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完全实现。上完一节课,应思考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是否全部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哪个目标尚未实现?原因何在?应该怎么做才好?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育教学固然没有定法.但语文教育教学必须得法。语文教育教学有无效益,并不是指语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是否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有效教育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有效吗?”“我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合适吗?”“有没有更有效的更适合学生的语文教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1.反思教育目标是否完全实现。上完一节课,应思考自己本节课的教学是否全部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哪个目标尚未实现?原因何在?应该怎么做才好?  相似文献   

4.
一、教学反思 以学生的学习为视角.可以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如下反思.(1)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回答是否积极?学生能否独立或通过合作探索出问题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刘英  耿明明 《考试周刊》2011,(90):122-122
在办公室常听老师抱怨:现在学生一届不如一届.真是孺子不可教也。其实老师在抱怨的时候是否反思过自己的教学方法,考虑过学生的感受呢?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思想,现在教学理论也把教学活动描述为“一种师,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一种思想,观念不断碰撞,精神,情感不断交流,理想,信念不断生成的过程”。在初中阶段,英语作为起始学科尤为重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防两极分化,力争百花齐放,是我从教多年一直追求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究.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6.
一、理解反思内涵和反思效果 1.反思的内涵 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以自己的教育实践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动、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和总结。在讲完一堂课后,需要静心想一想,在刚才这一堂课里是否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标?课堂上是否关注了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否进行了高效、优质的学习?在课堂中有哪些地方讲得很成功,  相似文献   

7.
2007年12月“语文课堂如何实现情感教学目标”的“反思录”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烈讨论.焦点之一,就是在同步推进情感与认知目标过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正确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近年来,语文课堂上过度渲染情感的做法已引起教师的警觉,“语文课要姓‘语’”也成为共识.但让一线教师困惑的是: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做?为此。本期“反思录”特别呈现对比教学案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语言训练的“度”等方面进行剖析,希望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中落实“语文味”的直观体验.以及一些可资借鉴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学方法是教学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运用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思,总结出不同的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弥补目前高师声乐教学一对一小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能够提升声乐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李继玉 《考试周刊》2010,(33):222-223
"教无定法",没有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可以适用所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效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师都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面临许多挑战:由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投入到探索之中?他们对学习是不是充满热情,是不是积极思考问题?老师是否也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学习研究是否进行适时的启发和指导,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活动?是不是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是不是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思维空间等等,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思.“教学是一门艺术”.任何一堂课,当我们课后反思的时候,总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我们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提升.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更应加强反思.  相似文献   

11.
课后反思到底反思什么?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想应该在一节课授完之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任务是否完成;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师生互动是否流于形式,教学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有哪些精彩的片段值得回味?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哪些方面需要调整和改进等?对以上情况及时总结,全面了解,吸取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写好“课后反思”既能提高个人教学水平,又能为普通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数学课堂离不开提问,课堂提问是教师运用教学艺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发展智力的基本控制手段。它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种教学方法,在新旧知识过渡、数学知识的探究、直观演示、分析归纳、演绎概括、总结反思、指导练习和学习法方法时,都需要使用提问这一手段,促使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加深知识理解和掌握,发展和提高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怎样围绕文本中具体的语句,抓住语言的特点,细化文本教学目标,采用合理巧妙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相似文献   

14.
有效教学是许多教师的追求,教师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在有效的时间内收获更多,进步更大;希望学生能学得轻松,学有所得……于是就以此为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反思。那么,小学语文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5.
教学情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创设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如何创设教学情景呢?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从知识的价值、学生的情感、学生的知识经验三个方面来研究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与广大读者一起交流.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的实施对实施者提出了“学习、开放、合作、研究”四方面的行为要求。教师所需要思考的是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情景是否和谐,学生积极性是否被调动,教学过程是否得到优化,教学方法是否灵活,教学手段的优越性是否得到体现,教学策略是否得当,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反思教学有助于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对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进行反思,教学方法的反思以及实验效果的反思都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当然在反思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荷兰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反思是教学思维活动的核心与动力”,学生是否具有反思能力,反映了学生元认知水平的高低,体现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当前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老师们往往偏重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研究,而忽视学生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仍然停留在表面。为了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切实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应充分关注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几块肥瘦不同的地.父亲不厚此薄彼.一样的精心照管.从来不因哪块地产的粮食多或少而偏爱或嫌弃。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可能是常胜将军.也会有失手的时候.如对学生个体的教育失误.某一节课的教学遗憾.某一环节的处置失当等等.我们是否对自己的这些失误作过反思?我们是否用反思结果来指导以后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同课异构首先要反思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意图理解是否到位,对文本的解读是否准确。其次是反思对重难点的确立是否恰当,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否科学,对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最后是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实现了三维课程目标。两位老师对《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同,教学目标和模式、基本的教学步骤与环节、所使用的教学课件也都大体相同,但教法细节处理不同,产生的效果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