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今年春节前后中国部分省份遭遇50年来罕见的冰雪灾害,四川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的有效推进,四川本地媒体充分整合资源,为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提升了政府为民服务的“勤政”形象。下面就对四川报业在本次抗击冰雪灾害报道中呈现出的特点做一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2.
吴晓颖 《青年记者》2008,(12):75-76
今年春节前后中国部分省份遭遇50年来罕见的冰雪灾害,四川也是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为积极配合政府工作的有效推进,四川本地媒体充分整合资源,为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大的舆论支持,提升了政府为民服务的"勤政"形象.下面就对四川报业在本次抗击冰雪灾害报道中呈现出的特点做一解读分析.  相似文献   

3.
郭亮 《现代传播》2008,(2):97-99
2008年初的冰雪灾害,对广播是一次特殊机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异军突起,备受瞩目.节目收听率大幅攀升,短信数量是平日的十倍,同步刊发相关报道的中国广播网也空前成为各大网站转载的重要信息源.这其中,时政报道发挥了特殊作用.当我们率先播发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救灾工作、当我们反复播送温家宝总理透过广播向全国听众拜年、当我们同步报道中央领导赴灾区指挥抗灾救灾,广大群众深受鼓舞,倍感温暖.我们先于所有媒体首发的<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西河北电煤>、<温家宝总理再赴湖南指挥救灾,要求修路保电安民>等消息均被各网站争相转载,创下时政新闻网络转载率新高. 机遇从来青睐有准备的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锐意改革,为这次特别节目的异军突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时政记者多年的探索创新,注定了这组时政报道的厚积薄发.在这里,我仅从时政报道的角度出发,把我们多年探索思考的一些感受,结合这次冰雪灾害报道的实战运用,梳理提炼,归纳为速度、角度、温度、力度的"四度模式".  相似文献   

4.
1月下旬,在雨雪冰冻灾害来临之时,江西日报社委会及时作出部署,在全省新闻界率先吹响了到抗灾救灾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集结号,大批记者穿越冰雪、奔赴一线,将一个个感动的瞬间定格为永恒,既为全省万众一心抗灾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也用忠诚和责任诠释着新闻,永远在路上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军事记者》2008,(4):10-11
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军民团结奋战,与罕见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军队媒体在这场抗灾救灾报道中,也打了一场漂亮仗,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这里,我们选登部分军队媒体在此次抗灾救灾报道中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6.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来最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抗击冰雪灾害。国内媒体对铲冰除雪、电力抢修、春运交通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要搞好突发灾害事件报道.焦点集中在一个“责”与“度”的把握上。笔者以此次国内媒体抗击雪灾的成功报道为例,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1月中旬以来.我国南方遭遇了50年来最大范围的雨雪冰冻天气,各行各业纷纷行动起来抗击冰雪灾害。国内媒体对铲冰除雪、电力抢修、春运交通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要搞好突发灾害事件报道.焦点集中在一个“责”与“度”的把握上。笔者以此次国内媒体抗击雪灾的成功报道为例,探讨这一问题,以期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中旬到2月中旬,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受了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对于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灾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从1月21日起推出全天直播节目《爱心守望风雪同行》,累计播出23天,播发消息6000多条,成为灾区人民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有关部门指挥抗灾救灾的指挥平台,在传达党和政府的关怀、协助抗灾救灾、稳定受灾群众情绪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湖南遭受特大冰雪灾害,地处湘西山区的怀化市首当其冲。面对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怀化日报社迅速行动,组织摄影记者、通讯员率先出击,抓住重点,点面结合,拍摄了大量抗冰救灾的新闻图片。期间,编发抗冰救灾的新闻图片600多幅(组),以《天寒地冻,我们在奋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自然灾害报道,对报道要求高、受众关注度高、报道难度高。因突发性自然灾害对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影响的广度、深度之强烈,党报在新闻报道中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重大;因灾害的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主流媒体提供的舆论支持牵动抗灾救灾全局。因此,地方党报必须肩负起社会责任,确保报道的及时性、准确性,进行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1.
1月26日至2月6日,正是春运关键时刻,一场持久的、50年一遇的风雪不期而至,考验我省春运。我省上下迅速行动,投入到抗击雨雪冰冻的斗争中。今日早报以"风雪春运"与"抗灾救灾"为两大报道阶段,不仅客观冷静地、大规模地记录灾害,记录风雪中人性的闪光点、不屈的斗志和顽强的精神,同时突出服务大众的宗旨,始终把服务功能放在重要位置。各路记者顶风冒雪,满腔热情地为受灾群众做好服务性报道,为安抚受灾群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各地突发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何减少灾害发生,降低损失,迅速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成了各地抗灾救灾的首要任务,也对县市报如何发挥区域主流媒体的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温岭日报在这方面做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3.
在2008年初的这场严峻冰雪考验面前,《九江日报》反应迅速,精心策划,深入采访,及时推出了有自身特色的大规模、全方位、多角度反映各行各业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全力抗灾救灾的特别报道,将典型事例、典型人物、最新动态见诸报端。热情讴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积极抗灾救灾的奉献精神,充分展示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暖暖真情。  相似文献   

14.
在重大新闻报道中,往往能够锻炼采编队伍。2009年冬,阿勒泰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严寒暴雪灾害,地区6县一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融雪型洪水灾害。为贯彻落实阿勒泰地委关于抗灾救灾宣传报道会议精神,阿勒泰日报社党委紧紧围绕地委中心工作认真策划,合理调配采编人员,报道成效显著,同时也锻炼了采编队伍。一、合理规划,报道有序开展对于阿勒泰地委抗击雪灾、防洪抗洪的工作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春节前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指挥下,军民团结奋战,与罕见的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决定性胜利。与此同时,军队媒体在这场抗灾救灾报道中,也打了一场漂亮仗,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这里,我们选登部分军队媒体在此次抗灾救灾报道中的经验与体会。  相似文献   

16.
自1月23日春运全面启动以来,深圳商报在做好省两会报道和"解放思想"报道的同时,把春运报道作为采编工作的重点之一。2月3日起,春运特别报道转为"抗灾救灾"特别报道,先后有8个采访部门、45名记者全力投入到抗灾救灾最前线,总编室等4个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初,湖南郴州市遭受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冰雪灾害,长达1个月的冰封,致使449.77万人受灾。抗击特大冰雪灾害,涌现出许许多多可亲可爱的抗冰英雄,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为了抢通道路,为了修复电网,为了恢复供水,为了维护稳定,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关于重大自然灾害的灾情及抗灾救灾报道,由于新闻事件重大、影响力强、波及面宽,历来是官方倾心、媒体用心、受众关心的焦点,其报道的深度、广度、及时性、准确性更为社会各界所普遍瞩目。同样不可否认,灾害发生地媒体对灾害性报道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19.
日本媒体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对灾难性报道的经验和做法,体现在制定并遵循严格的规章制度、有健全的灾害报道法律体系和行业规范及完备的灾害信息传输系统等。借鉴日本NHK灾难报道的经验,可以从法律制度、行业自律、人才队伍和机制等方面构建中国的灾害报道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以2008年南方抗击冰雪灾害和汶川抗震救灾报道为契机,突发事件报道将由非常态转变为常态,成为媒体担当其社会公益责任.获得公信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报道领域。与中央级广播媒体相比较,地方广播媒体覆盖面较窄、目标听众相对集中.在突发事件报道上要把握好“事件选择”、“核心报道主题设计”和“报道程序设置”三个环节.着力构建贴近性、服务性更强的报道,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区域影响力,形成差异化报道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