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韦恩·布斯的小说伦理学针对的是小说客观化的问题,试图解决的问题是评判文学作品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其研究方法不同于传统的道德批评。他提出了关于技巧和伦理的关系问题,在更具体的层面上结合了形式、伦理和美学等范畴的因素。作为一种修辞叙事伦理批评模式,由于“更注重研究文本自身形式与伦理意味的关联,比如叙事文本通过什么文本技巧,在特定的写作和阅读语境中强化或质疑特定道德价值和规范,以及文本如何在强化或质疑这些道德性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的伦理价值等,因此,该模式显得更为灵活,也更尊重叙事艺术本身”。  相似文献   

2.
《夹边沟记事》以其纪实性和非虚构性特征成功实现了对历史真实的逼近,在文学观、美学观、价值观、历史观上表现出异质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世纪中国小说叙事范式的转型。本论文以《夹边沟记事》为研究支点,以"非虚构"作为切入点,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非虚构"性特征,辨析其与"纪实"之间的异同。且从文学生产体系、知识生产机制观察新世纪小说叙事立场与文学旨归的位移;从文学/历史、文学性/历史性、虚构/真实的处理方式上,发现文学历史叙事的新理念、新方法;从宏大叙事向日常生活叙事的转型中,探索背后的小历史观之于文学认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文学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威廉·福克纳具有较为关键的地位和价值,他的作品也被奉为文学史上永恒的经典。从结构关系上分析,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是具有密切关系的两部分内容。其中,伦理叙事的侧重点在于小说的伦理主题。威廉·福克纳的小说体现在南方历史、家族、种族等主题的描写上。叙事伦理则侧重于小说描写中叙事技巧的运用、叙事过程的呈现以及叙事形式的开展,合理的运用叙事伦理能够更加充分地提升作品的表达效果,两者的紧密结合和关照是威廉·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典型特征。因此,在分析和体会小说精神及文化内涵方面,依托宏观上的这一思路,有利于更加全面深刻地分析、理解和体会威廉·福克纳小说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4.
与张爱玲的早期作品不同,《小团圆》在叙事上所表现出的“杂乱无章”、“结构松散”,其实是张爱玲有意识坚持的一种“反时间”、“反因果”和“反情节”的“反传统”叙事.从小说叙事的技术层面上看,《小团圆》出现了两个叙事者,体现了张爱玲“穿插藏闪”和“平淡而近自然”的晚期风格变化.  相似文献   

5.
因为时间的不可逆,任何事件的表现形式都是唯一的,因而传统的历史文本就被认为是这一唯一呈现形式的复制品,并对它产生了毫无戒心的心理依赖,也就是认为历史文本是已发生事件的镜像,是真实的。然而,新历史主义认为,事件是真实的,但经过叙事者"加工"后呈现的叙事文本却与文学文本一样是想象的产物。所以,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叙事者因为视角、立场等的约制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叙事在此表现出强大的张力。  相似文献   

6.
以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为观察和分析对象,以“诗性叙事”的理论概念,结合傈僳族民间口承文学文本中的韵文叙述、诗意表达、民族个性做具体的分析,旨在对傈僳族民间口头传统诗性叙事进行梳理,以具体的文本分析结合民族的叙事语境,探究傈僳族诗性叙事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梁鸿《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梁庄十年》构成“梁庄三部曲”。“梁庄三部曲”通过“在场”与“隐蔽”的多重叙述,致力对乡村现实生存图景的还原。“梁庄三部曲”重视民间话语,以作者自我言说与农民的多重口述实录形成复调叙述,实现从“我”到“我们”的集体叙事。作家以亲历体验和宏观的历史视野审视乡村发展进程及其困境,并对公共经验予以微观表达,具有灵活开放的跨界性叙事特征。梁鸿在反思“梁庄三部曲”的叙述局限中探索创新,其创作呈从“非虚构”到“虚构”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呼兰河传》呈现出独特的叙事样态,体现在叙事话语、文本结构、情感色彩等层面。萧红在时空关系处理上,让回溯叙事与叙事视角转换的功能在某种层面上表现出空间叙事的特性,反映出作者在缅怀家乡时所表达的复杂心绪。文章分析了萧红《呼兰河传》的叙事手法,探究其空间叙事在叙事话语、叙事结构及情感表达上所呈现出的独特特征,以此体悟萧红在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  相似文献   

9.
《枯河》是莫言早期创作的短篇小说之一,其以智性奇谲的隐喻书写,先锋新颖的叙事策略,对社会现实给予了深切、“隐在”的观照.站在福柯《疯狂史》的思想高地上俯瞰《枯河》,从其“沉默的考古学”中汲取养料,便于审视《枯河》中叙事的生成机制与隐在的“文本真实”,开掘文本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效益,以中外主流媒体体育报道为对象,运用文本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对中国体育伦理国际叙事存在问题与原因进行探析。结果发现,中国国际体育组织官员国际叙事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精英运动员缺少国际叙事素养培训、高校体育学者国际叙事缺少伦理取位、体育媒体国际叙事缺少充分的媒介协作;其原因在于各行业参与国际体育事务的主动性不强、中国体育叙事介质同化组合能力不足,给中国体育伦理国际有效叙事带来了挑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中国体育国际叙事应该团结多样性的叙事合作伙伴、进行体育叙事的跨业务单元协作和进行专业性伦理取位的叙事生产。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中国文学不仅在观念形态而且在文本形式上出现了很大变化,就小说而言,对叙事的自觉无疑是重要的方面.叙事者以病态的方式组织叙述是现代小说较常见的一种现象.本文对20世纪一些此类小说进行了比较阅读,抽取一些基本的范型,并尝试概括此类文本的写作特征、写作动机以及策略.  相似文献   

12.
苏童的小说《碧奴》以孟姜女哭长城的神话作为小说基本框架,利用两种不同的叙事层次将故事再造成具有现实意义的文本,创造了另一种讲述童话的可能。本文从叙事学中的虚构模式及叙事层次理论角度对其进行文本分析,展示这两方面的融合如何将简单的寻夫故事解构成为更富有深度的社会批判作品,从而分析小说的叙事手法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新闻媒体报道是大型体育赛事推广的重要途径,能影响公众对大型体育赛事的认知和态度。采用新闻叙事学理论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分析框架,通过文本挖掘与人工编码,以我国主流报纸近十多年的全运会新闻报道为例,探究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经研究发现,全运会新闻从关注赛事的竞技属性与社会效益向人才培养、群众体育等以人物为中心的主题转变,叙事模式从事件叙事、属性叙事向情感叙事转变,信息源与叙述方式日趋多样。全运会新闻叙事的历时性特征变化主要体现为:1)报道立场由结果导向转向过程导向;2)叙事内容由叙述赛事的外部性特征转向体验性特征;3)叙事模式从宣传模式转向人文关怀模式。这主要受我国生产力水平、体育文化软实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受众体育观念的影响,但是与我国主流报纸对国际体育赛事的新闻报道相比,全运会的新闻报道在叙事方式上仍有待进一步转变。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语境下体育新闻的可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可读性"在体育新闻评价中已经越来越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体育新闻的可读性首先要建立在文本的易读性基础上,通过主观性的叙事视角、戏剧化的叙事方式和感觉性的叙事语言等叙事策略增强新闻文本的可读性,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中国小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激烈的嬗变,促进了中国小说的现代化。“五四”著名女作家冰心打破传统小说的叙事格局,不是以情节为结构中心,而是以“人物心理”或“背景氛围”为结构中心,组成叙事文本的生命整体,使小说结构有着内蕴的能量或动力,具有很强的审美意义。同时也指出其矫枉过正之处。  相似文献   

16.
长征文学作为中国革命战争文学的重要构成,其记录的历史进程与精神财富对中国文学有着历久弥新的价值意义。作为“非虚构小说”,庞贝的《乌江引》具有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特征,其虚实相间的创作笔法成为长征题材的新文本。《乌江引》既是对非虚构文学创作的突破,也是长征文学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族群“历史”叙事有三种“结构”,即“范式化情节”、“文类”和“历史心性”。“文本”(text)产生于特定“情境”(context)之中,而“情境”也因此文本而强化;在类似情境下,“文本”常依循既定之叙事模式以产生类似“文本”;叙事符号虽循特定模式构成文本,但不同社会情境与个别作者的情感、意图,皆造成叙事符号及其组合差异,以此反映或造成社会变迁。与一般族群或民族历史一样,作为族群“历史”的“弟兄祖先故事”,其内部蕴含血源、空间与时间等叙事符号。  相似文献   

18.
李斯特不仅在交响诗中创造出“音乐文学化”的叙事模式,即借助戏剧、诗歌等文学题材来结构音乐,还借助绘画题材开辟出一条“音乐图像叙事”路径,其第十一首交响诗《匈奴之战》即为实践范例。从音乐叙事理论视角来看,作曲家在构建与绘画形象、色彩相一致的音乐主题动机基础上,具体通过主题变形、技法处理、结构布局、音色组合等技术形式,来营造绘画颜色与音色色彩之间的通感效果,从而达到音乐材料与标题文本的契合。  相似文献   

19.
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和庐隐的《父亲》在叙事内容上都蕴含着“父子冲突”的意旨。叙事方式上,《斯人独憔悴》侧重空间叙事,《父亲》偏于时间叙事和心理叙事。两位作家共同的年龄代际、时代背景和性别身份是两篇小说意蕴趋同的原因,个性心理、性格气质的不同又使两个文本的艺术呈现出现差异。对冰心、庐隐的重读在今天依然具有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新叙事理论文本批评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新叙事理论的方法论价值主要在于,搭建了一个形式分析和历史主义批评相互结合的基本平台。这一判断是来自于发现了新叙事理论强调叙事性文学作品的复杂性、建构性和不可规约性,强调叙事无所不在,具有理性思维的逻辑行程的一些特点等。这个基本平台解决了批评方法在文本内外的互相结合和转换的各种通道这一历史性的难题。新叙事理论对叙事性文本本体的发难引发了批评方法的创新,成为最具有方法论意义的革命。“后经典的方法”使得文本批评切入“点”增多,批评能力随之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