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教案和评职、考核、评优等这些直接关系到教师自身生存发展的问题建立了某种关联,致使教案的性质、功能和“身价”发生了“质变”:它从备课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变成了衡量教师整个教学工作的重要标准;从为教师教学服务的一个工具变成了教师获取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一个筹码。  相似文献   

2.
当前,在新课改大力倡导“简练、真实、和谐、高效”的教学理念影响下,笔者认为,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加强“零”思考,实施“零”改革。一、备课需要“零”教案时下,一些学校仍就沿袭着传统教学管理的模式,片面坚持“量化管理”的思想,追求所谓的“标准和规范”,使得教师陷入了“格式化”教案的泥潭,刻意追求内容厚实、字迹工整、效果美观,这种高耗低效的备课方式使得教师长期处于“戴着镣铐跳舞”的境地,与新课改所倡导的“解放教师的头脑和手脚”相差甚远。此种背景下,备课就需要“零”教案改革。所谓“零”教案,就是教师可以不写那些有着…  相似文献   

3.
教师的教案问题的确已经成为一个问题。其原因有二:一是如果说教师教案不要写,肯定有一些教师会连同备课环节也取消了。二是如果说要写,着实也花时间与成本,如果每个教案都用详案,从教学三维目标开始,到最终的教学反思,七八个条目,没有五千字是拿不下来的。而在教案的检查上还有“字迹工整”这一项,如果是小学教师,通常一个主科加上两个副科,每天还有作业,不应付都难。[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应该说各学校在开展教案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教案的“工整”、“统一”、“实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如何鼓励教师充分张扬个性,创新教案却做得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多注意形式的统一而忽略了内容的个性化;二是教师个体缺乏探索个性化教案的主动性。教案非要一个“模式”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单从形式上来讲,的确没有错误。学校以评比的方式对教师的教案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应该肯定。但在形式上不应过分“格式化”,退一步讲,有个格式也可以,但绝对不能过于细化,否则所有的教案从形式…  相似文献   

5.
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的问题 ,在教育理论和实践中已基本形成一些共识 ,如“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重、难点突出”等 ,这些标准的形成为度量教案的质量提供了一个尺度。但随着素质教育的贯彻深入 ,这些传统的教案标准在实践中愈来愈显出其局限性 ,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对“抄袭型”、“守旧型”的教案缺乏区分度。那么 ,什么样的教案是好教案呢 ?  一、好教案应具备的特点  第一、好教案要体现对教学过程的反思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是近年来教师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反思 (reflective…  相似文献   

6.
“教学常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活动是有常规的。长期以来,我们认真地遵循着常规进行教学,似乎教学常规就成了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规则保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到考核,都有一系列的常规。教师备课的教案要规范,怎么复习旧知,怎么传授新知,怎么巩固知识,怎么进行练习,怎么布置作业等,教师都要在备课本上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需要几分钟,也要分配得准确无误。那些字迹工整,写得有条有理的自然就会被评为“优秀教案”了。教师上课时,就要一板一眼地按照备课的程序进行。即使是一个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应该说各学校在开展教案的“规范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促进了教案的“工整”、“统一”、“实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对如何鼓励教师充分张扬个性,创新教案却做得不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多注意形式的统一而忽略了内容的个性化;二是教师个体缺乏探索个性化教案的主动性。  相似文献   

8.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一节课教学效果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是否充分;备课的重要作用不容置疑。但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者认识上的偏差,误将备课等同于写教案,并且过分夸大教案的作用,认为只要有好的教案,就能上出好课,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保证教案的质量,管理者不仅要求教案各种项目齐全、内容详细、字迹工整,而且把检查教案作为一项教学常规常年不懈地抓;期中查、期末查,每月查、临时突击查……有的学校还举行优秀教案评比,将教师的教案与本人的工作态度、工作业绩挂钩。于是,老师们为了避免背上不负责任的黑锅而影…  相似文献   

9.
“教学常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我们的课堂教学,长期以来,我们总是认真地遵循着约定俗成的常规来教学,于是教学常规就成了教学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规则和保证。从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到考核,都有一系列的常规。教师备课的教案要规范,怎么复习旧知,怎么传授新知,怎么巩固练习,怎么测评达标,怎么布置作业等等,整个教学流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写得清清楚楚,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需要用几分钟,也要分配得准确无误。那些字迹工整,写得有条有理的自然就会被评为“优秀教案”了。教师上课时,就要一板一眼地按照备课设定的程序进行。即使是上一个环节的问题没有解…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好教案 有人认为字迹工整、干净漂亮的教案就是好教案;也有人认为详细、具体、全面的教案才是好教案;还有人认为简练是好教案的灵魂,然而,真正的好教案应是能高质量地达到教学目的的教案。对于教案,是不能离开教学实践来评判其优劣的。离开教学实践来评判优秀教案,就象通过“梨于”的照片来评选最甜梨子一样滑稽可笑。  相似文献   

11.
备课作为教学常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课堂教学的意义已不言而喻。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使备课特别是教案存在了很多问题,失去了本来的作用。写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所写教案不能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上课前还需“二次备课”,工整写出的教案成了摆设。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一项内容,学校领导查阅教师"教案"是常有的事,但在许多情况下是查"教案",不问教学效果,往往重在检查课时是否漏写、环节是否完整,甚至书写是否工整等"形式"上的东西,并记录在案,作为衡量教师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至于这个"教案"突破重点、难点的教学设计、实际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则常常被忽视了。  相似文献   

13.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备课观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8.
最近,读了《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9期张梅、张李顺的《教案检查该“叫停”》一文(以下简称张文),觉得“叫停”教案检查的理由并不充分。张文的理由之一是,目前教案检查的诊断功能弱化,评价功能凸显,而且评价多以教案书写工整、规范等表面化和形式化的东西为标准。我认为,这是教案检查工作不到位的结果,不能作为“叫停”教案检查的理由。因为工作不到位而舍弃工作本身,不是因噎废食吗?张文的理由之二是,学校领导因为时间、精力、专业背景等关系,无法对教案内容进行精心检查。我认为,学校应以教学为中心,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教案是备课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抓好备课是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为此,在各种各样的教学检查以及对教师的评价中,查备课笔记或教案就成了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和指标。目前,在一些学校、一部分教师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即教案并不是教师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的真实反映,相当一部分教师做教案,是为了应付检查,是“不得不做”,教案为教学服务的宗旨远没有落到实处。教案与教学“两张皮”的原因是什么?教案到底应该怎样做?为了发挥好教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几位在一线工作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者,请他们谈谈对此问题的做法和看法,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0.
板书四忌     
板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反映教师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从这个角度说,板书有四忌。一忌书写潦草,字迹不清。教师板书是学生的模仿对象,教师板书龙飞凤舞,潦草不清,学生的作业也必然乱画一通。要求学生书写要清秀工整,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