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酋邦理论谈到古蜀国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蜀文明最重要的体现,是这里出现的由古蜀人建立的早期国家。这个国家是在古蜀大地自成单元的地理环境中独自产生出来的,这对于我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现代人类学广泛采用的酋邦理论,通过古蜀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对比,论证古蜀地区与中原同样经历了以不平等氏族结构为特征的酋邦发展阶段,再进化到早期国家阶段。并对古蜀地区由酋邦社会发展到国家社会的具体途径进行了探讨,认为古蜀国家的产生也同中原夏商周三个王朝一样,是由一个大的酋邦对其它酋邦统一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从龙山时代晚期开始,成都平原的文化就同周边文化有一定关系。二里头时期,良渚文化和二里头文化通过三峡进入四川。夏、商文化进入四川,催生了古蜀文明。春秋时期,由于秦、楚的兴起,阻断了蜀与中原的联系,使古蜀文明的发展一度走向低谷。战国早、中期,古蜀文明再度辉煌。秦灭蜀后,蜀文化一步步削弱。到西汉,汉文化逐渐取代了蜀文化。  相似文献   

3.
三星堆神权国家的形成发展和影响,可能是研究古蜀文明形态特征的关键所在.如果说与生态环境协调的经济生活--稻作文明、适应自然的文化传统--神话古史是前提条件,而以原始宗教维系的古国--神权国家,则是问题的核心.由此派生出古蜀文明另两个显著特征,即注重人物造型的艺术传统、多元文化的有机融汇的社会构成,进而在神权与王权的统一和矛盾之中,影响着古蜀历史的发展,并因其人神相通的神仙观念,成为道教思想的重要源头.古蜀文明如此鲜明的形态特征,使其在统一的进程中成为汉民族根基之一,在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都有特定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4.
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对外贸易作用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外贸易在古蜀与美索不达米亚城市演进中起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对外贸易在美索不达米亚城市中的作用不仅十分重大,而且甚至超出了纯粹的经济意义,成为城市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渗入城市政治制度建设、文化发展领域;对外贸易在古蜀城市中却没有如此重大的意义,虽然青铜原料的贸易也具有相当强的战略意义,但总的来说,对外贸易只是古蜀城市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外贸易在这两大文明地区城市中产生的不同作用的原因,是两大地区所处的不同地理环境及不同的经济类型.  相似文献   

5.
古蜀文明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都是建立在发达的古代农耕经济基础之上,两地都建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灌溉系统.古蜀的灌溉系统偏重于排洪,而美索不达米亚则偏重于灌溉,不同的认识和做法对自然和人类社会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并直接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古蜀地区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与东南亚越南的出土器物的相似性,表明了古蜀文化向外传播交流过程中,对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影响;从三星堆考古发现的青铜器、象牙、海贝等,可以进一步印证古蜀通过南丝路与南亚古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古蜀地区已发现的考古资料,与东南亚越南的出土器物的相似性,表明了古蜀文化向外传播交流过程中,对东南亚地区文化的影响;从三星堆考古发现的青铜器、象牙、海贝等,可以进一步印证古蜀通过南丝路与南亚古印度的经济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在先秦时期,古蜀和古印度之间就已经存在着较为频繁的贸易往来关系,两地间贸易关系的建立正是得益于南方丝绸之路这样一条重要的国际交通路线的存在。古蜀对外关系的建立,不仅仅有利于自身经贸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对外域各地区的经贸文化繁荣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试以对古蜀与古印度之间的贸易手段、方式及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去探寻古蜀对外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向野 《中华文化论坛》2023,(4):145-159+191
自20世纪疑古运动兴起以来,围绕古蜀历史的研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古史辨派带来的挑战进行了回应,其中有合理之处,也有不尽合理之处。本文就学者对“古史辨”的回应进行了梳理,取其有代表性的论述,从方法上加以探讨。最终,经由对学术史的回顾,提出古蜀历史的重建,离不开对材料的主观诠释;学者应继承“古史辨”的成果,充分利用新材料,从而继续推进古蜀历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古蜀王国的形成,是通过三代蜀王之间为争夺资源的酋邦战争来实现的。作为首邦战争的结果,在战胜者鱼凫王的王权统治范围内,由于血缘关系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就不再是一个由单一血缘组织所构成的社会单位,而演化为一个由不同血缘组织所构成的统一的政治单位,即以鱼凫氏为统治者集团的政治共同体或国家。这就是古蜀王国。  相似文献   

11.
古蜀文明与中华牙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蜀文明与中华牙璋林向玉石牙璋是我国先秦时期特有的文物,主要分布在我国大陆及沿海岛屿,对研究中华古代文明的区域划分与流变甚有种益。笔者曾撰《中国牙璋与研究》讨论它的命名、类型与年代、渊源与功能等问题。①这里着重讨论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古蜀文明中所发现...  相似文献   

12.
长江上游文明进程略论——以成都平原先秦文化为中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宝墩文化(或称三星堆一期文化)一三星堆文化一十二桥文化一晚期蜀文化,较清晰地勾勒出了古蜀文明起源、形成、发展以至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文明起源与发展的进程上,集中代表了长江上游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大约从春秋中晚期开始,成都平原等级较高的墓葬出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楚文化因素大量流行,二是具有早期风格的许多随葬品大量出现,反映出此时古蜀社会上层革新与复古两大潮流。这种现象可能与文献记载的古蜀开明氏推行的一系列建立"礼制"的社会变革有关。这次变革是对蜀地传统丧葬观念的一次洗礼,使得三星堆、十二桥文化以来早期古蜀文明的本土文化传统发生断裂,在战国早期,形成了以船棺葬、巴蜀符号等为特色的晚期古蜀文明的峰点。  相似文献   

14.
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明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有它的个性、特殊风格和特征。大量考古材料表明,中国明的起源是呈多元一体化的发展进程,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国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祭祀坑和成都市金沙村遗址的发现表明,殷商时期成都平原的古蜀国有着高度灿烂的古代明,三星堆遗址是古蜀王国的都城所在,金沙村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后古蜀国的又一明中心。新津宝墩等六个史前古城遗址的考古调查、发掘,证明了古蜀明是源于川西地区,带有明显地方特征的长江上游古代明,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古代明中心。  相似文献   

15.
“太阳神鸟”金箔图饰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为凤鸟与太阳崇拜的产物,因此,应属杜宇王朝时期,其深层次文化内涵,为“农耕文化心理”。从图饰“镂空阴刻”的表现形式,结合古蜀早已有的阴阳观念,这一图饰应是与杜字部落联姻的朱利部落(帝妻帝系)的族徽标志。  相似文献   

16.
北朝至隋唐时期黄河流域的西域胡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阳光 《寻根》2006,(2):35-41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黄河文明,在中华文明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地位非常重要。黄河文明在其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不断地与周边地区文明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北朝至隋唐所处的中古时期是黄河文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剧,大量胡人的进入,使得黄河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现出胡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三星堆考古发现,自1986年一、二号坑相继发掘,展示了百科全书式的化内涵,从而轰动了世界。它使传说中的古蜀不再是虚幻的影子,使我们真实地看到了数千年前长江上游内陆农业明的灿烂辉煌。它不仅在世界东方明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而且将在今后四川的旅游、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巨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8.
鱼凫史传的文献记载多以神话传说为多,虽然丰富,但是显得十分的驳杂。鱼凫史记传说的记载多归于对蜀史三代论、鱼凫田于湔山、鱼凫治导江、鱼凫统一各部等几个方面。从各种文献材料记载看,随着对鱼凫相关记载的文献材料不断的增加,各种文献记载中相互间有着矛盾之处,对这些史料进行研判成为对鱼凫演进之路得出可靠依据的根本前提。深入分析鱼凫史传的相关资料,可以更加深入的揭示古蜀文明的演进与古蜀早期王国的形成之间存在着的交织关系,进而对古蜀文明的形成的历史进程形成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状况,对生态文明应该有两种解释:一是从词源学意义上看,它与野蛮相对,指的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不野蛮开发,不粗暴对待大自然,努力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认真保护和积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通常意义上大多数人理解并广泛使用的生态文明含义,也是生态文明所具有的初级状态。在推进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现在努力建设的也是这个层次的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以来,借助于大量考古新材料的面世,巴蜀文化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巴蜀的族属、地域、古蜀先民的迁徙,巴蜀的社会经济,巴蜀古代文明,巴蜀与中原和周边文化的关系,巴蜀文字以及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重要成果,在有些问题上还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巴蜀文化的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巴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巴蜀文化与中原文明及周边文明的关系、巴蜀文化与南方丝绸之路的关系方面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