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4 毫秒
1.
基于随机前沿函数,考查了2002-2011年我国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活动,分别对R&D中间产出效率和R&D最终产出效率进行衡量,进而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产出效率的具体效应.研究发现:我国高技术产业R&D投入未形成规模经济,且R&D资本投入比R&D人员投入效率高;各省市高技术产业R&D效率差异明显,具体呈东部领先,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落后的现状;企业规模、政府政策影响、市场化程度、市场结构以及时间因素对高技术产业R&D中间产出效率和R&D最终产出效率的作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SFA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研发两阶段效率现状及其演进规律,以及GVC价值位势和嵌入强度等因素对产业研发两阶段效率的作用强度和影响方向.研究发现:中国装备制造业的研发直接产出效率大于研发成果经济转化效率;GVC价值位势对产业研发两阶段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GVC嵌入强度对产业研发直接产出效率具有负向影响,而对研发成果经济转化效率具有正向影响;研发人力资源质量和资金投入量等投入因素对产业研发两阶段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3.
基于价值链视角,将创新过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技术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运用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中国大陆30个省份2009-2015年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分析了空间效应等因素对两阶段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各区域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和经济转化效率均存在较大差异;空间效应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转化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规模与技术研发效率存在显著U型关系,与经济转化效率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政府资金支持对技术研发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减税行为有利于提高经济转化效率;区域科技水平和区域经济水平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两阶段效率总体均值将各区域分为高研发高转化、高研发低转化、低研发高转化及低研发低转化四种类别。  相似文献   

4.
价值链视角下的我国高技术产业细分行业研发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松弛变量的DEA模型,基于价值链视角将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过程分为技术开发和技术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并分别对其效率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主要研究结论有: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平均效率都较低,且都主要来自于纯技术无效率;技术开发阶段和成果转化阶段的效率平均每年分别改进11.9%和3.7%,这主要来自于技术进步;企业所有权结构、市场结构、政府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效率有较大影响,而企业规模对研发效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阶段视角,考虑共享资源在两个子系统间的分配结构,构建包含共享投入在内的中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共享投入两阶段DEA模型对我国29个省份2010—2014年的研发创新效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综合效率水平不高,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效率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研发创新综合效率基本呈现倒“U”型变化特征,省际间高技术产业效率差距较大;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开发效率显著高于成果转化效率,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效率利用模式属于“高技术开发,高成果转化”型的省份仅占样本总数的27.5%,且主要来自东部地区。最后,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实际情况,给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针对关于政府补助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的研究结论存在多样性的现状,突破将技术创新投入和产出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研究不足的局限,分创新研发和经济转化两阶段对企业技术创新内部过程进行剖析,为优化企业技术资源配置、政府制定有关创新补助政策提供参考。以2016—2021年我国上市专利密集型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并进一步探究创新环境这一情境变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专利密集型企业的两阶段技术创新效率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对创新研发阶段的影响要大于经济转化阶段,而对不同企业性质和行业间企业影响的差异主要由于企业竞争程度不同,对非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均产生了显著促进作用,对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通信技术制造业企业的两阶段效率均显著正相关;创新环境优化有利于政府补助激励专利密集型企业创新研发效率提升,对经济转化效率为正向影响但不显著。由此分别从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科技创新过程分为技术创新和经济产出两个阶段,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省市科技创新两阶段的效率水平并在此基础上采用面板随机Tobit模型分析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效率总体上有所提升,但各省市之间技术创新效率和经济产出效率存在地区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部低”的空间格局,区域间差异随时间演进逐渐减少。②政府支持、人力资本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正向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产业现代化程度对技术创新效率影响不显著,地区开放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现代化程度对经济产出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水平对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负面影响,对经济产出效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以2012-2016年深沪证券交易所上市的374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DEA模型从行业类型及产权性质两个视角对企业融资效率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通过Tobit模型实证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对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整体偏低,并且在不同维度间存在差异;企业融资效率与研发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企业融资效率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滞后性,滞后两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国外技术引进、国内技术购买和外商直接投资在提升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中的作用,并在统一框架下进一步探讨这三种技术转移方式与自主研发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外技术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自主研发显著促进了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国内技术购买对技术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购买都对自主研发产生了替代效应,但也可以通过技术溢出提高技术效率;外商直接投资和自主研发具有互补效应,对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技术效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但东部地区各省之间也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构建三阶段五系统的Network 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在测度研发效率并进行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分解基础上,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研发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并判断在各阶段是技术赶超还是技术创新支撑了国家的经济增长,从而有利于沿线各国找到提升研发效率与加快经济增长的途径。主要发现:(1) 从专利生产阶段到新产品生产阶段全要素研发效率指数明显提高。各国研发效率提升主要依靠的是技术效率水平的提高,而非技术进步;(2)研发资本投入均对研发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研发人员对研发效率表现为负向不显著的影响;(3)专利生产阶段的中间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新产品生产阶段的最终产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4)相比技术效率的提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技术效率中,纯技术效率的贡献更大。第二阶段,相比科技论文数,申请专利有效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第三阶段,相比工业增加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