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是党提出的重大命题,其生成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文化渊源、实践底蕴、现实根据。从个体层面来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内蕴筑牢个体理想信念根基,培育个体高尚道德品质,塑造个体正确“三观”的必然要求;就群体层面而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意味着日益满足人民精神需求,激扬人民精神动力,激发人民精神创造,实现人民精神世界质的飞跃和提升。新时代新征程,丰富人民精神世界能够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增添动能,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抗美援朝精神,在中国红色革命精神中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在这种精神的武装与指引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并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发挥了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作用。抗美援朝精神,是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种力量之源,是传承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精神家园的一种激励,是引领时代青年价值追求的一面旗帜。新时代要继续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和领导核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中,党领导人民共克时艰,形成了伟大抗疫精神。文章合为时而著,当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角解读伟大抗疫精神正当其时,是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现实需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取得抗击疫情彻底胜利的精神动力,伟大抗疫精神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精神财富,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重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是有着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我国古代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也深刻反映出中国人民对于梦想的执着和美好生活的向往。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只有经历苦难的民族,才对复兴有着深切的渴望。  相似文献   

5.
梁家河精神是新时代伟大民族精神的历史表征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内容,生成于青年习近平与梁家河人民在选择正确人生道路、构建幸福生活和坚守初心使命的追梦实践。梁家河精神内涵十分丰富,人民中心与不忘初心是筑梦的目标和内在动力,勇于担当与开拓创新是筑梦的态度和时代要求,善于学习与艰苦奋斗是筑梦的方法和实践本色,廉洁奉公与砥砺前行是筑梦的关键和根本保证。新时代新征程,学习和践行梁家河精神有助于坚定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保持党员干部实现中国梦的战斗品质、强化广大青年实现中国梦的责任担当、激发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6.
王家坝精神是蒙洼人民在抗洪斗争和牺牲奉献中凝聚的精神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新时代,蒙洼人民用壮举再次丰富了以忠诚担当、奉献牺牲、自强不息、众志成城、科学治理为主要意涵的新时代王家坝精神。践行王家坝精神对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助推皖北和阜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不仅推进了北大荒地区的现代化发展进程,而且孕育形成了北大荒精神,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北大荒精神代代相传,不断增添新的时代内涵,核心是更加注重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直面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凸显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等。正确认识北大荒精神对于扎根岗位建功立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以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弘扬北大荒精神,更应加大对北大荒地区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发挥新旧媒体相融合的宣传优势,积极构建北大荒精神的协同落实机制,确保将北大荒精神所蕴含的思想精华转化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事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8.
淮海战役发生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在党史、军史和现代战争史上占据重要位置,蕴育内涵丰富的淮海战役精神,即听党指挥,直面强敌谋主动的"决战决胜"精神;爱党爱国,奉献牺牲求解放的"小推车"精神;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夺胜利的"十人桥"精神.淮海战役精神是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人百年筚路蓝缕,铸就着属于中国人民的“光辉岁月”,产生了伟大建党精神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之源。对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形成、时代观照等问题进行解读,意在寻找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基因密码”,使我们党在砥砺前行中始终保持蓬勃朝气。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价值诉求的时代体现,体现了中华民族及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富裕的强烈期盼和共同追求。中国梦的时代内涵即强国梦、富民梦及和谐梦,三者之间具有密切的逻辑关联,强国梦、富民梦是实现其他梦的前提与基础,实现和谐梦是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的政治旨归。它增进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认知共识,凝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重申我们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强调要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始终高度重视提高劳动者素质,吹响了以劳动托起中国梦的时代号角。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  相似文献   

12.
长征所铸就的伟大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今天,弘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努力发掘它的时代价值,夯实我们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13.
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就是要继承和发扬无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形  相似文献   

14.
任何一个时代的精神,总是这一时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一般地表现在当时人们的政治行动当中,表现在人们的政治观点和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当中.五四时代的精神,就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它表现在当时千百万人民群众所进行的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当中,表现在作为这一革命斗争在观念形态上之反映的文化革新运动当中."五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是一个社会变动最剧烈的  相似文献   

15.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优秀的政治品格。党中央在西柏坡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承发扬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淬炼了敢于斗争的精神气质,锻造了不懈奋斗的政治品格。在新时代,西柏坡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启示着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要继续坚持艰苦奋斗思想指引,永葆艰苦奋斗的政党本色,践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蕴涵着能够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时代特点的价值取向;报告全面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世纪对法治的理解与追求,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图景、丰厚的理论资源与不竭的精神动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形势下最大多数人--人民群众获得更高层次全方位思想解放的武器,是中国人权得到全面实现可靠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7.
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及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双重使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由革命走向建设的伟大转变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两个务必"是其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与时俱进是其鲜明的理论品格,它不仅是新中国的立国之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性支撑.  相似文献   

18.
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用真理的力量引领时代新人坚守理想、以担当作为锤炼时代新人实践品格、用勇于奉献磨炼时代新人意志品质、以人民的立场锻造时代新人政治定力,是时代新人培育指路明灯。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时代新人培养,就要加强教育引导、组织社会大课堂、把握志愿服务契机、建设文化环境、讲好革命故事,增强多方协同作用,强化实践自觉;教育引导青年筑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价值理想和为人民幸福而永久奋斗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这里讲的“创业意识”,主要是指我国人民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励精图治、发奋图强、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状态。任何时代都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一经形成为普遍性的社会意识,深入人脑,积淀在人们的心理过程中,就会成为一种巨大的力量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今天,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为了加快生产  相似文献   

20.
大别山精神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鄂豫皖三省围绕大别山地区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坚守初心、勇担使命、紧跟党走、不胜不休”的精神。新时代,探讨“大别山精神”,应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即政治价值、人民价值和社会价值。通过对价值内涵的深入探讨,挖掘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材料,揭示出大别山精神新的时代价值,发挥其更大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