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自律,相对于“他律”,属道德范畴。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问题。而自律,一般又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成立的报业荣誉法庭(有的国家叫报业评议会,有的国家叫新闻政策委员会,或新闻纪律委员会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报业荣誉法庭之类的组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和新闻自由度的逐渐放开,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不断加强,但是,随之而来的新闻职业道德滑坡现象也日趋严重,新闻侵权、媒体审判和新闻腐败等败坏新闻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不难发现,加强新闻道德自律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遵守除了依靠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自觉外,离不开法律和社会监督的“他律”大环境。  相似文献   

3.
杨元龙 《新闻窗》2007,(1):80-81
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提倡新闻自律,必定存在新闻主体的道德失范,西方新闻界的黄色新闻潮和我国目前形形色色的“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的屡禁不止,说明在保护新闻自由的同时,加强新闻自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实现新闻自律的途径及其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新闻自律是新闻道德实现的重要途径,因而新闻自律的实现与新闻道德的实现是统一的。如果传播者按照新闻道德规范自觉地约束、限制了自己的新闻活动行为,他或她就自律了,新闻道德的要求就实现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新闻传播者怎样才能做到自律,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即传播者是凭借什么进行自律的。只有找到实现自律的“工具”,我们才能不断砥砺它、塑造它,使新闻自律有所依托。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员职业道德自律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加强图书馆员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有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两种,他律是对道德主体的“外在约束”,而自律则是对道德主体的“内在约束”,本文认为图书馆员应实现由道德他律到自律的转换。文章围绕道德自律的贯彻实践,对道德自律的途径及自我评价进行了具体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的问题,也是“以德治业”的关键所在。自律一般又是通过建立一定的组织和制定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建立的报业荣誉法庭(有的国家叫报业评议会,有的国家叫新闻政策委员会,或新闻纪律委员会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报业荣誉法庭之类的组织,其职能主要是对新闻工作者是否按新闻道德自津信条办事起监督作用,因此关键还在于新闻工作者要强化自身的道德意识,并认真执行已…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新闻道德的自律,包括新闻工作者的自我约束和社会道德对新闻工作者的制约。(一) 1990年江泽民、李瑞环同志在全国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1991年初我国发布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最近,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不但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也是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律,是新闻工作者及新闻媒介机构对所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时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自我限制或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它与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密切相关。新闻自律是新闻道德实现的重要途径,因而新闻自律的实现与新闻道德的实现是统一的。如果传播者按照新闻道德规范自觉地约束、限制了自己的新闻活动行为,他或她就自律了,  相似文献   

9.
“窃听门”事件引发人们对新闻道德问题进行深刻反思.由于诸多因素的诱发,使得媒体新闻道德失范事件频发.新闻道德对媒体公信力意义重大,要维护媒体公信力,需采取强化新闻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加强新闻机构的道德建设与强调新闻从业者的道德自律等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0.
越过迷误:追寻新闻自律的价值意义──兼论美国新闻自律领域王怡红我们在探讨新闻自律时,自律的价值常常被转换成一个简单的问题,即新闻自律有什么用?对于这个问题,人们似乎能立即找到一个明确的答案。因为,“自律”这个词本身充满了道德价值的永恒与完美,因此不必...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一种批判性极强的文体,当它与政治和利益联姻之时,批判便有可能转为“批评”与“打击”,结果会导致“克制“尽失,“行为暴力”演变为“语言暴力”. 新闻评论语言与语言暴力 新闻评论中的语言暴力,是指不以逻辑推理为手段,直接以“攻击性,辱骂性、贬斥性、威胁性”①或权威性语言表达主体自身诉求,其意在建立主体的道德优势与社会权威.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新闻伦理学,为什么要研究新闻伦理学,社会主义新闻道德有那些规范?本文作一些初步的探索。(一)新闻伦理学是研究新闻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的学科,它包括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如:采访对象、人、读者、通信员以及消息来源的新闻道德)两大部分。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是调整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或准  相似文献   

13.
新闻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们,在长期的职业实践中形成的调整和处理新闻机构内外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或道德准则。它是在近代新闻传播活动正式诞生之后,新闻传播活动走向专业化的结果。新闻职业道德主要包括新闻工作的自律和他律。时至今日,我国新闻职业道德缺失现象时有发生,最近的封口费事件让不少新闻界有识之士再次聚焦到了目前从业者普遍关注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生活要有序发展,既要有“自律”,也要有“他律”;既离不开自我约束,也离不开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一门科学,蕴含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内容,而舆论监督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舆论监督具有新闻的公开性、传播的快速性、影响的广泛性、揭露的深刻性、导向的明显性、处置的及时性等特点和优势,使得它虽然没有强制力,却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极具威慑力。纵观我党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经典著作和革命实践,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自古以来就注重道德的修养。道德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人与人关系的准则。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意思是说道德是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来维持和发扬的。现在有人把道德通俗地解释为“人们内心的法律”,是非常恰当的。新闻道德是泛指新闻界共同遵守的道德行为。严格说来,它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又有所不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是指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活动的全过程中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它不是  相似文献   

16.
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新闻媒介要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舆论监督的同时,“完善新闻媒体的自律机制”。朱总理提出“新闻自律”,对新闻工作来说,意义非常重大。朱总理对新闻工作讲的“舆论导向,舆论监督,新闻自律”,这三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新闻自律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搞好舆论监督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新闻自律就很难做到坚持正确导向.也很难承担舆论监督这项艰巨任务。近些年来,中央非常强调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江总书记在1996年9月26日视察人民日报时要求新闻工…  相似文献   

17.
职业新闻人的新闻美德,是新闻道德规范实现的主体保证,也是新闻媒体作为道德实体能够优良化的主体条件.因此,职业新闻人拥有足够的新闻道德品质或美德,乃是实现道德性新闻活动的主体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新闻道德评价标准,作为衡量评判新闻行为道德性、评价新闻主体、新闻道德品性的尺度,是新闻道德研究的标尺和准绳。新闻道德体系的价值追求或道德理想,最终总是凝结在道德标准之中的。  相似文献   

19.
各国新闻评议会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会是新闻业的一种自律机构,目前在世界上为数不多,大约只有二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这样的机构。但它对新闻业起的作用十分重要。一、新闻评议会的起因新闻评议会的产生是各国实行新闻自律的结果。新闻自律是指新闻界对其自身所实行的道德约束。新闻自律首先起源于西方。当资产阶级的新闻业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转入商业化阶段后,西方新闻自由权遭到滥用的情况日趋严重。黄色新闻的泛滥损害了社会公德和治安;广告商对新闻业的控制使一些新闻报道失去了客观、公正的立场;后来,报业垄断又使思想与意见的交换市场进一步缩小。新闻界的这种情况不仅引起了广大公众的不满和指责,也促使新闻界进行道德反省。因此,本世纪四十年代,西方出现了“社会责任理论”。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新闻道德自律信条建立的情况 ,已有一些文章作了介绍 ,但多限于某一个国家。本文的新意在于作了一次世界性扫描 ,从西方新闻界到中国新闻界 ,再到区域性国际性的新闻组织。并指出制定道德信条是新闻自律的一项基本建设 ,是刚刚过去的 2 0世纪深具道德意义的一件事情。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对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特征、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石和功能作了分析 ,以期更好地从本质上认识和把握它 ,这又是本文的第二个新意。文章结尾对新世纪新闻道德自律信条的发展趋势 ,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