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念珠菌,提起这个微生物研究领域里的专业名词.很多人都会感到陌生。其实,这个看似陌生的微生物是共生于人体的微生物群落中的成员之一,存在于正常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及阴道中。一般情况下.它是温和无害的,但一旦产生病变,它的危害着实让人不可小视!常被人视为是“隐形的杀手”。  相似文献   

2.
吕萍 《百科知识》2001,(5):35-36
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增添了某些在正常情况下不存在的有害物质,或是土壤中某些固有的成分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害,微生物活动受到影响,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产与产量。土壤如果受到污染,不仅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还会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事实上,地球表面的耕地和牧场都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类第三号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可使癌细胞在长到一定年龄后衰老并死亡。 人体中的正常细胞在衰老或受损伤后,可自动接受到人体发出的信号而不再分裂并自毁而亡。但癌细胞一般对这些信号“置若罔闻”,会继续大量繁殖。有关研究表明,人体中的染色体端粒酶是导致癌细胞“长生不老”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4.
《科学生活》2011,(8):73-74
人体需要营养,才能正常“运转”。但是,身体的不同部位或器官,需要不同的营养,来维持各种重要功能:英国《每日邮报》近日刊文详细叙述人体的某些器官或部位需要哪些营养素。而且众所周知,水果中富含各种维生素,因此我们也应当了解吃哪些水果有利于身体器官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正早在2007年,人体微生物组计划(HMP)就提出以健康人群来描绘人体微生物的全景图,同时也提出了微生物在健康与疾病中扮演了什么角色的关键问题。2016年,美国正式宣布启动"国家微生物组计划"(NMI),重点关注人体健康、资源、环境和农业相关的生态系统微生物组的功能,开发平台技术,提升公众对微生物组的认识。2019年,人类微生物组整合计划(iHMP)回答了微生物组与早产、炎症性肠病及驱糖尿病等的关系,阐明了微生物组与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把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孩子称为“问题儿童”,似乎只有“问题儿童”才有问题,其实,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是十分正常的事,那些看似不存在问题的儿童也并非就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了,这就像用现代的健康观来看,没有病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在人类的肠道中普遍存在,这些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等。很多人对微生物产生了错误的观念,认为微生物对人体有害。事实上,肠道微生物和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人们的免疫力。从某个角度来说,肠道微生物直接影响着人体健康,本文将具体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生活》2011,(2):36-37
在我国奶粉事件刚平息之际,欧盟食品链和动物健康委员会近日通过欧盟委员会作出一项决定,禁止使用含有化学物质“双酚A”的塑料婴幼儿奶瓶,该委员会负责卫生和消费事务的委员达利表示根据最新研究结果化学物质“双酚A”存在某些不确定性或副作用,可能对人体发育、人体代谢过程、人体免疫反应等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常吃些干果,使牙齿咀嚼坚果而得到锻炼,可起“齿宜常叩”之功;人在咀嚼干果坚食时,食物在口腔停留时间也会长一些,促进唾液分泌,又收“津宜常咽”之果。这样,再加上干果食品本身营养物质的摄取,使人体获得固齿、补益、健身的功效。松子仁:人们誉之为“长寿果”。松子仁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研究表明 ,人类的疾病与 DNA遗传基因有密切相关。人体衰老、患病 ,实质是基因受损导致人体器官的细胞老化和损伤。基因受损 ,则遗传信息指令系统就不能正常运行 ,体内一些有用的化合物 ,如蛋白质、脂肪、糖类、酶、激素等的合成代谢也不能正常进行 ,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给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之用 ,而使老化的细胞留在体内 ,老化的细胞既无细胞分裂的能力 ,也没有免疫力与抵抗力 ,一旦细菌侵入 ,身体就会产生各种疾病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病”。如何修复受损基因 ,首先由美国科学家达尔贝科在 1 986年提出并筹建“国际人类基因组计…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07,(7):58-58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脚部保健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场” 是什么? “电动生磁、磁动生电、环环相扣、生生不息 !”凡是有电流的地方,它的周围一定环绕着磁场,而在这个磁场的周围又环绕着电场。太阳、地球、生命无一不具有磁场。人体细胞中充满了电解质、或带电的离子与分子。这些带电的原子、分子在人体正常体温下,无时无  相似文献   

13.
人体表面和人体内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由于人体中的微生物大部分是各类细菌,所以人体微生物和细菌一般是同义指称。研究发现,仅在人的肚脐就生存着67种不同的细菌,这就构成人与细菌要么是共生共存,要么是相互抑制的多种关系。但是,人体和细菌并非只是一种双边关系,而是三边甚至多边关系,因为在人体内除了人和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2007,(7):58-58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底是各经络起止的汇聚处,脚背、脚底、脚趾间汇集了很多穴位;有的科学家还认为脚是人体第二心脏,脚掌上有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相连,是人体的保健“特区”,充分开发这个“特区”的保健潜能,对预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处。脚部保健方法右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微生物组计划(HMP)和人类肠道宏基因组学(MHIT)计划完成后,人们对自身携带的微生物有了清楚的了解。从人类历史开始之时,微生物就寄居在人体之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人体中寄居着数万亿微生物,它们的数量超过了人体细胞,二者之比为10∶1。而且,人体内的微生物主要寄居在肠道内,共有  相似文献   

16.
人们大多熟知锌、铁等微量元素的保健功效,“补锌热”、“补铁热”方兴未艾。相比之下,铜元素就显得太冷清了。其实,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毫不逊于锌铁,某些方面还有过之,你知道吗?  相似文献   

17.
历代寿星中,有许多一生劳作的农民,也有许多每日静坐的高僧。那么,长寿之道到底在于运动还是在于静养呢?大象在野外生活,可活200岁,而关在动物园的大象,则活不到80岁;野兔可活15年,而家兔才活4至5年。可见,野生动物经常东奔西跑,体质锻炼得好,因此活得久。如同动物一样,常做适当运动的人,身体强健,寿命也长。《吕氏春秋》中说得好:“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讲得更明确:“生命在于运动”。然而,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有益于人体健康。剧烈的运动往往破坏人体生理的平衡,加速机体某些器官的“磨损”和一些生理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18.
性生活虽然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活动,但人体某些疾病隐患,可能在正常的性生活之后显现出来。对此,有必要引起已婚夫妇的警觉。  相似文献   

19.
漫谈经络     
一个古老的医学理论走进针灸医疗所,人们常被几幅人体的挂图吸引住。人体上画着不少线条和星罗棋布的小点。那是人体经络和穴位图。那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就是经络;小点就是穴位。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导源很古。据研究,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当人发生某些疾病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会出现一些疼痛点或压痛点,针刺这些点,病症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相似文献   

20.
病原理论——“似乎有必要重新审视病原理论的生物学研究。我们需要解释这样一个奇特的事实:病原体有时长期寄生在人体组织内也不会致病,而有时却即使存在某些抗体也会引发疾病。根据早期的病原理论,病毒性仅限于微生物内部,而现在,开始认为这种病毒性具有生态特点了。是与微生物和平相处还是成为其受害者,取决于与你相遇的环境条件。生态理论不仅仅是一种智力游戏,它对于适当研究细菌致病的问题甚至控制这些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