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要达到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都提出了让学生学会审养,养成健康的审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社会,现代教育的主题是使学生“学会生存”、“学会交际”、“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其中“学会交际”的一个重要方面便是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人整体素质的最实际和重要条件之一,同时也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一,不会交际也就意味着无法与人交往。良好的交际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爱因斯坦对科学功能的论述和现代课程设计的理念出发阐明了“学会做人是我们时代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并具体指出:学会做人是人性化的知识经济的需要;伦理道德水准是一个人能否把握机遇的前提;诚信是立业的根基;学会合作共事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领导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成为领导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进一步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论述为了实现“学会做人”与“学会做事”的化合,学校应该在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等方面融合与平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前行和社会的变迁,在以培养人和发展人为主旨的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构成了凝聚和支撑学生生命成长进而获得幸福人生的主导性因素。强化道德教育成为实现学校“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健体、学会生存、学会创新”这一培养目标的前提,也成为实践“为了生存而学习,为了发展而教育,为了幸福而奋斗”这一办学理念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等理念迅速成为教育最强劲的术语。时至今日,这些理论仍对人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发挥着重要的理论导向作用。然而,对21世纪的教育而言,无论使学生“学会”什么,最为根本的、具有终极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落实幼儿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但目前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存在着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喜好,主宰着整个活动,即使有让幼儿“动”的环节,如动手操作、动口回答问题等,但也是在教师的严密控制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幼儿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如何让以发展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得以真正落实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真正“动”起来:动脑、动口、动手,使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探究,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不妨尝试从以下…  相似文献   

7.
柏峰 《陕西教育》2000,(5):21-22
指导思想 1.教育观 ①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有自主精神、有巨大潜能的人,着眼发展学生的潜能与个性;教学观——不是为了“教会”,而是追求“会学”;不仅要学会继承,而且要学会创新与实践;学习观——使学习成为一种  相似文献   

8.
魏秀霞 《小学生》2011,(4):41-42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学会做人”是将来立足社会、贡献社会的关键。“爱”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教师是爱的传播者、创造者。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学会尊重 我们的家教有特别怜爱子女的优秀传统。发诸真心的舐犊之情本无可厚非,但真理跨出半步,也会成为谬误。超过一定的“度”.“痛子”“怜爱”只能成为“溺爱”“纵容”的代名词,这是多么可悲啊。“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知识。”(高尔基语)爱需要讲究艺术、研究策略、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一、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教育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教人成为社会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不仅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而且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与道德的引路人、教师应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引导学生真正学会做人。为此,必须在学生中开展“学美德、讲规范、守礼仪”的文明行为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充满挑战与压力,对国民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已成为新世纪对教育改革的呼唤。因此,作为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很大影响的家长,也应适应时代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国际教育改革的主题由“学会生存”转为“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这是人类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因此,优化教育结构,实行目标教学便成为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所喜爱,并自觉探索实践的新生事物。  相似文献   

13.
吴春燕 《天津教育》2013,(13):26-28
当前,社会正朝着信息化的方向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教育信息化也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课题自然应运而生。其中之一,便是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过去的“教书匠”型教师,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要求,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也有了新的要求,新时代的教师要承担促进者、研究者、课程开发者、学习者、合作者、创新者和服务者的角色。为此,新型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对自己信息素养的锤炼,提高反思性教学的能力,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提出问题一探讨问题一解决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有效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学会做事》--全球化中职业教育的价值观教育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上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望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对策。其中不少精辟论断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如众所周知的“四个学会”,即1996年由德洛尔代表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作的报告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学会共处(Learning to five together)”已成为世界教育界共同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严师出高徒”已成为人们的经验之谈。但在很多时候,学会“宽容”能更有效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学校中,有缺点的学生才是正常的学生。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因“人”而宜,正确使用“严厉”  相似文献   

16.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充分体现了国际上对人文教育的重视。在这四大支柱中,后三项便是我国教育相对忽视的,尤其是在对独生子女的教育中更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是一个充满选择的时代,是一个新旧知识更替迅速的时代。这就要求从学前教育开始重新设置教育的着眼点。要彻底扭转那种用统一标准、统一模式、统一内容和方法批量加工幼儿,而对有独特个性、独特思维或顽皮的幼儿宽容度很低;重视“学会”,忽视“会学”,认为讲求学习方法或策略是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事,把幼儿看成了容器,而不是看成需要点燃的火炬等现象。作为信息时代的教育工作应该自觉地、经常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教什么,明天才有可能派上用场?”要能清醒地认识到“会学”远比“学会”重要,“学会学习”已成为世界教育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   

18.
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是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基本要求。大学生不会“做人”是一个普遍的现象,这是长期以来推选应试教育、重智轻德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多元化的结果。“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做人”与“做事”是统一的;教育生学会“做人”,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学会“做人”,是大学生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学会做人”教育已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在我国对青年学生进行“学会帮人”教育尤为重要。在教育中,要利用青年特点,突出“养成”教育、“公德”教育两个重点;发掘青年亮点,解决教育难点;注重汲取传统文化的营养,以身作则,持之以恒。抓住人生最关键的时期,使青年学生有一个光辉的人生起点。  相似文献   

20.
追求简单     
在有些学校,只要你到里面走一走便会发觉,原本要在“复杂”之中求“简单”的教育教学,如今却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不简单了。例如: 教育思想日渐庞杂。校园的墙壁上、大道旁、草坪上,“学会××”的口号比比皆是,应有尽有。有间教室里挂有4块条幅,每块4句计16句,皆为“学会××”,其中有一块是:“学会说话,学会走路,学会扫地,学会骑车。”真可谓“学”无止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