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亮 《中国广播》2008,(7):56-58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直播《汶川紧急救援》从5月12日19:00起,开始24小时无间断直播,直击灾情,传递温暖,中国之声被灾区群众称为“生命的电波”。地震发生后,中央台军事记者王亮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他是第一个冒着生命危险随部队乘冲锋舟并徒步进入震中汶川映秀镇,并最早从现场发回报道的媒体记者。进入灾区工作以来,他几乎走遍了震中最危险的地段:  相似文献   

2.
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里氏7级地震后,浙江卫视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奔赴灾区一线,用最快的时间辟出专门时段直播。在抗震救灾最为紧要的4月20日、21日两天,共开出12档特别直播节目,总直播时长超过10小时,在除央视和四JIl卫视外的省级卫视中,直播节目的档数及总时长均位于前列。本文以浙江卫视在雅安地震发生最初两天内的直播节目为样本,探讨电视媒体在突发重大事件直播中,如何有效整合利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争抢新闻时效,丰富深化直播报道。  相似文献   

3.
汶川大地震中媒体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利 《青年记者》2008,(16):70-71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中国大地上,上演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在救援过程中,社会各界均为灾区伸出救援之手.媒体亦表现不俗,在地震发生后,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国际频道等快速开办大型直播节目,纸质媒体更是设立专版,大版面关注灾情.媒体的持续关注,动员了各种社会力量,促进了救灾工作的展开.大量记者涌向灾区,含着热泪发回报道,表现了不惧危险的职业素养,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但是,在持续关注灾区的海量报道中,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也有一些记者没有注意到在突发灾难报道中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电视直播报道中卫星采访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勇 《传媒》2010,(9):50-52
谈到电视现场直播,人们都会想起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四川卫视、东方卫视等媒体,迅即展开的大规模、长时间、全景式的直播报道,对地震信息的公开透明、对于稳定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亮 《军事记者》2008,(7):16-16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从5月12日19点起开始24小时无间断直播,直击灾情,传递温暖,被灾区群众称为“生命的电波”。地震发生后,我奉命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冒着生命危险随部队徒步进入震中汶川映秀镇,并最早从现场发回报道。进入灾区工作以来,我几乎走遍了震中最危险的地段:汶川、北川、青川、绵竹、什邡、彭州、安县、都江堰……  相似文献   

6.
重大突发事件直播:电视媒体的态度与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电视台对"5·12"汶川特大地震的直播报道是新闻媒体应对重大交发事件的典范,写下了中国电视新闻直播史上感天动地、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央电视台以一种我们从未经历过的快速及时、大信息量、大量现场、长时间的突时的电视直播报道,将汶川地震的情况迅速传遍国内及世界各地.这是一次媒体对重大灾难性突发事件的有效应对,不仅体现了电视媒体在灾难时刻与灾区人民携手并肩的态度.也展示出危机时刻不辱使命的媒体责任.  相似文献   

7.
当祖国遭受一场人间灾难时,四方媒体也纷纷出动.从四川卫视、央视到东方卫视、湖南卫视、重庆卫视等几乎所有内地电视台都进行了汶川大地震现场电视直播,当然,港澳台电视机构也不例外.其规模之大、节目策划之快、持续时间之长都是破天荒的,同时.汶川大地震直播也宣告了我国电视新闻直播报道策划新时代的到来.然而,在众多汶川大地震直播节目中,哪个电视台新闻报道策划得最为精良、社会传播效果最好、收视率最高呢?本文拟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策划的角度给它们一些品评和甄别,孰优孰劣,自见分晓.  相似文献   

8.
赵新利 《青年记者》2008,(11):70-71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在中国大地上,上演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在救援过程中,社会各界均为灾区伸出救援之手。媒体亦表现不俗,在地震发生后,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国际频道等快速开办大型直播节目,纸质媒体更是设立专版,大版面关注灾情。媒体的持续关注,动员了各种社会力量,促进了救灾工作的展开。大量记者涌向灾区,含着热泪发回报道,表现了不惧危险的职业素养,也体现了新闻报道的人文关怀。但是,在持续关注灾区的海量报道中,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也有一些记者没有注意到在突发灾难报道中媒体应有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两个小时左右,中央电视台就开始了直播报道,反应速度不可谓不快。在随后的时间里,央视直播的规模不断扩大,除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几个主要栏目外,新闻频道的主要专题节目,像《新闻会客厅》、《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全部停播,整个频道全天24小时对灾情进行直播。  相似文献   

10.
青山 《新闻导刊》2008,(3):22-24
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是新中国建国以来最严重、损失最大的灾难。汶川地震是天灾,也是大考,考验媒体在救灾报道中的作用;考验记者、主持人、把关人的基本素质。电视和网络媒体的24小时滚动直播,激发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信心和勇气,也将媒体的诸多不足暴露在观众和读者眼前。  相似文献   

11.
突发事件的大型新闻直播,从紧急启动到持续给力,不仅需要大批训练有素的新闻从业人员,更需要新闻报道应急机制、预案的保证,东方卫视从2003年华丽蜕变,历经10年的新闻磨练,从抗战胜利60年到青藏铁路通车;从汶川地震长达13天的直播,再到这次芦山地震1个小时之后紧急版面的推出,无一不彰显东方卫视的新闻立台理念.全天直播如何衔接,新闻制作团队如何协作,媒介融合下的电视新闻直播如何借力,这些在本次芦山地震特别报道中都有突出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澳门回归,举世瞩目。中央电视台对这一历史盛况作了48小时连续直播报道。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央电视台在举办直播报道上正不断地走向成熟。记者电视意识的高水平发挥在直播报道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次澳门回归直播报道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记者在直播报道现场的发挥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电视媒体来说,新闻直播中的记者连线报道是提高时效性和竞争力的有力武器,它可以使新闻事件的发生与记者的报道以及观众的收看三方同步,已经成为央视及各大卫视经常采用的报道方式。然而记者连线报道如果使用不当,也会造成一些意外的问题,甚至会影响到媒体声誉和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4.
向抢险救灾第一线的记者致敬!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32分钟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重大灾难的发生;52分钟后推出直播特别节目《关注汶川地震》;在温家宝总理乘坐的飞机降落成都10余分钟后,  相似文献   

15.
在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记者都有过泪如泉涌的经历。 央视“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直播节目中,观众已看到多个流泪的主播。就连外国记者,在四川地震灾区采访中也都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路透社记者马克说,虽然自己有过多次采访地震的经验.也曾报道过1999年的土耳其大地震,但这次还是被这惨痛的一幕幕深深触动了。  相似文献   

16.
所谓广播大型异地直播报道,一般是指由数名记者组成的新闻团队在电台所在地以外的地方发回在直播节目中直接播出的一系列报道,这种报道的地域跨度很大,时间也相对较长,内容要有一定分量,一般是围绕一条主线或者一个主题来展开的。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及较长的时间,运作成本较高,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举国同哀,紧急救援,世界聚焦:报道灾情,时不我待,引导舆论,义不容辞.作为国家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最快速度报道地震消息,以最快速度组建前方指挥部,以最快速度派记者赶赴重灾区.中国之声在地震发生当晚推出<汶川紧急救援>,24小时不问断直播;经济之声、音乐之声、都市之声、对台湾广播、对港澳广播、对少数民族广播、文艺之声和中国广播网,也动员所有资源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形成全方位、立体式格局,为党中央、国务院抗震救灾决策部署呜锣,为抢险救难连线,为受灾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18.
距汶川地震发生刚刚一年,各电视台纷纷围绕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策划节目,最值得期待的当属一周年直播特别节目,这不仅是直播常态化的进一步表现,也是国人关注汶川地震一周年后灾区人民重振信心恢复重建的必然。作为灾区重要的省级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卫视频道、新闻资讯频道也在5.12当天从7:00到19:00并机直播《坚强奋进走向未来》大型新闻节目,整档直播节目展现了汶川地震一周年来灾区的坚强奋进、自强不息,援建者与志愿者的友爱互助、大爱无疆等感人故事,以及灾后重建所呈现出的新家园、新面貌、新生活、新气象,  相似文献   

19.
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出镜报道具有及时迅速、现场感和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最大限度的拉近新闻事实与观众的距离。特别是那些优秀的出镜报道对于有效传递信息,突出和深化报道主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央视和四川电视台等多家电视媒体从抗灾一线发回的报道绝大部分都采用了记者现场出镜报道方式。他们引导着观众寻访灾区,看到了灾后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受众有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样的宣传效果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相似文献   

20.
陕西卫视的前身--陕西电视台诞生于1960年7月1日,而1997年3月18日卫星地球站的建成,是陕西卫视正式开播的标志.陕西卫视自开播以来,多次进行整改和改版,并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陕西卫视在全国各家卫视的排名中并不是靠前的,原因何在?怎样改变这种现状?陕西卫视今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在哪里?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