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易辉 《初中生》2007,(5):67-68
such和so都可以用来表示程度,意思是"如此、这样",但用法却不相同. 1.such是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名词前有无形容词都可以;so是副词,用来修饰形容词或副词,形容词后可以省略名词.例如: He is such a(big)fool.他是个(大)傻瓜. He is so foolish(a man).他是如此愚蠢(的一个人).  相似文献   

2.
历来对"の"的考察已有许多,对它的各种性质和用法也有不少分析,但对于其连接副词和部分接续助词的用法还没有比较合理的解释,尤其是"接续助词 の 名词"的连体修饰用法.通过本文的举例说明希望对于一些语法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张素宁 《现代语文》2006,(12):52-53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受数词直接修饰,数词一般要与量词组合再修饰名词,如"两辆卡车""两起案件""两张桌子"之类.但这并不是说,数词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事实上,在现代汉语中,数词直接修饰名词的现象大量存在.例如:  相似文献   

4.
论名词修饰动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修饰动词,在古汉语中是常见的。现代汉语继承了古汉语的用法,不过有所发展。用介词表示名词与动词之间的修饰关系,古今皆然,但现代汉语的介词数目比古汉语多,这是语言日趋精密的一种表现。例如古汉语的介词“以”的用处很多:  相似文献   

5.
"上"是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语,其意义繁多、用法复杂.现代汉语中"上"既可以做名词又可以做动词,做动词时既可以做动作动词(谓语)又可以做趋向动词(补语).在山东单县话中,动词"上"出现了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用法,特别是出现了交互动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中的"的"字一般只有两种用法:一是构成形容词,作定语用,引修饰后面的名词;二是"的"字结构的用途.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对现代汉语否定副词修饰名词进行了本体分析,认为其中的名词具有陈述义,但仍是名词。其次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否定副词修饰名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汉语史的框架下,以名词的几种特殊用法为切入点,对文革语言的语法特点进行考察和说明。主要考察了名词的陈述性用法,名词做状语、名词做补语,以及个别名词用法的变化。上述几种用法及其变化反映了文革语言语法的特点:总体上是“干瘪”的,即简单、单调,缺少变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多"有时可直接修饰名词,这时它是一个数词,它后面的名词多为表抽象概念的名词。"多+N"格式应该看作是短语。  相似文献   

10.
“多X”词族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一批类词缀,并形成了一系列附缀式的复合词.现代汉语中大量出现用"多"修饰名词的情况,并呈现出一定的构词定位性.在与汉语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后,"多x"的结构、语义和用法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我们通常认为"永远"是时间副词,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但是通过检索,发现了"永远"的很多新的词性和用法,"永远"可以是名词,用来作主语,宾语。本文就是根据材料来对"永远"的词性和用法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2.
陈健 《现代语文》2007,(5):63-65
1.引言"一律""一概"和"都"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三个副词。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对这三个副词的用法作了详细的说明,一些其他的虚词著作也基本因循了《现代汉语八百词》的说法。我们就以《现代汉语八百词》为主要依据简要地介绍一下它们作为范围副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教材在谈到名词的语法特征时 ,一般都是说它不能受副词修饰 ,但在语言实践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程度副词修饰一般名词的形式。本文从词性转变、语言的审美选择、语法功能三个方面对这种“副 +名”结构进行了尝试性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代表国家的专有词,"China,China's,Chinese及of China"都可以修饰名词,而其用法又各呈特色.本文将对它们用法之差异略做阐释。 首先我们对这四个词先做一下分析,China既可用作名词又可用作形容词,作名词时意为“中国”,作形容词时意为“中国的,中国产的”:Chinese同样既可用名词,又可用作形容词,作名词时意为“中国,中国语,汉语,中文”;集形容词意为“中国的.中国人。汉语的,中文的”:China's是China作名词时的所有格形式;of China是China作名词时与of构成的“of——结构”作名词的后置修饰浯,它们郎可以修饰名词.其用法主要有以下区别: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现代汉语里的63个常用范围副词与动词、名词、形容词、数量词的组合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范围副词与动词组合能力较强,与形容词的组合能力较弱,与数量词、名词的组合能力处于中等水平.通过分布考察,发现范围副词不论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名词还是数量词,它们都充当状语,而不能充当其他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16.
吴校华 《现代语文》2006,(9):119-119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制服"与"治服"一并收录并特别指明"治服"不同于作动词"制服".(因为"制服"还可以作名词,因而在此特别指出本文中分析的是作动词的"制服",下文不再予以说明.)但是,在现实使用过程中,"制服"与"治服"的用法常常发生混淆,我们先看以下几个例句:  相似文献   

17.
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活用是文言中相当普遍的现象。实词的活用一般分为名词的活用,包括活用为一般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和直接作副词;动词的活用,包括活用为名词和使动用法;形容词的活用,包括活用为名词,一般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这些活用现象是我们今天用现代汉语的眼光去看待它的结果。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善于从某个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和在语境中的意义出发,去辨析、判断它属于哪一种活用现象。有些实词的活用可以从语法角度辨析。名词作副词的语法条件是:名词放在动词前,不构成主谓关系,而是对动作行为起修饰、限制作用。形容词、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语法条件是:形容词、动词处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  相似文献   

18.
主要论述现代汉语中的"各 大 NP"格式.首先,就此格式中的"大"的词性、语义进行分析,认为其中"大"已经出现语法化趋势.其次, 对"各 大 NP"格式中的"NP"从名词分类和音节分类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概括,并附带论及了与"各 大 NP"格式类似的"各 小 NP"、"各 大 中 小 NP"、"各 大 中 NP"和"各 大 小 NP"格式.最后,对"各 大 NP"格式作了文化考察和语用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现代汉语中"4位父母""三张桌椅"到底能不能说这个问题进行详细分析,这个问题可以归结为集合名词到底能不能受个体量词修饰的问题。现代汉语教材一般认为汉语的集合名词不能受个体量词修饰,本文分析表明,一部分并列式集合名词可以有条件地受个体量词修饰。集合名词有两类,一类集合名词不能用个体量词来修饰,一类集合名词能用个体量词来修饰。并列式集合名词用个体量词来计数,是量词个体化功能扩大的一个表现。  相似文献   

20.
"颗"、"粒"、"枚"三个个体物量词在语义和用法上有同有异,它们既可以修饰限定相同的名词,又分别与不同的名词搭配,有区别事物大小、形状的功用.文章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分析、辨别这三个近义量词的语义特点并探寻它们与名词搭配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