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在原有的矩形梁纯弯曲实验中增加工字梁的纯弯曲实验,分别测量两种梁的应变值,并将实验测量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不仅验证了工字梁具有更优越的抗弯性能,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直梁弯曲是工程力学中杆件变形的形式之一,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着重要解决建立起直梁弯曲的概念、明确直梁弯曲的强度条件、掌握直梁强度的计算方法及提高直梁弯曲强度的方法等问题.本文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弯曲是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中的一种形式,粱的内力计算、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是弯曲内力的重点,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弯曲应力的难点。本文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实现了平面弯曲梁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提高了作图效率;动画演示纯弯曲梁的变形过程,并得出了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该方法直观、形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增强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直观形象教学,解决直梁弯曲教学中的三个问题:1.建立起直梁弯曲的概念;2.明确直梁弯曲的强度条件;3.掌握直梁强度的计算方法及提高直梁弯曲强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材料力学是研究杆件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受力和破坏的规律,为合理设计杆件提供有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理论和方法。材料力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杆件,在不同形式的外力作用下,杆件的基本变形有轴向拉伸(压缩)、扭转和弯曲三种形式。梁的弯曲变形是杆件基本变形的一种,其内容在材料力学中占很重要的位置。梁的弯曲变形包含三部分内容,即梁的内力、梁的应力和梁的变形。1梁的内力梁的内力为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表示内力分布规律的剪力图、弯矩图是作为梁强度、刚度计算的基础。因此,对梁的内力分析、建立内力方程。画内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弯曲应变能方法,分析了航空整体结构件变截面梁等效刚度计算过程。以等截面梁理论刚度计算结果为基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某民机复杂长梁结构件为例,利用弯曲应变能等效刚度模型,计算加工过程航空长梁件的弯曲等效刚度数值,分析了工件加工过程刚度演变规律,通过材料去除率与刚度下降率的对比,研究加强筋板对工件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出发,对<工程力学>教材中的"提高梁的强度与刚度的措施"内容的教学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实例讨论了逐段刚化法在计算梁的弯曲变形时的灵活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了帮助大家学好材料力学课程,我们将分上、下两篇文章进行辅导,上篇侧重于讨论杆件的变形,下篇着重于期末复习、考试,模拟试题解析。1 杆件的基本变形本课程讨论了三种基本变形:轴向拉伸与压缩,圆轴扭转,梁的弯曲—对称弯曲。研究变形的目的是要解决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问题。对静定杆件讲解的思路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一般是: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加固的层数、横向锚固方式以及加固梁的初始条件,对比CFRP和GFRP的加固效果,对B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开展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1层BFRP,2层BFRP能明显提高加固梁的强度和刚度;BFRP的加固效果介于CFRP和GFRP之间;混凝土的初始裂缝对BFRP加固效果影响很小.试验中加固梁的失效形式多为弯曲裂缝引起的界面剥离破坏.从提高加固梁的极限承载力来看,沿全梁粘贴U形箍的锚固方式不如端部锚固效率高.最后,将5个加固指导规程中给出的CFRP剥离应变计算公式推广到BFRP加固中,得到保守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1.
材料力学课程是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力学概念比较多,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有限单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以梁的弯曲内力和弯曲应力的教学为例,介绍有限单元法辅助教学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梁弯曲时的内力和应力,尤其对弯曲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基于平面假设,对纯弯曲条件下3层材料组成的层合梁的纯弯曲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应用电测技术对2组不同材料组成的层合梁分别进行了测试。通过对测试点应变的理论值和实际实验测试值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实验方法和理论解的正确性。对层合梁的实验测试和理论分析不仅适用于实际工程研究,同时也可作为材料力学中纯弯曲实验的扩展,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心轴和复合材料概念的认识,具有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梁的弹塑性平面弯曲分析包括了塑性力学解题的全部过程。本文以矩形截面简支梁受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作用发生平面弯曲为例,利用MATLAB强大的做图功能绘制出了梁的弹塑性区的分界线,直观地给出了梁的弹塑性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塑性力学的概念。对塑性力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梁的弹塑性平面弯曲分析包括了塑性力学解题的全部过程.本文以矩形截面简支梁受集中载荷和均布载荷作用发生平面弯曲为例,利用MATLAB强大的做图功能绘制出了梁的弹塑性区的分界线,直观地给出了梁的弹塑性变化的全过程,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塑性力学的概念.对塑性力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运用电测技术和有限元计算,完成了双金属层合梁的试件制备、弯曲正应力的测试和数值分析.测得的弯曲正应力值与有限元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层梁的纯弯曲实验中引入层合梁的弯曲正应力测试分析,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掌握了轴向拉仲(压缩)、圆轴扭转及梁的弯曲这三种基本变形的内力、应力、变形及强度和刚度计算后,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以这三种基本变形为基础的组合变形,而为解决组合变形时的强度问题,就必须先掌握应力状态理论和强度理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小应变适度挠度的非线性梁,采用变分法和小波有限元离散了其微分方程,推导了其对称和不对称刚度矩阵,结合复数步进法生成切线刚度矩阵,求解了梁中点的位移。结果表明:采用不对称刚度矩阵以及复数步进法生成切线刚度矩阵,与传统有限元对比,小波有限元迭代次数少,数值收敛快,而切线刚度矩阵的显式表达式并不能使迭代收敛。小波有限元数值结果精确可靠,且在两端可移铰接和两端简支边界条件下,其迭代收敛所花时间大幅减少。  相似文献   

18.
基于Euler梁变形理论,建立功能梯度材料细长梁静力弯曲的控制方程,假设功能梯度材料性质只沿梁厚度方向变化,且服从幂函数规律.通过理论分析和比较,寻找均匀梁和非均匀梁的控制方程的相似性,将功能梯度材料细长梁的弯曲求解转化为均匀梁的弯曲求解与相似转换系数的计算,从而为功能梯度Euler梁的弯曲分析提供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正>小学六年级第二单有研究"抵抗弯曲"的内容,由于多年的教学经验,感觉同学们对本节课的内容非常感兴趣,所以我用四节课的时间(两节理论课,主要解决理论问题和设计八步实验计划;两节实验课,专门做抗弯曲能力与纸梁的宽度、抗弯曲能力与厚度有关的实验)效果相当好。同学们通过认真、严密地实施两个对比实验,来验证了抗弯曲能力与纸梁的宽度与厚度有关的事实。既在纸梁的跨度与的厚度不变的情况下,纸梁越宽,抗弯曲能力越强;纸梁越窄,抗弯曲能力越弱。在纸梁的跨度与宽度不变的情况下,纸梁越厚,抗弯曲能力越强,纸梁越薄,抗弯曲能力越弱。  相似文献   

20.
对结构参数具有随机性的梁结构受到弯曲振动时的动力特性进行了分析讨论,提出了研究梁弯曲时其结构参数的随机性对其动力特性的影响的一种新方法,从概率分析的观点出发推导出了随机参数梁弯曲振动时的动力特性数字特征的表达式,从而表明了随机参数梁结构在弯曲振动时动力特性随机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