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道关怀摄影兴起于战争时期。却于战后大放异彩。作为摄影界主流,人道关怀摄影于其盛行之时兵分三路,各具风格。其最初,由爱国摄影家组成的“法国人道关怀摄影”,肩负稳定、重建祖国与传承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其后,以巴黎和纽约为基地,扩展到世界范围的“马格南摄影通讯社”,更为关注重大历史事件,“四海一家”的达观是其标志风格;1955年,  相似文献   

2.
《世界文化》2012,(6):F0004-F0004
布鲁斯·戴维森(BruceDaviclson),生干1933年5月,美国摄影家,以“个人纪实”的报道摄影见长。他干1958年凭借出色的摄影技术和独特的摄影思想正式加入马格南图片社,先后在纽约世界摄影中心、明尼阿波利斯沃尔克艺术博物馆、东京博物馆、法国巴黎、华盛顿施密森学院、法国阿尔勒阿图美术馆、纽约伯顿美术馆、东京帕克美术馆.纽约历史学会等博物馆和艺术场所举办影像展览。在他的摄影生涯中,除完成马格南图片社的拍摄任务外,他还自由寻找和探讨感兴趣的主题,成为美国下层社会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3.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4.
《世界文化》2012,(6):62
布鲁斯·戴维森(Bruce Davidson),生于1933年5月,美国摄影家,以"个人纪实"的报道摄影见长。他于1958年凭借出色的摄影技术和独特的摄影思想正式加入马格南图片社,先后在纽约世界摄影中心、明尼阿波利斯沃尔克艺术博物馆、东京博物馆、法国巴黎、华盛顿施密森学院、法国阿尔勒阿图美术馆、  相似文献   

5.
赤恩 《华夏文化》2000,(4):56-57
老子说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老子》2 5章 )庄子说 :“何谓道 ?有天道 ,有人道。无为而尊者 ,天道也 ;有为而累者 ,人道也。主者 ,天道也 ;臣者 ,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 ,相去远矣 ,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在对“道”的认识上 ,老、庄的区别点并不十分明显 ,即尊奉天道、贬黜人道 ,自人而天 ,由此可以得至美、游极乐 ,从而成为至人。当然老、庄在“道”的问题上也有某些区别 ,此处不赘。国内外许多学者都认为儒学是人学 ,关注宗法社会和人自身 ,尤其重视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道家注重人的命运 ,关注人类整体…  相似文献   

6.
彭林 《华夏文化》2012,(2):18-20
祭祀是人类早期近乎本能的文化行为,世界各民族历史上都出现过祭祀。中国古代的祭祀,及于天神、地祗、人鬼(此为《周礼·春官·大宗伯》之说)等三大类,自成体系,祭法多样,意蕴丰富,卓具特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祭祀文化地位之高,由此可见。  相似文献   

7.
老庄之道与孔孟之道既相抗衡又相通。一方面,二在本体论、伦理观、认识论、方法论上都存在根本分歧:老庄之道是天道、利己之道、出世之道、动之道、不可感知之道.孔孟之道是人道、利他之道、入世之道、不变之道、可感知之道;另一方面,二在政治观上又共同反对不“道”、“霸道”,主张“重民”、“王道”,在人生观上又共同追求超越自我,求得精神升华。  相似文献   

8.
曾有一个学中文的俄罗斯朋友对我说,中国人太喜欢“吃”了:商人谈判要在饭桌旁,朋友聚会要一起吃饭,就连恋人见面也免不了这道“重要程序”。吃饭,好像是中国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的确,大多数俄罗斯人很不习惯把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吃”上,他们经常简简单单地用面包、香肠和沙拉来打发一顿,节省很多时间。不过,正宗的俄式大餐同样有其精妙之处,让人过后难忘。氛围重于口味俄餐起源于法国。1717年,出访法国的彼得大帝初尝法国大菜,立刻钟情于这一美味。为了不出国门就能吃上地道的法国菜,他选一名法国厨师带回俄国。一时…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主办,市记协和上海市国际文化传播协会、杨浦区人民政府协办的“和平与发展——第4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于3月25日在上海揭晓。本届华赛倡导“最开阔的新闻视野,最敏锐的洞察目光,最高超的摄影技巧,最快速的客观反映,最强烈的视觉冲击”的新闻摄影理念和评判体系,30位中国摄影师与34位国外摄影师摄制的78幅(组)作品,分获8类16个奖项的金、银、铜、优秀奖及年度最佳照片奖。南非摄影师布伦特·斯特顿拍摄的“被猎杀的山地大猩猩”组照,不仅被评为自然及环保类组照金奖,还被评为华赛2007年度最佳照片。  相似文献   

10.
《中庸》是《四书》中的一种,其中关于诚信有精到的记述。可能是受到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子思———孟子的影响,《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大意是说:向“诚”学习,使“诚”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使“诚”得到实现,这就是人道。《中庸》中论“人道”,大体上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天按照规则运行,人应该按规矩办事,不能随心所欲;规矩既含有法规,也包含道德规范。第二,天道不息(自然界不断运行,四季交替),相应于此,人道应当自强不息。第三,人要讲诚信,不自欺,不欺人,自尊、自信、自爱。第四,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当然不包含…  相似文献   

11.
沃克·伊凡斯(Walker Evans,1903-1975),一位社会写实摄影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取材美国文明中最平凡无奇的对象与景象,以“去个人化的非主观”、“看不出拍摄者的拍摄”为风格,自成一家,不但颠覆了社会写实摄影,也拍出美国经济大萧条时代的代表影像。  相似文献   

12.
2013年盛夏时节,一个名为《面具·灵魂的艺术——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馆藏精品》的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隆重开幕。国博馆长吕章申、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谢金英、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副司长张建新,法国驻华大使白林、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长斯特凡·马丁、藏品部主任伊夫·勒福尔,  相似文献   

13.
纪实摄影除前文提到的普立兹新闻摄影奖、世界新闻摄影奖年度奖外,近30年来业界则以马格兰摄影通讯社作品为首,再包括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杰出纪实摄影家,如巴西的塞巴斯提欧·沙尔加多、前苏联的鲍里斯·米克哈罗夫、波多黎各的曼纽尔·利瓦伊拉·欧尔提兹、印度的拉古毕尔·席与非洲的马力克·西迪贝等。  相似文献   

14.
刘作忠 《寻根》2009,(3):58-64
世界各国皆有国花,且多选定本国独有或盛产之花:日本盛产樱花,以樱花为国花;自称为“太阳的子孙”的秘鲁,以遍布本国的太阳花(即向日葵)为国花;英国以本国花种最多的蔷薇为国花,以寓“和平与友爱”;法国以百合花(也称鸢尾花)为国花,以象征民族纯洁、庄严和光明磊落;“橄榄之邦”的希腊以橄榄为国花,象征和平和智慧;等等。  相似文献   

15.
恰值“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在京召开暨“法国文化年”即将在中国举办之际,法国文化与通讯部长阿亚贡率其由文化官员和文化艺术界著名人士等30多人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去年12月2日,该团一行在和平宾馆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记者获悉,法国文化代表团此行主要目的是加强法、中两国在文化领域内的合作及“法国文化年”的筹备工作。阿亚贡说,这次“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会议”的主题是文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文化多样性是许多国家优先考虑的政策,法国也不例外。他还透露,借“法国文化年”可让中国公众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它不是单一模式,不是一…  相似文献   

16.
2001年4月,时任副总理的李岚清访问法国,其间与法国外交部部长德里纳共同签署了中法互设文化中心和互办文化年的《会谈纪要》。迄今两年多来,由中法两国领导人共同商议和决定的“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的筹备运作始终紧锣密鼓。2003年10月6日在巴黎开幕的“中国文化年”,将众多中国人,法国人及热爱中国文化的各国观众的目光聚焦于法兰西。事实上,在这一全球聚焦的幕后,早就上演了一幕又一幕没有幕布的中法文化交流的大戏,小戏……。日前,本刊记者就“中法互办文化年”活动,采访了中法文化年混合委员会的中方总协调人,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主任吕军。  相似文献   

17.
郑永福 《寻根》2007,(3):46-52
“文化基因”与“大众佛教” 韩国有宗教信仰的人很多,据说其中信仰佛教者大约又居其半。信佛的人多,佛教寺院也就多。韩国有“三大名寺”(通度寺、海印寺、松广寺)一说,又有“四大名寺”(上述三寺加梵鱼寺)一说。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用语中对领导时尚的歌手、艺人或某领域具有影响的人,通常被冠以“教主”之称,意指此人不可动摇之地位;若提起日本“女摄影教主”,所有知情者的脑海都会闪过蜷川实花(Mika Ninagawa)的名字。  相似文献   

19.
刘雁 《世界文化》2006,(9):45-46
强调文化多元化,并以文化大国自居的法国,尽管文化发展生机蓬勃,还是不敢对文化认同的议题掉以轻心,因此,“名人年”的纪念活动才会年复一年的推动。为纪念现代绘画之父保罗·塞尚逝世一百周年,法国政府将今年定为“塞尚年”。“塞尚年”的目标是向塞尚致敬,让民众更理解塞尚的  相似文献   

20.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25章)。他主张从自然与人类社会相统一的角度去把握人类生活的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