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2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大萧条,打破了西方学术界“轻蔑缄默”的局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最初的“复兴”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始在欧美广泛传播,出现了力图“沟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取向,同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受到了来自西方“正统”经济学的更为频繁的非难和攻击;从6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学者加强了对资本主义现实经济关系的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入再度“复兴”阶段,这次“复兴”,除了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之外,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不发达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思想形成史这两个新的理论研究领域;80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出现新的取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前,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可以大体分为三种主要理论趋向或类型,即“正统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激进的”社会主义者或“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及“教授的”或“学术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这一时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呈现出从“沟通”马克思经济学到“重构”马克思经济学、对西方“主流的”或“权势的”经济学进行批判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3.
对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当前的经济学教学与研究中,西方经济学的影响上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指导地位被削弱和边缘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我国是指导、主流,西方经济学是参考、借鉴,对待西方经济理论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应有正确的、科学的态度。经济学的教育既是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分析工具的教育;所谓经济学的“国际化”,不能排挤马克思主义,向西方经济理论接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是以西方理论为指导的说法不符合实际,也会误导中国经济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在经济学教学与研究领域,要从教学方针、教材研究队伍、领导权等方面,克服、解决一些倾向性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理论萌发于20世纪50年代,在改革30年中逐渐形成而完善。这一理论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框架,也颠覆了传统西方主流经济学关于转型经济的经典理论。中国改革经济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济理论的创新是"中国奇迹"的根基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也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它在我国古代经历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反封建的斗争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在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也产生了几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影响我国。20世纪以来,资产阶级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都形成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驾驭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而不能用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现代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理论、只保护个人产权的理论、资源稀缺的理论是错误的或片面的。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经济学不是现代西方经济学,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应成为无用的口号和标签。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学领域,面对多元经济学思想和流派的纷争,需要强化政治经济学的主流经济学地位,强化其对其他经济学科的基础地位。其现实意义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我国经济建设指导的理论基础地位。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政治经济学这门古老的学科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其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最需要和最值得深入研究的领域之一,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特殊地位和特殊性质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不仅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范式,也是包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古近代经济学在内的整个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公共范式。  相似文献   

10.
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滞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表现为理论与现实的脱节、自利与社会责任的矛盾、思想与主流文化的冲突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西方经济学教材的改革与创新,契合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需求,有利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西方经济学"马工程"教材虽然已经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特色,但作为率先尝试,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导向,从与时俱进、科学评价、结合案例、实践设计、创新思维等方面,推进西方经济学教材不断创新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