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宁克东 《天津教育》2001,(10):28-29
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它逐步改变了过去空喊口号的作法,进入了理性务实的阶段。历史教学以其鲜明的人物个性,翔实的历史材料,形象生动地展示着人类社会的变迁,无处不渗透着朴素的人生哲理,揭示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成功的思想教育,在于能把抽象的道理融入各种具体的载体之中,使人们切身感受到这种思想的存在,从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同样要遵循这样的规律,具体实施时关键要…  相似文献   

2.
历史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教育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条件,是人类自身发展和延续的需要。《国语》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历史是生活的老师,人类之所以能不断进步,是因为人类能继承历史遗产,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不学历史,不继承历史遗产,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将永远停留在野蛮状态。同样,不坚持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不坚持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同样是岌岌可危之事。  相似文献   

3.
小学历史课本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精选了相当数量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学生们学习历史基础知识和初步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供了依据。小学历史教材中还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而爱国主义教育又是历史教育的主题。怎样通过历史教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学习历史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认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原因和规律,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学习历史课程,可以培育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世界意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改革创新精神,使学生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生活的挑战。历史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就是要学生从前人活动的功过得失、经验教训中吸取到智慧和力量 ,从中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创造 ,以崇高的历史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去关注现实、关心人类的命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一直在思考历史教育的本与真,也就是历史教育的目标、过程和功能。历史教育的本就是历史教育的过程。通过历史教育,一是让学生了解本国和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国家的历史脉络、主干历史知识和重大史实,关注身边历史进而关注周边社会。二是通过让学生将学得的史实与现实对照,分析其得失,培养学生以古鉴今、关注现实、预期未来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是当前中学历史教学与搞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中学历史教学大纲提出知识教育、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三大目的 ,全面阐述历史教学任务 ,即知识教育是基础 ,思想教育是灵魂和导向 ,能力培训是关键。而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之处 ,就在于通过教学 ,不仅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更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使学生能掌握各种能力 ,成为将来立足社会、服务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基础。中学历史思维能力的要求 ,在历史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目标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依据这个目标 ,立足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使历…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科实施创新教育,有其自身特殊的学科优势,主要表现在:历史学科的内容是陈述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说整个历史是人类创新的过程,社会每前进一步都是一种创新活动。学生学习历史,对其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还需对一些史实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形成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9.
葛为龙 《学苑教育》2012,(17):77-77
历史教育是社会和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促进和完善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教学不仅阐明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还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审美情趣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等。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11.
人类可以说与各种疫病相伴而生。从先民的烧香拜神、祈康祛病到科学日益昌明、医学不断进步的今天,人类为了战胜疫病的不懈努力片刻未停。在与疫病激烈而持久的争战中,人类取得了一场场胜利,但同时,疫病也影响、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历史上,疫病对战争结局、甚至王朝更  相似文献   

12.
一、在历史教学中强化学科意识 ,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学科意识 ,更新自身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以历史教学为渊源 ,通过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传播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信息 ,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历史教学的基本宗旨是使学生明晰包括本国历史在内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及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 ,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认识过去、评价现实和把握未来 ,从而树立尊重和运用社会客观规律的自觉意识 ,这是历史教学赋予学生的基本人文素质。历史教师要明确这一点 ,而且要使学生在教学中感悟到这一点 ,师生共同…  相似文献   

13.
历史课常常被学生称为故事课,历史教师也往往都是论古讲今、谈天说地的能手。确实,历史教学带有浓厚的故事色彩,因为历史本身就是讲述已经过去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是将来现实社会不可能存在的具体事物。历史认识必须通过展现人们进行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具体活动过程,以说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本质,所以适当讲述故事是历史学科课堂教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历史课又不同于作为文学体裁的故事课,历史教学必须通过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的演进是历史学科所担负重任,是教育下一代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必修课程。在人类社会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每个阶段都包含着不同质、量的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的创新史。学习历史课,对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历史是人类社会过去的缩影,它记载着人类的辉煌与灿烂,而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注重用历史教育鼓励本国国民。遗憾的是,我国现代中学生普遍对历史敬而远之。原因固然很多,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6.
<正>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我们力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要求,历史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进入和适应社会打下基础,为学生进一步接受高一级学校教育打下基础。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我们主要关注了  相似文献   

17.
美国历史学习内容试图为学生展示更为丰富多彩的人类生活史,这部人类生活史探究人类发展中的政治、经济、艺术、科学、文学、道德以及其他人类文化及精神的多重领域和多元世界,它较之单一的政治史、经济史教学更利于养成学生正义的、人道主义的价值观念。社会科课程中历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1)一个国家的历史是如何影响其人民的文化、传统、信仰、态度和社会生活方式的;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教学与环境意识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与自然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在研究人类历史的同时,应该加强对自然环境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有关环境问题的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历史活动课程,开展环境保护活动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9.
左雷 《甘肃教育》2001,(3):34-35
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中明确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环境日益恶化,沙漠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 重,森林面积减少,草场严重,连年南涝北旱等状况,充分利用历史课独特的优势,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是历史教师义务不容辞责任,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分析能力、关注社会、注重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自有人类以来,历史与教育就如江河与水流一样地共存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历史教育的重要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历史教育在人才素质教育中的重大意义和作用也越来越被重视。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同时还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