。积极的非智力因素推动学生智力的发展,培养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使物理教学如鱼得水。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基础学习活动中,有两大类因素在起作用。一类为“智力”因素,包括领悟力和记忆力,它是决定教学能否取得如期效果的重要因素(但绝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差距不大)。另一类为“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目的、自信心、意志、情感、兴趣等与学习效果紧密相关的集合。“智力”因素是在一定的“非智力”因素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好,“智力”因素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它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由于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个性行为不定型时期,特别是“非智力”因素仍处于极不稳定的变化时期。  相似文献   

7.
一般来说,成才都是智力水平较高的人。但事实上推动成才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由于非智力因素不同,具有同样智力平的人,有的能成才,有的却未能成才;由于非智力因素培养不够,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并没能成才;相反由于非智力因素培养较好,有些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反而能获得成功。在我们所教过的上千名学生中,智力因素一般化,非智力因素培养发展较好的,成才者不在少数。归结起来,我们认为“传道、授业、解惑、以渔”须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非智力因素的…  相似文献   

8.
曲世礼 《现代教育》2003,(14):48-48
所谓非智力因素,即人们常说的“情商”。它是指智力因素(知觉、记忆、思维等)以外的能作用于学习的条件,它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毅力、性格等方面的心理因素。成才的过程正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的过程。所以,我们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也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对智力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学生智力的发展除了先天素质外,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这些非知力因素都想着促进和强化的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可以推动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消极的非智力因素会阻碍智力的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重视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还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怎样在教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笔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智力因素主要指思维力、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等。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兴趣、情感、意志、自尊、自信等除智力性因素以外的学习因素。教师将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处理得好,可以相互促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注重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力,对听说教学会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学生智能的发展离不开非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发展的助推剂,对学生智力的开发起着巨大推动作用。然而,一些教育者没有充分认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智能因子发展的重要性,只关注学生智能因子而忽视非智力因素,笔者在教学中注重非智力因素的运用,让非智力因素撬动学生智能因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但直接制约认知过程,表现为它对认知过程的动力作用、定向和影响作用、维持和调节作用、弥补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教学艺术_、对学生的肯定,这些非智力因素将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智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斌 《中学文科》2005,(1):26-26
实验研究表明,除了智力特别优秀的所谓“天才”和智力有缺陷的“低能儿”外,绝大多数学生智力水平无很大差异。对于一个智力正常人来讲,决定其创造性水平高低的往往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兴趣、情感、习惯、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而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在环境教育条件及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笔者就如何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学生的学习是个体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其中非智力囚素制约着人的智力活动和智慧潜能的发挥。非智力因素是指除了智力与能力之外的决定智力活动效益的一切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情绪、意志及认知风格等方面。如果能充分利用非智力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则会有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递进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孟  王小红 《化学教学》2005,(1):26-30,23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智力总会有一定的差别,非智力因素也千差万别,致使学生掌握同一块知识有快有慢,有好有差。布鲁姆认为:只要给学生合适的帮助,就能使95%的学生学好。  相似文献   

16.
在武术教学中,有效地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如何充分发挥武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至关重要。人的心理活动是整体发生的,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非智力因素很差,缺乏信心,害怕困难,对所学的东西毫无兴趣,那么即使智力较高也会逐渐丧失优势;反之,却能唤起智力因素,使之成才。因此,本文拟就武术教学中非智力因素培养谈一点粗浅看法,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人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是一个智力与非智力互相影响,而又以非智力因素起决定作用。英语教学的成败主要取决于学习者。学生的智力因素固然重要,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亦不容忽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数学教育比较重视数学对发展学生的智力的作用,而忽视着数学学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际上,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一样,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大作用。所以,现代数学教育不但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还要十分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由于多方面影响,目前技工学校的生源素质不够高,许多学生知识基本功差,接受能力不强,自信心不足。要克服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实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标,必须充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包括兴趣、动机、意志和自信心等在内的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智力活动,但却起着引发、定向、激励、强化智力活动的作用。尽管技工学校许多学生的智商不够高,但只要充分开发其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形成非智力心理优势,就能弥补智商的不足;而智力优良者,具有了积极的非智力心理特征,会使智力的发展如虎添翼,达到更…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学习好,有成就的人,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往往是协同发展、完美结合的,具有一致性。但是,这种一致性不是绝对的、自发的。智力水平高,而非智力水平不高的人,易于无为;智力水平一般,非智力因素好的人,也能有所作为。可以说,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学业成就往往起决定作用。“终生努力便天才”,很多人靠非智力因素的优势,促进了智力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要培养非智力因素,必须着力培养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学习动机是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它往往表现为学习的意向、愿望或兴趣等形式,是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也是一种学习的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