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2011年对1 623个农民的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社会互动和信任对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民的普遍信任水平越高,其越愿意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而社会互动对农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此外,农民年龄越大,其购买意愿越低;家庭财富多的农民更愿意购买;农民心态越开放,越愿意购买;风险偏好的农民比风险厌恶的农民更愿意购买。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河北省25个县(市)173家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加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农民对养老保险水平的选择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河北省农村地区对社会养老保险需求强烈,农民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差异对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及实施影响显著,应该列入制度改革的考量范畴;农民养老观念已经开始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政府应充分考虑农民的不同心理需求与参与意愿,制定更为合理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邢台学院学报》2016,(2):29-32
自2009年"新农保"政策实施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否可以有效保障广大农村居民基本生活是政策施行的基本前提。从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缴费水平和基金管理水平三个层面分别进行阐述,研究发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较差,对改善农民生活并无明显作用。建议:应提高养老金替代率水平、提高最低缴费档次、以及提高基金统筹层次,以提高农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增进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公民参与作为社会民主的重要内容,在全国逐次推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之际,也是农村居民参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设的必经之路。文章从公民参与理论出发将农村居民及政府视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主体,探讨其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通过社会调查了解了农村居民接受社会养老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居民的参保意愿和对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探讨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应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主线) 社区养老保障(辅助) 家庭养老支持"的复合型模式转型,同时明确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主导地位,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6.
作为政府面向农村居民提供的一种基本公共产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稳健运行对于有效化解农村居民的疾病风险、破解“三农”问题与促进城乡均衡发展具有基础性的保障作用。本文基于CGSS2012的全国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政府信任、社会资本与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与医疗保险参保行为显著正相关,而对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与医疗保险参保行为之间的关系不显著。农村居民的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均与其医疗保险参保行为显著正相关,而社会信任程度与其医疗保险参保行为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基于本文的研究发现,进一步提升农村居民对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增强农村居民的参与网络和互惠规范,对于促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和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现阶段构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同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不现实的。应结合甘肃省的客观社会环境,根据农村居民的具体类别,针对失地农民、务工农民和普通农民构建多层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8.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村的养老保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但是,基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社会的实际,尤其是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与农村养老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日益凸显。本文通过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发展的演进,重点分析我国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在借鉴以往养老保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为农村养老保险保障体系的建立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社会互动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2010年对1 595个农民的调查数据,以实证检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行为的社会互动。通过社会互动因子分析发现,根据互动强度的不同,农民的社会互动可以分为村域互动和亲属互动两种类型。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互动通过村域互动增进了农民对新农保的了解,对农民参保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论述中,过多的是在关注养老保险制度本身,而对外部环境重视不够。舆论环境方面,政府和社会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重视程度不够,宣传力度不大;制度环境方面,缺乏配套的行政制度和法律法规,因而没有强有力的约束机制;经济环境方面,尽管国家和社会总体水平达到一定要求,但政府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经济发展地区差异和农民个体收入差异较大;文化环境方面,政府对农村地区文化教育投入太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加上传统文化影响,致使农民的养老观念比较滞后。这些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和制约着农村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相对较低,现阶段构建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同一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不现实的.本文结合甘肃省的客观社会环境,以永登县为例,根据农村居民的具体类别,探讨针对失地农民、务工农民和普通农民构建多层次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居民最大的后顾之忧,如不未雨绸缪,将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文明和社会稳定。因此,农村社会养老已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社会现实问题和事关全局、迫在眉睫的战略任务。所以要实现全面小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使农村居民平等地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中非农产业快速发展,各种传统养老保障功能弱化,为了保障农村居民年老后的基本生活,实现“老有所养”的社会建设目标,建立与现代农村经济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尤为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分析了现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社会资本理论尽管还不够成熟,但是它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视野,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国农村不仅缺乏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更重要的是缺乏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占有的社会资源水平低,农村缺乏现代社会信任,农村民间组织发育缓慢。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以培育组织型社会资本为突破口,通过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村信任、团结和规范意识,同时要消除城乡间的制度障碍,扩大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源。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问题及解决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筹资模式不适应农村情况的发展,难以吸引农民参加个人储蓄式的养老保险,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陷入停顿状态。文章在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筹资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筹资模式的新设想。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田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客现存在,由此形成了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相对于较为全面的城市养老保障体系而言,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目前多数农村人口仍然依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农村居民从正式制度中得到的养老保障待遇几乎没有,其主要根源在于:农村养老保险作为一种社会保险,政府并没有真正地参与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本文量点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政府缺位的现状,并探讨导致政府责任缺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前,同城市相比,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险仍是个薄弱环节。随着廊坊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关心,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势在必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扩大保障覆盖范围,创新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方式都将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最终实现城乡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社会微观视角来看,契约型的互动机制与中产阶级的形成是以最初信任机制发展逻辑为前提的,只有从不同传统社会的最初信任机制及其演变路径进行分析才能对各个国家的契约型互动和民主模式的发展有着更为深入的理解和阐释.传统社会的信任机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演变推动着社会结构分化和流动的走向,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制度化、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解决农村农民社会养老保险机制问题刻不容缓。传统的家庭保障已不可能承担起抵御农村老人全部生活风险的能力,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是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农村养老保障相互制保险公司较适合我国农村实际,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是保证农民老有所养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20.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过程中存在保障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组织管理机制不完善和增值渠道匮乏等问题,各级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快发展,开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思路、建立科学合理的筹资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机制,确保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承受能力;正确处理好相关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