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孩子嫉妒别人学习好怎么办? 小楠今年上小学5年级,在班里属于学习不错的孩子。但是她班里有一个叫一阳的男孩子学习是最好的,小楠总说那是因为一阳的爸爸是个博士,平时对一阳的课外辅导比较多。一天,小楠回家后高兴地对父母讲:“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一阳的爸爸要出国了,去一年呢。”小楠的妈妈很奇怪:“一阳的爸爸出国,你怎么那么高兴?”小楠说:“他爸爸出国了,就不能辅导他功课了,下次考试我肯定能超过他了。”小楠的父母很震惊,不明白自己的孩子对学习好的同学怎么有这么强的嫉妒心。他们很为小楠担忧。小楠却不以为然:“谁都希望自己考得好,有时考试前,我们班学习好的同学的辅导书还会被人偷走呢。”  相似文献   

2.
习惯成就未来。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条经验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从小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有一个学生长大后当了编辑,他说:“生活有秩序为我帮了大忙,我桌上稿子很多,我都严格分类,  相似文献   

3.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  相似文献   

4.
——尊重的内容有很多,总的一点是,要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一个孩子。具体的方法是将心比心,我们不喜欢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也就不要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 ——其实有时孩子在物质上需要的并不是那么多,他们需要父母对他们精神上的关爱。 ——如果您想让孩子聪明起来,就不要说孩子怎么那么笨;如果您想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就不要说孩子除了不喜欢学习什么都喜欢。 ——如果我们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孩子绝对地服从,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那么当他面对别人的时候,他会失去自信,没有勇气也没有意识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不同意见。 ——与子女有效沟通需要有一些技巧,但是更重要的是态度。在交流中对孩子真诚、信任、接纳、尊重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现在生活好了,家庭经济状况也宽裕了,但一些家长仍然很纠结,原因是有的孩子似乎永远也不知足,他们的花花点子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令父母难以招架。比如孩子有了一个书包,见到另一个新书包,又一定要买;孩子在商店看到玩具,立即要买,妈妈说回家拿钱,他会哭闹不止。父母有时也会感叹:自己小时候什么也没有,也觉得很幸福,现在的孩子什么都有了,为什么还总是不满足呢?  相似文献   

6.
春节前夕,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笔者在北医六院见到了张津萼老师。张老师很忙碌,正和她的助手给一个孩子做心理治疗。笔者很惊讶地发现,在走廊里等待做心理治疗的病人竟有许多是孩子——初中生、高中生,抑或孩子本人没来,其父母替孩子前来咨询。有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焦躁不安,已经两个多月不能安然入眠了。另个男孩,也即将参加高考,他母亲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棒,从小学到初中总是年级前五名。上了高中后,成绩渐渐下降,高三已下降到年级十几名。年级十几名,这是很优秀的成绩。但他父母看到的只是他成绩的下降,并不满意,给孩子买了很多教辅书,希望他能有一个飞跃。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孩子突然变得很烦躁,不能看书,也不能睡觉。孩子的母亲叹息,他们现在对孩子已经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只要他能回到过去的状态,健健康康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一个初三男孩,聪明过人,可是就是不爱学习。父母自然很伤心,训斥有加。但令父母始料不及的是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拒绝和人沟通交往,包括父母同学,和谁都不说话。父母这下急了,不知如何是好。在治疗的间隙,张老师来到走廊上,耐心而温和地回答家长们各种各样的询问。张老师说,现在孩子的学习和其他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在少年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如果家长有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本刊特约张老师给家长们讲讲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将分期陆续刊出。  相似文献   

7.
春节前夕,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笔者在北医六院见到了张津萼老师。张老师很忙碌,正和她的助手给一个孩子做心理治疗。笔者很惊讶地发现,在走廊里等待做心理治疗的病人竟有许多是孩子——初中生、高中生,抑或孩子本人没来,其父母替孩子前来咨询。有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女孩,焦躁不安,已经两个多月不能安然入眠了。另一个男孩,也即将参加高考,他母亲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棒,从小学到初中总是年级前五名。上了高中后,成绩渐渐下降,高三已下降到年级十几名。年级十几名,这是很优秀的成绩。但他父母看到的只是他成绩的下降,并不满意,给孩子买了很多的教辅书,希望他能有一个飞跃。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孩子突然变得很烦躁,不能看书,也不能睡觉。孩子的母亲叹息,他们现在对孩子已经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只要他能回到过去的状态,健健康康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一个初三男孩,聪明过人,可是就是不爱学习。父母自然很伤心,训斥有加。但令父母始料不及的是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拒绝和人沟通交往,包括父母同学,和谁都不说话。父母这下急了,不知如何是好。在治疗的间隙,张老师来到走廊上,耐心而温和地回答家长们各种各样的询问。张老师说,现在孩子的学习和其他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在少年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如果家长有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本刊特约张老师给家长们讲讲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此期所刊为《称职父母训练》(中)。  相似文献   

8.
李涵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里,他的爷爷是一位著名的院士,父母是“老三届”。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在培养孩子方面也很下了一番功夫,希望孩子能够享受到一切好的东西。而且,曾经上山下乡的父母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所以,全家人都对孩子的学习抓得很紧。在这样的环境里,李涵渐渐地长大了。大家欣喜地发现,李涵果然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他中等身材,眉清目秀,天资聪颖;他学习勤奋,成绩优秀,小学、中学年年都被评为三好学生,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区重点中学。上了高中以后,尽管学习很紧张,但李涵仍然年年是三好学生、…  相似文献   

9.
春节前夕,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笔者在北医六院见到了张津萼老师。张老师很忙碌,正和她的助手给一个孩子做心理治疗。笔者很惊讶地发现,在走廊里等待做心理治疗的病人竟有许多是孩子——初中生、高中生,抑或孩子本人没来,其父母替孩子前来咨询。有一个即将参力口高考的女孩,焦躁不安,已经两个多月不能安然入眠了。另一个男孩,也即将参加高考,他母亲说,这孩子学习成绩一直很棒,从小学到初中总是年级前五名。上了高中后,成绩渐渐下降,高三已下降到年级十几名。年级十几名,这是很优秀的成绩。但父母看到的只是他成绩的下降,并不满意,给孩子买了很多教辅书,希望他能有一个飞跃。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孩子突然变得很烦躁,不能看书,也不能睡觉。孩子的母亲叹息,他们现在对孩子已经没有过高的期望值,只要他能回到过去的状态,健健康康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还有一个初三男孩,聪明过人,可是就是不爱学习。父母自然很伤心,训斥有加。但令父母始料不及的是孩子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拒绝和人沟通交往,包括父母同学,和谁都不说话。父母这下急了,不知如何是好。在治疗的间隙,张老师来到走廊上,耐心而温和地回答家长们各种各样的询问。张老师说,现在孩子酌学习和其他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在少年时期,很容易出现心理疾病。如果家长有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就可以防患于未然。本刊特约张老师给家长们讲讲如何才能做一个称职的家长,此期所刊为《称职父母训练》(下)。  相似文献   

10.
许哲斌 《广东教育》2009,(12):36-38
一、阅读下面文段,然后完成1—3题。 天才 刘万里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1.
一、以身示范感情激励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倘若某个幼儿经常攻击他人、欺负他人,那么这个孩子身边必有经常打架的亲人。因为孩子的模仿性极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所以父母、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示范形象。如果父母平时尊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那么这种善良的情感和行为就会深深地影响孩子幼小的心灵,培养他们的一颗爱心。记得有一天下午吃加点,我班有一个孩子悄悄地把一块点心包起来装进了衣兜,想带回去给生病的奶奶吃。通过了解,我知道,奶奶从小就疼他,平时父母很孝敬奶奶,有什么好吃的,总是先给奶奶…  相似文献   

12.
幼儿期,被比作人生第一起跑线。孩子们在这时学到一生中对自己。对别人,以及在学习上的态度。此时的教育对孩子日后的智能、人格各方面,都有重要影响。那么,让孩子早一点开始学习,能帮助他们成长得更好、更快吗?孩子的身心能负荷多少?会不会对他们造成伤害?这时候孩子究竟需要或可以学习什么?这些都是父母们需要深思的。了解这些问题,父母会更懂得用科学方法帮助孩子,让他们在人生的开端,有一个健康而扎实的起步!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两个儿子,现在一个是高中学生,一个是初中学生。由于对他们从小注意教育,孩子各方面表现都不错,校内校外都得到大家的好评,我也被评为县优秀家长。一、父母要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我认为要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父母的榜样很重要。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我们原来与公婆住在一起。我和爱人把冬暖夏凉  相似文献   

14.
天才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定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15.
我曾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但最后又失去了。那时,父亲是天,撒播阳光;母亲是地,载满温馨。父亲和母亲构成了我们心中一个完整的世界。但伴随着家庭的分崩离析,我们幼小的心灵世界被彻底摧毁。既然父母的结合本身已失去意义,我们的存在便成了一个错误。每当看见别人的小孩幸福依偎在父母怀里,每当别人笑我们是有人养没人教的野种时,有谁知我们心中是何等的凄凉。我们恨生了我们的父母,恨自己的命运如此不幸!生了他就要养他,为孩子制造不幸为什么要生他呢?奉劝天下为人父母者处理好自己的感情吧,不仅为了孩子,也为自己。所有经受失…  相似文献   

16.
孩子是个考试天才。孩子的母亲是个教师,父亲是个局长。孩子还在肚子里时,父母就给他制订了宏伟的计划,上名牌大学,出国留学。为了养成孩子爱学习的习惯,从幼儿园开始,父母就开始实施他们的计划,不准孩子看电视、不准孩子玩游戏……孩子也争气,照着他们的计划成长着。孩子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班上的第一名。高考成绩出来了,孩子考得非常好,全省的高考状元。记者闻讯涌进了他的家,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不知道说啥。孩子的母亲化解了  相似文献   

17.
做了父母,不论我们在社会中是领导着别人还是被别人领导,如今自己孩子的命运多多少少要由我们来决定了。要完成好自己的这个职责,有许多的学问,其中有一点一定要坚守,那就是千万不要急功近利,即不要急于追求眼前的成效和利益。这样的想法在我的脑海中已经萦绕了很久,看了本期发表的对吴文虎教授的专访———《计算机学习:孩子与父母一起来》,使我更进一步坚定了这个想法。吴教授对孩子应该如何学习计算机及学习计算机中的一些问题如何处理,做了很有见地的说明。但是让我最引起共鸣的,是他谈到那些国际信息奥林匹克中国队的孩子及…  相似文献   

18.
我在日常工作中,曾帮助过很多有各种违法行为的孩子,其中不少有偷窃习惯。他们的父母常常很担心和愤怒地说:“我这个坏孩子,经常偷窃同学的东西,怎样罚他也无法改变行为,真没有办法!”“我常对他说偷窃是犯法的行为,他也承认这样做是错的,但他总是不能自拔!”大部分犯了错误的孩子都知道自己做了错事,而且心中感觉内疚。适当处理和化解孩子的内疚心理是改善他行为的关键。以下是化解的方法:一、帮助孩子面对和承认自己的错处。有些父母协助孩子否认错处,甚至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这种做法并不能教育孩子,只会令他黑白不分,泥足深陷。父母应该…  相似文献   

19.
案例王某,男,14岁,父母都是普M工人,初二时被送往寄读学校据他说,上幼儿园时阿姨说他笨,妈妈也认为他比其他孩子反应慢,小朋友和同学都喊他“傻子”、他说:自己很难过,很自卑,识字少,不敢读书,作业也不会做。个子小,常受欺负。幻想“要是我有一米七的个儿,量他们也不敢欺负我!”但我发现王某很会聊天,观察别人,体贴别人,这在独生子女中是很难得的。初步分析王某的问题已初见端倪:他处在别人的不良暗示中不能自拔。他潜意识里感到别人对他的评价不公平,“要是我有一米七的个,量他们也不敢欺负我!”说明他想改变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经常听到父母们抱怨:孩子怎么越大越不听话。其实,父母这是冤枉了孩子。父母说的话孩子都在听,而且孩子是非常听话的。父母认为孩子不听话,也许是因为父母自己说的话有了问题。父母的话说得不符合科学,比如希望孩子一天到晚都对书本如醉如痴;比如希望孩子对别人很圆滑但是对父母却要诚实等等。本期的《谨慎教子》一文,呈现的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孩子小的时候在外面受了欺负,父母告诉孩子“下次他再打你,你就打他”,孩子听了父母的话,采取了这种自卫方法。但是当有一天孩子长大了,再这样做可能会给自己和他人造成大的伤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