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业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敏  袁文才  王青峰 《文教资料》2011,(21):178-179
本文针对目前农业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制约农业高校重点实验室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明确实验室定位、凝练实验室研究方向、加快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等措施来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农业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加强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宇  朱伶俐 《文教资料》2009,(25):192-193
针对目前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在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的切身体会,提出了凝练实验室研究方向、加快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加大实验室开放共享力度等措施来加强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应用资源依赖理论,对依托高校的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运行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层次剖析。结合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实践,分析提出了重点实验室克服对依托高校的资源依赖、实现发展的可行方法和策略,对我国依托高校的重点实验室建设具有现实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实践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面临着诸多困难,在短期内建成特色鲜明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必须明确重点实验室建设思路、建设模式,建设方法扬长避短、独辟蹊径,创建适用于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综合能力量化评估及动态监控指标体系,探索校企互动式重点实验室建设模式,建立重点实验室科学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一些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地调研,概括了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3种不同管理模式的特点,并在学科建设、队伍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借鉴国外实验室的管理模式,提出了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的几点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建设重点实验室为重点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重点实验室也成为高校培养创新性人才和聚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7.
高校重点实验室绩效评价与政府资助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衡量高校重点实验室对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提出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在该评价体系中,从政府的角度,将高校重点实验室科研活动所取得的成绩与政府拨款数量进行比较,从而反映政府拨款的使用效率。结合目前政府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拨款政策和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际情况,并参考从政府角度对高校重点实验室的绩效评价,尝试构建了政府对高校重点实验室拨款的公式。  相似文献   

8.
从财经类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定位、实验室开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管理的角度来探讨如何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促进财经类高校科研体系的全面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差异 ,使人文社会科学 (简称文科 )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新族。本文在分析重点实验室与重点学科建设的关系及文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特点的基础上 ,探讨了出版传播重点建设实验室的功能定位 ,以期促进文科实验室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  相似文献   

10.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也是开展科学研究的主要基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安全管理涉及整个高校教学、科研及管理的方方面面.虽然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得到了高校的普遍重视,但是近年来频发的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却暴露出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诸多弊端.本文以内蒙古医科大学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为例,从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实验室安全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探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建设和安全管理应有的保障机制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绩效评估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估工作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起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的作用。对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评估规则和指标体系进行分析,结合参评实践,针对评估工作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展开讨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评估指标体系、优化评估程序、简化评估材料等改进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江苏省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省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实践,对创新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加强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提升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校重点实验室建设溢出效益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重点实验室建设是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创品牌、创优势、创特色的关键所在。南京医科大学重点实验室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溢出效益。该文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几个方面,分析总结了南京医科大学重点实验室建设所取得的溢出效益,同时,围绕重点实验室建设谈了一些管理体会。为管理部门及实验室自身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根据军队院校的特点,从管理保障、队伍建设、科研创新、学术交流、专家治室、文化建设等6个方面,对军队院校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建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重点学科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重点学科建设从国家层面向省级层面、校级层面延伸并日益制度化,重点学科建设本身演变成了我国大学学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作为我国大学内部制度的一部分,当前的重点学科建设明显具有政策性、层级性和封闭性等制度特征。  相似文献   

16.
重点综合性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其“和谐学院”的构建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处理和协调好学院发展与学校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师生角色、教学与科研、兄弟学院之间等各种关系,充分利用重点综合性大学的优势,凸显办学特色,谋求学院实现又好又快的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建设水平如何、管理水平如何,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办学实力。因此,在具体管理中,要从加快实验室建设步伐、提升实验室与设备管理水平、发挥大型仪器设备综合使用效益、加强队伍创新和科学合理使用实验室与设备建设经费等方面出发,控制好实验室与设备的建、管、用、人和财等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纵观新中国70余年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进,政府角色、资源配置方式、建设路径、制度运作模式等都发生了重大转变。制度自信日益凸显,但渐进式政策制定模式、政府主导的政策执行过程、效率优先的政策价值基础仍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总体特征。由此,在政策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关于“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参与者”、高等教育发展效率与公平以及制度运作的适度性等问题。未来,提高重点大学政策决策的民主与科学性,进一步明晰国家、地方政府和高校在重点大学建设中的权责,完善重点建设的制度体系与配套政策,处理好重点与特色的关系,平衡重点与非重点、公平与效率等关系问题将成为“双一流”建设推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抓住评估机遇推进专业实验室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抓住评估机遇出发,分析了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的薄弱环节,提出了编制高校教学实验室建设规划的要点和为保证建设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Through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school conditions of 71 key universities in the light of some measurable indicator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all these universities have positively adapted themselves to the massific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universities should be accelerated; (2) more focus should be put on human resources; (3) the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stgraduates should be further enhanced; (4) the work load of faculty members should be reassessed. Translated from Fudan Jiaoyu Luntan 复旦教育论坛 (Fudan Education Forum), 2006, 16(3): 53–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