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关系上,有人认为,把各尽所能作为“按劳分配的前提的说法是错误的”。(于光远《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探索》(二)第33—34页)持类似这种看法的人还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联系在一起讲”,斯大林把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联系在一起,是他套用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结果,所以,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没有必然联系。”(陈昕《经济问题》1982年第8期)正因为人们对各尽所能持这种否定态度,所以,在一些书刊,如宋涛主编的《政治经济学》,只讲按劳分配,干脆不讲各尽所能。那么,斯大林的观点究竟对不对?究竟有没有理论依据?为此,本文先讨论各尽所能,然后再讨论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最近,我校政教系政治经济学教研组和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同志,响应华主席关于“大力开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创造性学术研究”的号召,本着“双百”方针的精神,就按劳分配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在讨论中,大家充分肯定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积极作用。一致认为,为按劳分配原则及其分配形式恢复名誉是理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3.
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一个重大弊端,在于收入分配关系日趋平均主义化。《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打破了那种认为社会主义就是平均主义、就是吃大锅饭的传统观念,为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指明了方向。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落实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以工资为按劳分配的基本形式的同时,出现了按产分配、按“资”分配等具有按劳分配因素的多种分配形式。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来,许多报刊上发表了一些以象征派艺术方法写的新诗。有的较好理解,有的使人读不懂,社会上议论纷纷。去年四月,在广西召开了全国当代诗歌讨论会,会上对“朦胧诗”展开了讨论。九月,《诗刊》编辑部在北京召开了诗歌理论讨论会,讨论了新诗应遵循什么道路发展、诗歌现代化、向外国学习和诗中表现自我等问题.两种意见颇为对立。十一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在广西召开,讨论了“朦胧诗”的问题,丁力与谢冕各代表一方,争论十分激烈。他们的发言都写成了文章,在八○年第十二期《诗刊》发表。这一期特地开辟了“问题讨论”专栏,发  相似文献   

5.
笔者曾撰写《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点重新认识按劳分配》(载本刊93年第一期,以下简称“重认”),提出商榷意见,并说,正可借此机会把讨论引向深入.引起热心读者的关注,并以《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一文.(载本刊93年第3—4期,以下简称“彭文”).这是互相切磋,共同提高的好机会.但除对彭文的勇气感到钦佩以外,对内容颇感失望.因为彭文确实没有提出任何值得注意的新观点和论据,而且迴避回答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 翻开有关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文章、著作,人们几乎千篇一律把按劳分配当作马克思的思想。在我国和苏联把按劳分配作为经济规律来阐述。马克思没有按劳分配这个提法。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阐述的是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原则,即等量劳动交换原则。能否把等量劳动交换原则与按劳分配等同?本文将对此做一些探讨,不对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按劳分配”这个说法是谁第一次提出来的?有的同志说,“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圣西门主义者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就提出来了。”可是我们没有看到具体的根据。就我所读过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来看,“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来的,“按劳分配”一语最早见于斯大林的著作。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中,只具有某些关于“按劳分配”的思想因素,他们并没有明确地提出过“按劳分配”的说法。在社会主义史上,不少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都曾猜想过未来社会的经济制度,其中包括分配制度。从莫尔写《乌托邦》的时候起,在将近三个世纪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7年的政治学科高考考点,我们在复习《经济常识》我国的分配制度时.在书本观点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内容。把原来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增加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增加了“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内容。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完整全面地把握这一考点.从而提高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呢?  相似文献   

9.
陶茂乾 《课外阅读》2011,(3):247-247
按劳分配原则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首先提出的,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进一步加以阐发,在我国提卅并贯彻按劳分配原则是邓小平。  相似文献   

10.
简讯     
中文系举行句法分析讨论会前不久,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举行句法分析学术讨论会。会上就伶军同志提出的《两种析句方法的交叉与结合》的论文展开热烈讨论。分别就“两分法”和“多分法”的优劣异同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组织编著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修订)》即将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书中有一理论性的注释条目:“资产阶级权利”.文中指出毛泽东对“资产阶级权利”有三点误解:(一)把按劳分配中等量劳动相交换原则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误解为似乎按劳分配本身就是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权利,从而模糊了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同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本质区别.(二)把消费资料分配中存在的  相似文献   

12.
华主席在五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必须坚持不劳动者不得食,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在农村,现阶段“所有社队都必须认真执行定额管理,评工记分制度,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华主席的这一重要指示,是完全符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的。多年来,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特别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遭到林彪、“四人帮”的严重破坏,对于农村贯彻按劳分配的合理制度——定额记分制度,被诬蔑为修正主义的“物质刺激”、“工分挂帅”而加以否定。现在我们要彻底肃清林彪、“四人帮”的流毒,拨乱反正,使全国农村人民公社迅速地、普遍地恢复和坚决执行定额记分制度,从而有效地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对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加速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十二月上旬,山西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举行了《老二黑离婚》讨论会。有中文系和物理系的部分师生参加。有些没有参加讨论会的师生,还写了书面发言。与会同志遵照“双百”方针精神,各抒己见,热烈争鸣,讨论气氛十分活跃,对大家启发很大。(按:《老二黑离婚》,《汾水》一九七九年十月发表,作者潘保安)  相似文献   

14.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等八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的一百四十余名专家、学者、中青年思想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继八三年成都《山海经》讨论会,八四年武汉《易经》讨论会之后又一次讨论“三经”的盛会。会议重点讨论了老子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等价交换原则日益为人们所熟悉和接受。有人据此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为人民币服务”,把“按劳分配”变成“按酬付劳”,把市场交换原则引入人生价值领域,导致人生价值商品化、利己化、功利化。为此,石首市实验小学把抓新时期师德工作的重点放在价值导向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领导的脚印就是路标。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和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针对当今党风、民风出现一些不健康因素,学校领导班子学习了《邓小平文选》,特别是关于人生价值问题,进行了专题学习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如果把市场交换原则移植到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政治系等八个单位共同发起的全国老子学术思想讨论会,于十一月十日至十五日在湖南省湘潭市召开,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的一百四十余名专家、学者、中青年思想史研究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这是继八三年成都《山海经》讨论会、八四年武汉《易经》讨论会之后又一次讨论“三经”的盛会.会议重点讨论了老子学术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及其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99年9月21日,西南财经大学召开“转变教育观念,深化‘两课’改革”讨论会。政治系和德育教研室的全体教师以及相关行政部门和院系领导参加了会议。讨论会就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展开了热烈讨论。与会者一致认为,要结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在理论上一直认为,劳动力商品和劳动力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特有范畴,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独有范畴,按劳动力价值分配和按劳分配是社会性质截然不同的两码事。如果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就会得出社会主义工资也是劳动力价值的结论,“就会否定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我认为,社会主义劳动力是商品,社会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货币表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不是等量劳动相交换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论述按劳分配时指出,每一个生产者,“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正> 由省文联理论研究室、《清明》编辑部、安庆地区文联主办的“熊尚志中篇小说讨论会”于3月27日至4月1日在太湖县召开。近年来,熊尚志以太湖山区的人民生活为题材,创作了《斑竹园》《孝竹女》《雾霭里的明珠》《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等九个中篇。这次讨论会就熊尚志小说的创作特色和不足之处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出席这次讨论会的有省内评论工作者、专业和业余作家、文学编辑等,共30余人。  相似文献   

20.
“四人帮”歪曲“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是从否认它的社会主义性质开始的。他们否认按劳分配的科学含义,把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夸大为整个社会主义的分配,诬蔑按劳分配在“资本主义也存在”,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大篡改,大背叛。 (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是按照“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进行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有它的确切的科学含义,它要求每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