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建华 《钓鱼》2006,(11):17-18
同悬坠底钓通用的“后拉前送式”压水和“前推上扬式”扬竿等动作相比,悬坠浮钓的一些基本动作更具特色,其所有动作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便捷快速,继而使垂钓的过程更富有节奏感。(一)抛竿动作底钓时抛竿多数抛满线,线组的第一“钟摆式”下行的幅度比较大,当浮标站直后再后拉前送  相似文献   

2.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一)钓竿相对与底钓时的用竿,浮钓快鱼时,无论是对付大鲫鱼的战斗竿还是对付小鲫鱼的鲫竿,在调性的选择上都应该比较偏向于稍硬些,比如底钓时采用三七调,浮钓时就可以采用二八调。理由是浮钓快鱼时由于我们主要抓的是浮标下行过程中的异动信号,浮标在运动过程中的信号持续时间非常短暂,稍纵即逝,…  相似文献   

3.
一、钓具的配置1.竿。手竿钓鲢鳙钓法的关键条件之一在于保持较快的抛竿频率。因此,竿宜选择轻便的碳纤维材料制作而成,竿长以3.6~4.5米为佳。4.5米以上长竿虽然控鱼、遛鱼有利,但一日垂钓下来消耗的体力太大,使人易产生疲劳感,更难以使钓鲢鳙的"打频率"战术顺利发挥。调性以超硬调为首选。超硬钓竿配粗线大钩,以硬对硬,强强结合。这样,一可以有利于迅捷扬竿刺鱼,钩牢、钩深上钩之鱼,使之难以逃脱;二可缩短遛鱼时间,不至于使窝点饵料雾化稀释,影响诱鱼、留鱼,同时对多钓几尾入窝的鲢鳙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范宁 《钓鱼》2012,(5):16-17
悬坠钓的浮漂 浮漂是钓鱼人借助钓组中漂与坠的合理配重关系,将钓饵带至合适的垂钓水层、观察水中饵料的雾化状况、发现鱼在饵窝旁游动、觅食、吞饵时的动作信号,为钓手适时准确地扬竿中鱼提供可靠信息的重要钓具。  相似文献   

5.
马建华  李淑梅 《钓鱼》2007,(10X):32-33
(三)浮标定位后的鱼讯特点 1.浮标下行到钓目稳定后,如果长时间一点动作都没有,排除调钓不合理或线组、钩饵较大等因素造成钓组过于迟钝外,则说明钓点内无鱼,此时应该换饵重抛加强诱鱼,如果选位不合理应及时更换钓位。如果钓点内有鱼,鱼的游动或试饵引起的水流运动会使浮标出现不到半目的上下起伏,这时应该随时做好扬竿准备,当发现浮标稍微上顶后突然下顿,应立即扬竿,这种情况中鱼率最高,也是最标准的底钓鱼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刘定龙 《钓鱼》2008,(17):18-19
淡水钓鱼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手竿钓、抛投钓、懒钩钓三类。手竿钓,按钓鱼的目的不同,可分为竞技钓、休闲钓和生产钓,按钓鱼的分类习惯可分为台钓和传统钓,按钓竿和线的长短比例可分为长竿短线、齐竿线、短竿长线钓,按用饵的习惯又可分为粉饵钓、虫饵钓、颗粒饵钓、包食钓、蘸粉钓等,按鱼钩的多少又可以分为单钩钓、双钩钓和多钩(组钩)钓。  相似文献   

7.
吴延明 《钓鱼》2009,(24):9-11
《钓鱼》杂志2005年发表笔者一篇拙文,名日《悠悠铅坠悬钓机》。根据悬坠钓的实践和功能,我把悬坠比作雷达接收器,把双子线及钩形容为探测能手,把水线当作导线,而把浮标认做是显示屏幕。当把“机器”调好进入“工作”状态时,就需把两支“能手”进行“伪装”,即用两粒饵料把两只钩分别包装起来。它的工作任务就是侦察鱼情、在显示屏幕上显示“鱼讯”。整台雷达的操控手就是钓手。他要根据雷达显示屏幕上的“鱼讯”状况,“捕捉”战机、扬竿中鱼。  相似文献   

8.
刘定龙 《钓鱼》2010,(24):14-15
手海竿 互借鉴 抛竿和手竿钓法都有相同的原理,都是鱼吃食拉动浮标或竿梢,产生足以刺激钓手感知的信号。二者在钓技、饵料等方面完全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以适应特殊的鱼情。  相似文献   

9.
马建华 《钓鱼》2006,(8):22-23
表面上看,悬坠浮钓同底钓的钓组配置都是竿、线、钩、标、坠、八字环、太空豆等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整体,二者没有什么区别,但细节上的细微差别对钓获量的影响却是毋庸质疑的,浮钓同底钓在钓组上的差异正好体现了应对不同鱼情的变化思路。  相似文献   

10.
马建华 《钓鱼》2006,(10):26-27
大家知道,底钓时,鱼吃的是沉在水底的“死”饵,浮标调整首先要考虑的是让钩饵在水下呈现适合鱼情的合理状态,同时使钓组保持较高的体现鱼讯的能力。与此不同的是,浮钓时鱼主要是在饵的下落过程中吃饵,吃的是动态的“活”饵,因此在浮标的调钓理念上用不着考虑钩饵在水下呈现的状  相似文献   

11.
浮钓草鱼     
小东 《垂钓》2013,(7):34-35
浮钓的区域很广,从轻微离底到水面表皮统统可以归入“浮”的范围,因此,浮钓实际是指钩不到底的半水垂钓,该钓法在竞技比赛中较常见,在野钓草鱼时,浮钓同样是不错的钓法。钓者在浮钓时应了解以下几点:1.确保你的浮标能够拉起你的饵料,即钓者所用的浮标浮力大于饵料的重力,这是能否浮钓的关键。如果饵料太重,浮标带不起饵料,致其落底,则不能称之为“浮”。  相似文献   

12.
新发明的钓法钓技,往往都是让环境给逼出来的。在明知有鱼、有大鱼藏身的水下,用普通钓法难以奏效的困难面前,钓手总是要开动脑筋、找出“应对”的“妙方”。例如在许多凌驾于深渊之上、凌驾于江河湖泊海峡之上的大桥、栈桥、码头平台、趸船大船之下,水深动辄8~10米、20~30米,除用特别装备抛竿矶等外,几乎所有的长短手竿都会自叹“鞭长莫及”。那怎么办呢?于是。“临渊羡鱼”的钓手们便想出用“手线”钓组来钓,干脆啥竿都不用了。  相似文献   

13.
吴延明 《钓鱼》2011,(16):22-23
新发明的钓法钓技,往往都是让环境给逼出来的。在明知有鱼、有大鱼藏身的水下,用普通钓法难以奏效的困难面前,钓手总是要开动脑筋、找出“应对”的“妙方”。例如在许多凌驾于深渊之上、凌驾于江河湖泊海峡之上的大桥、栈桥、码头平台、趸船大船之下,水深动辄8~10米、20~30米,除用特别装备抛竿矶等外,几乎所有的长短手竿都会自叹“鞭长莫及”。那怎么办呢?于是。“临渊羡鱼”的钓手们便想出用“手线”钓组来钓,干脆啥竿都不用了。  相似文献   

14.
马建华 《钓鱼》2005,(24):28-29
悬坠钓的战术 1悬坠钓的诱鱼 悬坠钓的诱鱼就是钓手采用对鱼的味觉、视觉有强烈诱惑力的饵料,通过钓手的技术动作对钓点附近的鱼进行反复刺激,使其被诱集到钓点并产生强烈的索饵欲望的行为。为达成诱鱼的目的,首先要求诱鱼的饵料必须是鱼非常喜欢吃的饵料,饵料的味道可以比钓饵的味道更重一些,以便于尽快将就近的鱼诱集到窝内。  相似文献   

15.
马建华 《钓鱼》2006,(9):26-28
前面我介绍过悬坠浮钓的两大关键.其中之一就是饵料。这说明饵料在这种钓法方面的地位。相对于悬坠底钓.饵料状态的好坏对浮钓的影响更加明显。它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将鱼引来并稳定在一定的水层。那么浮钓的饵料要注意哪些因素呢?  相似文献   

16.
马建华 《钓鱼》2007,(4S):22-23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手竿悬坠进行野钓时,由于环境的不确定性,装备的选择首先必须从野钓实际出发,尽量减轻我们的负荷重量,因此除了必备装备外,能简化的尽量简化。其基本装备为:钓竿、鱼线、浮标、鱼钩、太空豆及连接环、鱼护、抄网、竿架、折叠座椅等,上述物品可以集中到鱼竿包和护包内分别放置,更换钓位时比较方便。除了这些基本装备外,如果钓点距离较近,装备搬运方便的话,携带钓箱或钓台会使整个钓鱼过程更加舒服。  相似文献   

17.
一、钓具的选择。3.6米或4.5米硬调手竿一支。也可以用3.6米或4.5米的手海两用竿当手竿用。手海两用竿用起来虽然不像手竿那样灵便,但在绕线轮曳力的作用下,它可以有效地控制鱼的冲撞,大大降低跑鱼的几率。二、钓组的搭配。1.钓线。如果用手竿,钓线可适当粗一些。但并非越粗越好,应该是同样拉力的线能细则细。一般选择2.5~3.5号  相似文献   

18.
马建华 《钓鱼》2005,(16):32-33
学会怎样调整浮标的目的就是要使浮标体现正确的鱼讯,因此观察浮标体现的动作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虚假的,是考验钓手基本功的重要指标。本章试图将浮标的动作进行归类,进而使大家能正确的认识鱼讯在浮标上的动作特点。其实,看标的本领是钓手经验的累积,靠文字是很难讲清楚的,因此本章只能介绍一些常见的浮标现象。  相似文献   

19.
刘定龙 《钓鱼》2010,(12):22-23
夏天手竿钓鲢鳙很容易。不论是台钓还是传统钓、浮钓还是底钓,只要你用了略有雾化的饵,哪怕是大比重的喂鱼颗粒饲料、颗粒状鲤鱼商品饵、粗片状的超诱和麸类的饵料,只需保持一定的抛竿频率,在单位时间里保持一定的用饵量,要想不钓鲢鳙都难。  相似文献   

20.
张炎冰 《钓鱼》2004,(22):23-23
抛钩后浮标翻身站直,稍作停留,然后下行,最后稳定于钓目,这是浮标的基本运动规律。然而,精明的钓手发现,鱼上浮后浮标翻身太慢会错失鱼讯。于是改进浮标,用钢脚,或者在标脚上卷一点铅皮,翻身就快了。可是这样一来,线组的运动轨迹变了,信号也随之出现了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