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从文对水有着不一般的情结,并在其作品中处处体现。不仅体现在其作品背景,还体现在作品中人物与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水更是其作品灵魂之所在,充满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孤独、哀伤的情调。  相似文献   

2.
在著作权领域,合作作品由于其主体的非单一性而呈现出与单一主体作品的诸多不同,实践中关于合作作品归属的争议也比较多,因此如何科学地界定合作作品便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而在我国,立法上回避了对合作作品的定义,只是规定了其利用,对司法认定合作作品造成了不确定性。就合作作品的认定作出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卫慧是颇受读者关注的“70后作家”之一,其新作《我的禅》表现了作者对以往作品超越的努力,在形式和出版宣传方式上有别于其以往的作品。但此部作品的实质较之其以往的作品却鲜有新意,本文试加以透析。  相似文献   

4.
贯云石是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作家。在其近百篇散曲作品中,可以窥见一个元代文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其爱情闺怨类的作品,在摆脱情感束缚的同时不免流于纵情声色;其叹世归隐类的作品表现出对传统的怀疑和对现实的失望;其写景抒怀的作品,则充溢着浓重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其作品传入中国已有九十余载。通过对刘氏译介作品的收集分析,梳理其在中国的译介历程,运用操纵理论探讨意识形态、诗学、赞助人与译介历程的相互关系及其作品译介的特点与价值。研究表明其作品的译介受我国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主流诗学及赞助人的影响,其作品的译介呈再版多、重译多及单一性的特点。对刘氏作品在中国的译介进行研究不仅为后续研究提供更为完整开阔的景象还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6.
任璧莲是著名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国内对其研究约始于本世纪初。其作品几乎都涉及美国华裔在美国生存的身份困惑、文化认同等问题,学者注重从总体上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另外,学者也关注作品个案研究,但主要集中分析其代表作《典型的美国佬》,而对其他作品的研究相对薄弱。通过评述国内对任璧莲作品的研究现状,以利于学者探索新的研究点。  相似文献   

7.
作者简介:李·麦德曼(Lee M Middleman),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博士,曾任美国泥塑与经典艺术协会会长。他在其代表性的作品中摈弃了传统的形式,通过突出表面纹理赋予作品能量和活力,使得作品既赏心悦目又生动自然。他用多种釉料来增强作品表面的动态表现,尽管其作品具有实用  相似文献   

8.
专业作曲家徐晓林老师对古筝音乐有着特别的洞悉,她的作品继承了传统又进行了创新。在这些作品中,她常将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与国外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古筝作品中,使得作品颇有她个人音乐的独特风格。她自幼生活在西南地区,那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致使她的古筝作品也涉及了很多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少数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富于魅力,与筝乐的结合必然会给其作品带来独特的风情,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性特征,使其作品更加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白先勇小说中三种时间意象的解读,展示蕴含在其作品中的人文情怀与哲学思想,对其作品进行整体的观照。从而说明,做为一位出色的台湾现代主义小说家,白先勇的作品有其不可取代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0.
专业作曲家徐晓林老师对古筝音乐有着特别的洞悉,她的作品继承了传统又进行了创新.在这些作品中,她常将我国民族音乐元素与国外作曲技法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古筝作品中,使得作品颇有她个人音乐的独特风格.她自幼生活在西南地区,那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对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致使她的古筝作品也涉及了很多有关少数民族音乐的元素.少数民族音乐多姿多彩,富于魅力,与筝乐的结合必然会给其作品带来独特的风情,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个性特征,使其作品更加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1.
宫泽贤治一生信仰《法华经》,这一经典充分地体现在其作品创作中,宫泽贤治的很多作品中蕴涵了深厚的宗教思想,那就是为了众生的幸福而努力。其作品中《法华经》的体现不是在讲述经文,而是把其思想通过故事的形式来展现其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在其作品彰显了自己的人格魅力,其作品的美与人格的美内外呼应、互为表里,从东方女性美、个性的大胆张扬、大丈夫胸襟等方面论述了李清照作品所显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作品分析法又叫产品分析法,是在内容分析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客观性、系统性以及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特点。其具体操作是通过对研究对象专门活动的作品分析,在对其作品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劳伦斯的作品时,我们发现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研究探讨。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解读了劳伦斯作品中凸显出来的二元对立思想,并揭示了其二元论思想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王小波作品纵向梳理和横向比较两个方面来揭示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在对其作品的纵向梳理上,从写作方式的角度,指出他的作品凸现出一种悖论式的想象;另一方面,把他的作品与九十年代文学语境中的主要话语形态进行横向比较,揭示其个人化的写作立场。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语文现代诗教学中,教师要促使学生展开整体鉴赏,引导他们探究作品的意义。在整体鉴赏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拓展其审美赏析的途径,引导其在作品整体的基础上赏析象征手法、理解抽象形象,运用知人论世的方式分析作品对自己的影响。这些方法都基于整体展开。  相似文献   

17.
斯蒂芬·茨威格是奥地利著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因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而深受中国读者喜爱.在对茨威格作品的阐释过程中,读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重新挖掘茨威格作品的审美价值,建立了一个新的审美视界,他们再现了茨威格作品的思想性价值,使其在虚构与真实之间的互动中获得实现.  相似文献   

18.
残雪是我国当代作家中具有鲜明个性化创作风格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着眼子深层的精神世界,笔者认为在其作品中“陌生化”理论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以其作品《山上的小屋》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历来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作为先秦文学家代表的屈原,在其作品中体现了浓郁的神仙思想,如《九歌》中祭祀的诸神,《离骚》、《远游》中塑造的神仙意象等,无不对其作品的内容产生重要影响。同时,随着其作品的流传,也促进了道教体系的建立。基于此,对其作品与道教的关系做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20.
刘芳 《唐山学院学报》2013,(5):64-66,108
在简·奥斯丁的作品研究中,学界通常聚焦于其中的青年男女主人公形象上,对其作品中的次要的父母形象关注不够,对父母形象的整体研究还处于空白。根据其作品中父母与其子女间的关系,将其分为融洽型、隔阂型和干预型父母,并从作家自身和社会历史方面分析造成这三类父母形象的原因,最终对其作品中父母形象所蕴含的作家意图及社会意义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