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意识形态批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难以割舍的一块阵地。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读者意识形态”的创新性概念,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伊格尔顿不仅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成果,而且借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20世纪新潮理论成果,伊格尔顿最终走向的政治批评是与他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目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及其对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深入思考和理论探索,毛泽东形成并发展了关于意识形态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系列理论观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二是意识形态建设是经济建设的“灵魂”并发挥“统帅”作用,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三是各级党委都要重视抓宣传思想和政治工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四是要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至今仍闪耀着独特的思想光芒,具有丰富的启示意义。其当代启示主要有四点:一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二要常态化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教育;三要加强互联网时代的意识形态斗争;四要持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内容方面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要反对“淡化意识形态”的错误倾向。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也是实践主体生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各种错误思潮传人中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性,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导向。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中心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广大人民,发挥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者一贯重视意识形态理论,毛泽东十分注意开展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阶级斗争,时刻不忘把党的思想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突出强调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基础上创新,提出并创造性地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实现了意识形态理论的历史性超越  相似文献   

6.
要高度重视成教英语专业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做好教学中的意识形态工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要帮助成教英语专业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抵制西方的意识形态渗透,确保成教英语专业的学生既能“放得开”,又能“守得住”,还能“出得去”。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意识形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各种社会思潮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领域以不同的方式和载体渗透到我国大学生这一群体,迎接这一形势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的挑战是我们一贯的工作任务。文章在对全纳教育理论进行阐述并提出全新见解的基础上,将全纳教育引入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途径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确保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智媒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面临机遇与挑战。高校要积极借助智媒技术,更加灵活地防范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继续掌握话语权;坚持“治”与“制”相结合,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善用科技力量,化解高校舆论舆情;立足队伍建设,提高意识形态风险防范能力,在教育和管理中,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突出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价值取向性,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社会的错误思潮传入中国,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在某种程度上被消解。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围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一中心展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全党,教育广大人民,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问题,有利于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推进高校思想理论建设、抓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强化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做好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任务。要不断提高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  相似文献   

11.
弗里登是当代著名的意识形态研究专家,他的研究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意识形态只是虚假意识和观念错觉的看法,而从更积极的方面把意识形态看成政治世界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力的思想力量。在他看来,对意识形态的分析可以采取一种语义学的方式,考察基本政治概念在不同意识形态中的细微差异。他反对用一种政治哲学的方式来为鲜活的政治观念提供普遍意义上的宏大叙事。弗里登面对意识形态中的各种“主义”之争,试图以一种语言分析的方式解码各种政治话语,追踪政治话语背后所掩盖或伪装的东西,揭示出各种意识形态背后可能隐含的政治意图和实践动机。  相似文献   

12.
在改革开放和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个方面的性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主要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日益表现为一种兼容性的意识形态性。因此,坚持思想教育政治意识形态性的主导性,对于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认为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遵循教育和法制两手抓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双百”方针的原则,而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清除思想战线上的精神污染、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意识形态建设队伍,又是搞好这项工作的必由途径。邓小平的这一思想对落实“讲政治”的要求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意识形态内涵丰富,检视其流变轨迹,从意识形态与政治统治的功能耦合视角,可探析意识形态价值性本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治理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是政治安全的现实需要与历史必然,是培育青年群体政治认同的有力举措,是引领高校网络社会思潮的重要保证.随着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高校必须理顺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5.
10 0多年来 ,在国际政治和社会科学领域 ,“文化”和“意识形态”是两个被大量使用 ,而且产生了许多歧义的范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 ,我们非常有必要对“文化”和“意识形态”这两个范畴做认真的梳理 ,并在理论上、政策上、实践中把握好“意识形态”与“文化”的区别和关系 ,探讨它们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特定意识形态造就主体,并使意识形态得以延续和再生产。我国一直致力意识形态建设,但实效性面临挑战。直面问题需立足意识形态发展史,了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着眼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发展沿革,尝试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建设,培育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思维,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寻求我国意识形态教育的现实出路。  相似文献   

17.
编辑人员提升意识形态能力,是其职业使命的内在要求,是把好意识形态关的履职需要,更是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客观要求。然而,编辑人员意识形态能力方面存在政治敏锐性偏低、政治鉴别力不强、创新表达能力较弱等问题。编辑人员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提升意识形态能力。为此,编辑人员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要坚守职业道德,强化政治自律;要养成思考习惯,提升政治敏锐度;要宏观微观并重,提高政治鉴别力。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批评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难以割舍的一块阵地.英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提出了"审美意识形态""作者意识形态""读者意识形态"的创新性概念,建构了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批评理论.伊格尔顿不仅吸取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评的成果,而且借鉴了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解构主义等20世纪新潮理论成果,伊格尔顿最终走向的政治批评是与他始终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批判立场、目标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必须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非物质利益的矛盾,坚决抵制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同民主社会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不断提高全党的政治理论素质,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与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理论前提。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识形态没有绝对独立的历史但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能动作用。要自觉地对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由于受国际国内因素的影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并不平静,斗争呈现尖锐复杂的局面。必须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指导,以强烈的政治意识、政权意识、责任意识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