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静 《辅导员》2009,(10):7-7
如何让语文课兴味盎然,令学生听起来“有劲”,语文课欲“开”学生之“胃口”,一定要讲究它的“味”。到底怎样才算是上出了语文课的独特味道?笔者认为:返璞归真,简简单单地教,扎扎实实地学。语文课堂上,把课上真、上实、上美,必定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一堂“味道”纯正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2.
一、新教改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说传统的语文教学将完整的课文肢解了;有人说传统的语文课是教师填鸭式的“满堂灌”,或是问题满天飞的“满堂问”,或是放羊式的“满堂讨论”。不介绍背景,不分析内容,不传授基础知识,语文到底该教什么?讲不行,问不行,讨论不行,语文到底该怎么教?很多语文教师很茫然,不知所从。很多语文教育专家、教师都提出过自己对语文课的看法,但时至今日也没有哪一位教师推出一堂各方都认同的示范课。有人说语文课就是“导学课”,关键是把握好各种方式、方法的“度”。但这个“度”的标准是什么?应怎样把握?…  相似文献   

3.
怎样的语文课才算好课?我认为,有语文味道,能散发语文独有魅力的课就是好课。语文课的独特味道可以用三个字描述,就是"实""活""美"。一、好的语文课必须符合"实"的要求"实"是扎实、实在、平实。首先要明确教会学生什么,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其次,要弄懂语文学科所包含的内容。语文的"文"指字、词、句、篇。语文教学要夯实基础,对字、词、句、章,总结  相似文献   

4.
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是能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兴致盎然地主动积极地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能让课堂真正“活”起来才算是成功的语文课。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或是说怎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活的课堂呢?笔者认为,活的课堂关键在教师,且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5.
1一堂啼笑皆非的评比课 前不久,我市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者作为评委,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比赛中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再次促使笔者对新课程中二次函数位置安排的思考:二次函数到底安排在哪儿好?  相似文献   

6.
1.一堂啼笑皆非的评比课 前不久,我市举行“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笔者作为评委,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比赛中发生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再次促使了笔者对新课程中二次函数的安排的思考:二次函数到底安排在哪儿好?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一堂语文课往往会因精彩的生成而更加精彩。不久前,在高邮市举办的一次小学语文赛课活动中,有的参赛教师为促进生成而说出一些虚假的课堂语言,作为评委,笔者对此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8.
近日,灵丘县举办“说课、优质课”大赛。大赛采取“适度集中、分片教研、说讲一体、交流提高”的原则,按照集中说课,面向学生授课,评委与参赛教师共同研讨交流的方式进行。各学校遴选的90名教师参加了比赛。经评委评审,33人获说课奖,44人获优质课奖。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而课堂上教师授课和组织教学时的语言运用,是最能影响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的。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课堂语言运用有很大关系,可以说,教师  相似文献   

10.
不少实习生问 ,怎样才算是上好一堂语文课。当然一堂好的语文课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 ,而就其本质上 ,我认为 :一堂好的语文课 ,学生应该要有“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 ,简单地说是人的一种心理上的积极体验。一堂课如果有学生出现了“高峰体验” ,就是教学的成功 ;有很多学生甚至是全班学生都出现了“高峰体验” ,那是课堂教学的大成功。就是上好了一堂语文课。一、“高峰体验”的内涵和特征什么叫“高峰体验”呢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术语 ,指情感健康的人在生活、学习、劳动的过程中 ,精神心理上得到的一种惬意…  相似文献   

11.
吕叔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语文教师如果把语文教学仅局限于一本语文课本的话,那语文课永远难“活”起来。新课标提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课外阅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又推出必读篇目,就是希望语文课堂扩大一些、开放一些。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革新,给语文课予明确的导向,就是要大力推进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让语文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王崧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想调制一堂味道纯正、浓郁的语文课,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相似文献   

13.
不少实习生问,怎样才算是上好一堂语文课。当然一堂好的语文课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而就其本质上,我认为:一堂好的语文课,学生应该要有“高峰体验”。所谓“高峰体验”,简单地说是人的一种心理上的积极体验。一堂课如果有学生出现了“高峰体验”,就是教学的成功;有很多学生甚至是全班学生都出现了“高峰体验”,那是课堂教学的大成功。就是上好了一堂语文课。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已举办两届。首届大赛笔者有幸作为选手参赛并获得了一等奖,第二届大赛笔者作为评委参与了大赛初中地理组部分环节的评选。选手参赛情况是教师日常教学水平的反映。下面,笔者就比赛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侧重于片段教学环节),结合日常听课中了解到的情况,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些分析,希望能对一线初中地理教师改进日常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张晓菊 《山东教育》2001,(17):45-45
从某种角度说,一堂好的语文课就是一堂美育课,一位好的语文教师应当是一位文章鉴赏家。这是因为好的文章,特别是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既是艺术,就需要赏析,如同佳茗需要品味一样。那么,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应当品什么?又当如何品?品什么?在这里,重点谈三点。  相似文献   

16.
每堂语文课只有45分钟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要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得教文育人最佳效益,怎么办?笔者认为,必须着力念好“深”“实”“活”这部“三字经”。  相似文献   

17.
首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于1995年9月27~30日在太原举行。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的选手参加了比赛。作为评委,四天来,我们听了全国参赛课25节,还听了1节展示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26位中青年教师的课,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种群星灿烂的壮丽景象。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小将在挑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雏凤青于老凤声”。对此,我们这些在语文教育战线上工作了三十几年的老同志,无不感到无限的欣慰。 这次中青年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大赛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各省(市)中语会的高度重视。为了准备这次竞赛,不少地方进行了从区到市、再到省的层层选拔。这次参赛的教师都是各地中青年语文教师的优秀代表。其次,是这些参赛的中青年教师们的力争上游的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语文教学课堂形式多样,不禁让我们陷入这样的沉思:到底何为标准的语文课?什么是优秀的语文课?笔者试着"从工具性,坚守语文的底线;人文性,彰显文字的魅力;情感性,呼唤人性的价值"三个方面来界定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必定在“豪华落尽见真谆”的简约风格中体现沉甸甸的“实”。当然,这个实不是僵硬死板的,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真正使语文课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上,不可能有一堂语文课是完美无缺的,但在理论上,却有可能而且有必要阐明:一堂语文课上得怎样就是尽善尽美的。说有可能,特级教师们的丰富实践和成功经验,为我们研讨一堂标准的语文课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说有必要,这对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就是一个明确的教学追求。教学是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力就在“分寸”二字,所谓“增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