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吴承恩并非<西游记>作者.宋元两代关于全真教领袖丘处机(长春)撰成<西游记>的三种记载,包括新发现的宋末碑文,是丘麾下陕西全真教道士创作<西游记(平话)>并托名丘撰的确证.  相似文献   

2.
"初读"不知其味 师:今天我们来阅读一部80多万字的作品里的500字的小片段,它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 生:<西游记>!<西游记>里的片段! 师:看业,大家对<西游记>这部作品已经很熟悉了,我们即将阅读的这个片段,你们一定更熟悉--<偷吃人参果>.  相似文献   

3.
于漪课堂 <变色龙>教学片段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0课<变色龙>,作者是契诃夫,俄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从20岁开始就进行创作,为什么称他是短篇小说大师呢?我请大家看两本书,(出示书)这是<契诃夫小说>,都是短篇的,上册和下册.这两册书选了37篇短篇小说,他一辈子创作了多少小说呢?700多篇,像这样的书20本以上.其中有许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比如今天我们学的<变色龙>,将来我们要学的<套中人>.  相似文献   

4.
关于孙悟空的形象问题,学术界已有众多的观点,但很少有对其象外之意作进一步探讨的.打破惯常思维而通读<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吴承恩所塑造的孙悟空这一形象是一个高度异化的悲剧形象.从异化悲剧的产生经历异化悲剧的过程,最终达到诛心的悲剧结果,整部<西游记>可看作是孙悟空性格异化的悲剧史.  相似文献   

5.
央视<百家讲坛>推出的诸多节目中,钱文忠先生的节目我看得最多.看他讲<玄奘西游记>是因为自己赶巧读过<大唐西域记>,对玄奘和佛教都还有点兴趣,看他讲<三字经>是因为那阵子正在陪孩子背<三字经>.他本是研究古代文化的,对我辈这些"传统文化盲"来说,看看还是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6.
德彪西是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和声、旋律、织体、调性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同时注入了自己的创新特色,德彪西及他的作品在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焰火>就是他创新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从创作特点、演奏技法两大方面分析德彪西前奏曲<焰火>,旨在使演奏者能够尽量接近作者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7.
戴不凡等前辈学者曾指出<红楼梦>中不少的疏漏之处,这是事实.但是他们提出的"<红楼梦>另有作者(石兄),曹雪芹只是妙手剪裁加以改动"的论点是站不住脚的.笔者认为,书中存在的疏露和突兀之处,的确是作者剪裁后,在章节回目、人物关系调整,人物性格塑造过程中遗留的痕迹.不过不是作者"剪裁"他人的作品,而是作者自己创作构思不断丰富变化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曹雪芹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主题不断升华的过程,其创作思想也随着创作的进程不断升华.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中写了将近二十个笑话,不但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使小说雅俗共赏.在小说中,穿插诗词歌赋是中国小说的传统模式,但是穿插笑话(有时是小故事),并不多见,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等小说中,几乎没有,但在<金瓶梅>中却大量出现,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作者自称兰陵笑笑生,他的名字与笑话应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语文学习>2008年第3期刊发了张斗和先生的<〈三峡〉五题>,就<三峡>这一散文名篇的理解提出了不少新见.不过,关于这一名篇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它的作者到底是谁.因为它选自南北朝时北朝北魏郦道元(466或472-527)的<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二>,课本一直将本文的作者署为"郦道元".然而,不少专家、学者经过考证,确证<三峡>的作者并不是郦道元,而是早于他几十年的南朝刘宋时期的盛弘之,出自他的地理著作<荆州记>.现综合所见的一些文章,结合自己的体会,兹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尘衣 《初中生》2006,(19):4-8
印象 "你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吗?""你知道孙悟空吗?"如果问100个人这样两个问题,从大人到小孩,可能会有98人回答"看过""知道"."那么,你知道孙悟空的扮演者是谁吗?他的本名叫什么?"相信大家同样会脱口而出:"六小龄童!"是的,从上世纪80年代直到现在,每年的暑假黄金档,打开电视,至少会有一个电视台在播放那部经典电视剧<西游记>.  相似文献   

11.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城市底层社会劳动者的形象,在他的不幸遭遇中,作者突出了对他性格的刻画,体现了强有力的悲剧意味,对这一悲剧充满激情的叙说,透出的是老舍温厚的人道情怀,此中,他展现了自己的拳拳爱心,也表现出理性批判力量对慈爱之心的退却,以及退却之后不甘愿的曲折宣泄。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其人其文,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都是一个"异秉".第一是他生世、性格的"异秉",和"水"的关系密切;第二是他小说观念的"异秉","小说是回忆";第三是他把语言推到极致,"写小说就是写语言".他的"高邮故事"集中体现了他小说的"异秉",寄托其"与众不同"的美学情感和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3.
海明威在小说中阐述了他对战争的观点。他认为战争一无是处,再没有比战争更糟糕的事了。它不仅伤害人的身体,还会伤害人的精神。人在战争中还会失去爱情。总之进行战争是一件愚蠢的事。同时他还谴责了战争的发动者,正是在他们的鼓动下,怀有爱国之心的青年士兵们从希望一步步走向幻灭。  相似文献   

14.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写的是一个第三次被学校开除的少年霍尔顿,因不敢贸然回家,而在纽约城游荡的一天两夜。他的这一次不愉快的旅行,实际上是一次拒绝现代社会的堕落、虚伪和冷酷,寻求精神家园的“精神之旅”。不同于古希腊尤利西斯的在漂泊中寻求回归家园之路,霍尔顿这个现代尤利西斯,因为与这个世界的格格不入而无处可归。他无法守望自己的理想,也无处可以逃避现实,只能放弃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回归世俗生活。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都市环境中,戴望舒却与这一环境有着某种龃龉,他以对田园的企慕,来逃避都市对人生的侵扰,坚守精神家园,但他也在以自己的方式传达着都市体验。其诗歌所构筑的自我形象和虚构世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他的都市境遇和与都市的矛盾。作为游子,他在都市里找不到归宿,在田园中也丧失了乡愁,只能在怀旧中追寻失落的天国。但都市生活也为戴望舒诗艺带来了现代因素。他的许多诗歌都运用了现代观物方式和日常生活意象去表现在都市中的复杂感受,从而突破了传统的“静观”和“典雅”的格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前后,王蒙小说的叙述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此之前他采用的是传统式视角,此后,虽然仍然使用第三人称,但已不再是传统的全知全能的视角,而是以主人公为视角的有限视角叙述。而王蒙小说这种叙述方式的转变正是现实世界的复杂性以及历史文化的变迁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同时这种转变也使我们看到了作家读者意识的增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品质,蕴含着儒道文化的精华。王旭烽在其小说《南方有嘉木》中塑造了一个时代"多余人"典型杭天醉形象,杭天醉身上既体现出中国文化的两面性,又具有深厚的历史感。  相似文献   

18.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对他在清平湾插队的一支怀想之歌 ,写于作者离开清平湾 1 0年之后 ,是作者于病榻之上凭记忆写下的一篇牧歌式的散文化小说。本文试图在理清现实中的清平湾与文本中呈现出的清平湾间的距离 ,从而阐明作者本身的创作意图和文本中的这种意图的实现度 ,去深掘作品的丰富性 ,去揭示作者写作技巧的高妙处 ,进而阐明这一作品对丰富知青作品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欧阳修中年自请来颍州为守后,便把颍州定为终老之地。离开颍州后,他写下了诸多思念颍州,表达归颍愿望的诗作。颍州的魅力是欧阳修思颍的显性层面。思颍实际上就是思隐。对故乡缺失的家园情感也移聚到对颍州的思念中,思颍又是思家。归隐情怀与家因情感最终共同融注到思颍之中。思颍是对宦海风波、现实无奈的远离,对宁静淡泊而又自由稳定的精神家园的寻找。激发欧阳修寻找精神家园的因素即他的人生悲情,其现实来源有三:健康状况的衰退、政治理想的失落以及亲人故交的零落。  相似文献   

20.
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中,集中体现了现代性的追求,同时,在文本背后也体现了郁达夫的传统文化情结.本文从现代性所表现出来的几个方面,如主体、颓废等,透视了传统文化对<沉沦>的艺术思想、写作构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