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6个字。哈姆雷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雷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还活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人人都可以偶尔向自己提出这一问题),他的回答是:"我在  相似文献   

2.
开篇语爱情、战争和死亡是文学的永恒主题。"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哈姆雷特的思考道出了人类痛苦的根源。死亡是人类不可抗拒的结局,该怎样活着是人们在有生之年最有意义的思考。"鼓盆而歌",是庄子泯灭生死的超脱;"生命的本质就是痛苦",是叔本华对生命  相似文献   

3.
“TO BE OR NOT TO 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六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这是一个很  相似文献   

4.
生存还是毁灭?是热烈而充实地生活或者仅仅是生存而已?“TOBEORNOTTOBE”“(生存还是毁灭”),这是除《圣经》以外,全世界一切文学作品中最著名的六个字。哈姆莱特在喃喃自语中说出的这几个字,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负盛名,因为哈姆莱特的话不仅是他内心的独白,而且表达了所有善于思考的人们的思想。是生存还是毁灭?是生活得丰富、充实而热切还是生活得单调、平庸而贫乏呢?有一次,一位哲学家问自己是否是活着,他的回答是:“我在思考,所以我还活着。”然而,我所见过的关于生存的最好定义却是出于另一位哲学家的笔下。他写道:“生存就是存…  相似文献   

5.
左手与右手     
生存,还是毁灭?哈姆雷特的对手是无敌的命运之轮。  相似文献   

6.
<正>《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之一,它标志着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千百年来,各国学者对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研究热潮从未消减,解莎翁者莫不竭精尽力,试图探讨并解决《哈姆雷特》中有关"复仇""生存还是毁灭""戏中戏"等诸多问题。据统计,平均每12天就有一部关于《哈姆雷特》研究新成果的著作问世(见徐葆耕《西方文学:心灵的历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但这位戏剧大师笔下最出名的人物,却毫无疑问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丹麦王子这句忧郁的台词,穿越时空.又成为盘桓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哈姆雷特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难题。故事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突遭横祸,父亲去世,叔父篡位,母亲改嫁,令他痛苦不已。一日,过世的国王的鬼魂出现向哈姆雷特诉说自己死亡的真相,原来是现任国王,  相似文献   

9.
梦的影子     
在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的台词中,除了那句有名的“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外,还有一句也让我难以忘记,就是:“一个梦的本身便是一个影子。”我想,这句话应该也是对《哈姆雷特》的一个总结吧,因为,在《哈姆雷特》中,每一个人物都是一些梦的影子……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哈姆雷特,他应该就是一个复杂的任务之梦的影子。余秋雨在《山居笔记》中写道:“这儿有一种旷古的宁静,这便是对话的最好环境,就像哈姆雷特在午夜的城头面对他已经死去的父亲。父亲有话没有说完,因此冤魂盘旋;儿子一旦经历了这种对…  相似文献   

10.
莎士比亚是英国人,但这位戏剧大师笔下最出名的人物,却毫无疑问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丹麦王子这句忧郁的台词,穿越时空,又成为盘亘在人类面前,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问题。2009年12月7日至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15次缔约国大会在哈姆雷特与安徒生的故乡——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齐聚在贝拉中心现代化的白色玻璃建筑里,  相似文献   

11.
Triggered by different outcomes from the students, the author began to think over the theories and practices of feed?back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 this essay is discussing the purposes and importan...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提倡的是妙悟式的感知和表达,这就要求言说主体具有诗性的浑融直朴的思维方式,用今天的话语来进行分析,则体现为思维方式上的整体性、直觉性和具象性。  相似文献   

13.
Influenced by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every culture in the world has a very close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in various way.As we all know,now more and more western festivals land in China,especially Christmas,which brings impact on our traditional festivals,and it leads to a controversy.As a result,this paper will objectively analyze reasons why Christmas is so popular in China; then interpret deep effects it brings.At last,some suggestions will be given.  相似文献   

14.
低碳经济的名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接受。但是,低碳经济的概念解读却众说纷纭。中国需要向低碳经济转型,必须要对低碳经济有一个明确无误的界定。通过对低碳经济的概念解读,更凸显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容置疑,转型挑战的严峻性也必须得到充分认识。低碳途径的选择,必须要考虑其经济可行性;低碳政策的制定,也需要有经济理性。否则,低碳政策必然成本高,经济上不可行,政策必然多变,达不到预期效果,与低碳转型的初衷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5.
教育实验作为一种科研方法,并非万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应给其恰当的定位;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更应注重求真,跳出科学与人文的二元对立。惟有此,才能早日从“应为与难为”的尴尬中解脱出来。  相似文献   

16.
17.
有为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相似文献   

18.
演好你自己     
很多人会盲目地羡慕电视剧里男女主角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一条轨道,谁也无法被他人复制与取代。不论一路上会遭遇怎样的喜怒哀乐、怎样的人和事,你都有经过量身定做、只适合你去扮演的角色和戏份。  相似文献   

19.
动词be家族     
同学们,动词be家族虽然不大,但在英语界可是赫赫有名的哦。be家族主要有三种变化,他们是am,is和are。请读下面的顺口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