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玉霞 《教育与职业》2006,(15):184-185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工具学科,同时又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归根到底语文来自于社会生活,它与社会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是语文学习的社会性。语文教师应自觉利用语文知识的社会性,把课本上的知识和鲜活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小学社会课以社会为主线,将小学生最需要了解的社会生活、地理和历史知识组成最简单的社会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我们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把社会课教学融于社会中,让社会课走进社会、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3.
罗宗稳 《广西教育》2005,(1B):83-84
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已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生活方面、社会方面的经验,教师要善于让学生利用这些知识经验去领悟那些新学的知识,达到同化的学习效果,即要从课外引入课内又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把生活环境中、社会中活生生的事例与教材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凭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和智慧去理解、接受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的物理中考或竞赛试题的热点突出了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注重了物理知识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间的联系,重视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根据提供的图表、图示的信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以2005年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复赛试题说明.  相似文献   

5.
质量是期刊的生命。精品文章是高质量期刊的精髓。精兵才能出精品。所以,提高期刊质量,对于编辑来说,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是最紧迫、最重要、最经常的任务。一、围绕办刊宗旨,抓犒品文章意知识与生活$杂志,是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主办的一份面向家庭与社会,介绍宣传现代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综合性刊物。办刊宗旨为: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以宣传现代科学知识和人民群众的社会与家庭生活为根本任务,为提高广大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社会审美意识和现代生活情趣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6.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自然学科,其所研究的知识与技术方向也正是社会生活发展的趋势,也因此,我们称物理是一门源于生活、为生活而服务的“生活学科”。实现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是一个将生活现象作为知识栽体而呈现的过程,同时也是将知识实践于生活的过程,更是对知识进行动态验证和拓展的过程。本文中,作者就如何巧妙地让高中物理教学充满生活色彩,作了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7.
余爱春  周家辉 《物理教师》2007,28(5):64-64,66
全国物理知识竞赛十分注重考查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竞赛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要求学生会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本文从近几年的全国物理竞赛试题中,选取了一组能充分体现这一理念的“摄影照相”问题,进行剖析,希望对学生们的物理学习起到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知识社会是建立在对知识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充分利用基础上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以知识型人力资源为其社会主体,通过大力营造学习,传递,利用,创造,共享知识的社会取向和运动机制,深入开发,充分利用知识价值,以实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加快发展,知识社会的生成对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科学把握知识社会的本质特征,深刻认识知识社会的生成条件,正确对待知识社会的巨大影响,是现代哲学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用历史与社会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历史与社会问题,主动地运用历史与社会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历史与社会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历史与社会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历史与社会生活化。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上海教育》2007,(8A):25-25,27
知识社会的引擎是自主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和软件已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知识已取代资本和劳动力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社会的内在驱动力是自主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国民财富的综合能力,不但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大为改观。  相似文献   

11.
一、实现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综合性拓展的意义 1.有利于课程面向生活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新课程理念下学习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生活世界和知识世界相脱离,许多内容在儿童的生活世界感受不到,体验不到也用不到。  相似文献   

12.
周明伟 《双语学习》2007,(8M):17-17
在当今这个知识社会,知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数学做为知识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起了万分重要的作用。其实,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学的,处处都可见数学的影子;生活作为数学的源泉,数学更是离不开生活的。总之数学与生活是融于一体的。  相似文献   

13.
徐青 《家庭教育》2009,(11):32-33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身体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由于每个新生儿来到世间时都只是一个无知无识的生命个体,除了生物性本能外,十分缺乏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要把孩子培养成人,首先应对孩子进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其次是生活知识的传输,让孩子在知识的引领下,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是一个对人类社会发展将带来重大影响的全新时代,因此,对其概念和内涵的准确把握具有重大意义。知识经济是指主要运用知识的力量来完成满足人类社会生活需要的特定时代,其内涵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知识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形态,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主要动力的;知识经济是满足人类社会生活全方位需要的,知识经济将彻底改变人类以往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5.
物理学提供的理论方法、实验手段和新型材料,推动着科学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物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将这些知识服务于社会。本文通过电磁波谱的教学,论述了电磁波谱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课程改革提出的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相似文献   

16.
分析近年的中考题.多是加强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如联系生产的知识应用等。力求全面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课标。体现新课程的“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因此,在复习时要抓住重点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挖掘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同时,要加强锻炼自己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通过题目的字里行间分析出其物理本质,并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与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例举2006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供大家赏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武青英 《新疆教育》2013,(11):157-157
国学是一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及学术的学问,它包罗万象,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国学作为各种文化知识的载体,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为国人增强自我修养,提高知识层次,内练素质,外树形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生活化教育就是要根据弱智儿童的心身发展特点,尽量做到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让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更有效地融合起来,实现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使弱智儿童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运用知识.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学习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提高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水平,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懂得如何区别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优秀的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在文学作品中,作家不是纯客观地描写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20.
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问题近年来受到了企业界和学界的关注。本文从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的角度出发,在分析知识员工工作生活质量特征的基础上,从工作任务维度、组织环境维度和社会心理维度三个方面对我国企业知识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结构维度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