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导入方式,就是教师上课前经过精心构思而采取的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新课学习的手段,是教师直面学生讲授新课的预设过渡环节.精彩的导入能像磁铁般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消除上节课的延续思维,为新课的展开营造适宜的课堂气氛,让学生顺利进入新课学习中.一堂优质的地理课固然由很多因素生成,但良好导入的"造势""铺垫"作用绝对功不可没.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地理课堂教学导入方式的设计,提高地理课题堂教学效率.常见的导入方式有下面几种.  相似文献   

2.
微课教学具有短、小、精等特点,但由于信息量太大、拍摄编辑水平不高、交互性较差,适合于教师的课例观摩和教学反思而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些问题值得思考。问题一微课在教学中有何应用?可以从六方面看:1.课前复习,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新知识所需的衔接知识点设计制作好微课,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先看此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2.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3.新课导入,教师根据新课知识点设计新颖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制作此微课。在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看此视频。4.知识理解,教师对本节重难点做点拨,典型例题引导学生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远程研修专题二是通过刘万元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全面地呈现了姚校长团队的磨课过程,老师们从中获取的经验是丰富的。特别是针对"算理与算法的结合"的研讨,老师们研修踊跃,积极思考和交流,让老师们对算理和算法的认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于纠正"过于重算法轻算理"的教学现象有积极地促进作用。在此,我也谈几点自己的感想和思考。一、课例片段上课伊始,老师创设了"计算一共有多少盏灯"的情景导入新课学习,让  相似文献   

4.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尤其如此,在新课教学时,教师通过设计精彩的新课导入,让学生在上课伊始,就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从而开启学生的积极思维.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几种导入方法,与同行们共商.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教师上课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需精心设计。一节课的优劣当然和课头、课中、课尾都有密切联系,忽视任一部份都会影响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探引入新课的规律,很注重导言的精构,也很重视课中的引导和启发,但常因“主体工程”完成,教学任务已落实或下课时间已到种种原因,忽视结尾。实际上,课堂结尾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好的结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遐想连篇。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课堂结尾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上课了,如何使学生迅速地把兴奋点由课间活动转移到课堂学习上来?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设计一个精彩的开课。常见的新课导入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开始,教师用简洁的语言直接揭示课题,把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把注意力集中到新知的探索上。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师首先说明今天将学习一个新知识——角(板书),  相似文献   

7.
王秀丽 《学子》2013,(3):39
一、讲课开始,要慢些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自己把课讲好,还要组织学生学好。上课伊始,教师不要急于讲课,应环顾全班,组织学生坐正,目光向老师和黑板聚集,做好听课准备。这一环节的"慢"是将孩子们正处于课间兴奋中的情绪进行冷却,使之更专心听课的过程,虽然慢了几秒钟才讲课,但营造了全班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们集中的注意与老师合拍的思维,其收益绝非抢先几秒钟讲课可得。相反,如果上课铃声刚停,老师就急忙讲新课,置学生的松散状况于不顾,教  相似文献   

8.
拖堂不可取     
教师上课拖堂问题时下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造成教师拖堂的原因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备课不充分,驾驭课堂能力差。按照教学规程,一节课40-45分钟应分为导入新课、讲授、总结和课堂练习等几个阶段,临近下课的时间应该是课堂练习时间,这个时段是可以控制的。  相似文献   

9.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她不会轻易去借班上课,因为上课要备学生。课堂教学是连续性的,借班上课的教师如果找不到一个很好的契合点,是很难进行后续性教学活动的。学生学习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学生已有的状态到学习月标之间的一个发展过程。学生自身的“数学现实”,任先前的学习活动与社会活动中已经掌握的一定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模式,都是教师把握教学起点的科学依据。让我们来点击几段特级教师的课前谈话,看看大师们是如何巧妙运用课前几分钟找到一个准确教学起始点?  相似文献   

10.
刘虹 《中学生物学》2012,28(9):61-62
近日,笔者上了几堂高中生物的"下水课",遵循"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这一新的理念。笔者积极准备,精心设计,努力改革"教"与"学"方式,边尝试(试讲)边改进,并顺利完成了"下水"任务。一些教学方式和课堂策略,"观课"教师们大加赞赏。教研员上课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笔者只想对教学实践作  相似文献   

11.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从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关系到一堂课的成败。 以下谈谈导入新课常用的几种方式。 提问: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小结后导入新课。提问有两类,  相似文献   

12.
一、复习总结提问导入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导入方法。总结归纳提问前一单元或前一课的内容、形式、作者、文章学习目的、课文要求等项,从而顺理成章地提出下一单元或下一课,即温故又知新。二、开门见山提出新课导入法上课伊始,教师就开门见山、开宗明义地提出今天所讲新课,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目的明确,教学重点突出。  相似文献   

13.
董发山 《湖北教育》2011,(10):42-42
以往上课之前,教师总是要求学生准备好上课所需的学习用具,做好课前预习等,老生常谈,效果甚微。自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以来,郧西县城关镇四堰坪小学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自主“预热”,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已成为导入新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至理名言更适合自制能力稍差的中学生。如果学生感觉数学课学习的都是枯燥的公式、定理,成堆的习题,那是不可能学好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要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培养和激发。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利用导课激发兴趣新课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开始上课就应该充满趣味,巧妙的导课可以创造一个欢快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进入学习状态。数学课的导入有铺入式、归纳式、  相似文献   

15.
导课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计划的设计过渡到课中心的教学过程,一堂课的开端质量如何将明显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一般来说每节课的前十分钟,学生都精神饱满,精力集中,如果这时教师能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地导入新课,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劲头十足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16.
郑序坚 《新课程研究》2007,(8):42-42,5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研活动的广泛开展,观摩课、研讨课、评优课等各种形式的公开课可谓屡见不鲜。上好一堂公开课确实不容易,教师们都有共同的体会,上课教师觉得"累",指导教师感到"烦",而听课教师(特别是农村中老年教师)往往是"看看感动,想想激动,回到现实却没有行动",有着"望尘莫及"之感。这些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有其深层次的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以便解决长期以来教师们感到困惑的,但是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教学导入新课十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每节课导入的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重要环节。在生物学教学中成功地导入新课,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心象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1温故知新导课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注意唤起学生有关的知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导入新课,这样一上课就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既促进了旧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温故知新导课法常以提问、小测验、学生板演等形式来进行。如在讲述“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相似文献   

18.
在课堂教学中,一个成功的导入往往能成就一节成功的课。教师采用悬念式导入方法,能够在上课伊始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悬念式导入新课是常见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一、生活类课文的导课贴近生活的课文最能吸引学生们的  相似文献   

19.
赵静 《辅导员》2014,(14):146-147
预习,就是课前的自学。这是孩子上课之前的独立的自学。是学习常见的环节之一。预习,应该是学生养成的必备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新课之前,做好了预习,上课就有了良好的心理、知识的双重准备,对新课有兴趣,课上就是积极主动地学习,有针对性的去听讲,对于课堂的重难点也很快就能掌握。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孩子培养终生的、可持续的学习打好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语言环境的缺失导致了小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困难重重,师生们陷入了"上课吃力,课后补习,越补越差"的怪圈。其实,教师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帮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笔者认为,在上课之前,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课时目标,自学新课内容,通过少而精的练习,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知识准备。过去,教师布置小学英语预习作业往往是"老三样":(1)听磁带读课文;(2)抄写单词;(3)翻译课文。这样的预习作业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