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壮药药材在来源途径上的缺失,极大的影响了壮医临床上壮药的合理应用。文章通过调整壮医专业课程体系中壮药课程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程度的壮药自给自足能力,适当改善壮医药当前医与药脱节的现状,医药并进,繁荣壮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2.
目的: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对"PTEBL"(Problem-,team-and evidence-based learning)教学法在壮医方药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其效应和优势.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广西中医药大学在广西国际壮医医院壮医专业的实习轮转学生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拟"PTEBL"教学模式,对照组拟"传统"教学模式,分别通过出科考核成绩和实习教学满意度考察问卷评估临床教学效应和优势.结果:出科成绩和满意度结果中,观察组满意度(采用"PTEBL"教学模式)均高于对照组满意度(采用传统教学模式)(P<0.01).结论:"PTEBL"教学模式教学效应和优势及反馈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PTEBL在壮医方药学临床教学中实操值得广大同仁运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壮医善用动物药,其使用历史源远流长。近年来,关于壮医动物药的研究越来越多,临床应用壮医动物药治疗许多多发病、常见疾病和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将近二十年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壮医特色外治疗法内容丰富,具有简、便、廉、验、捷等优势,治疗范围广泛。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常见病,文章介绍了近十年余壮医特色外治疗法(包括壮医经筋疗法、壮医药罐疗法、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和壮医针刺疗法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疗效,资料表明了壮医特色外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壮医学是我国民族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壮医针灸是壮医常用的外治法,遵循巧坞经络理论,通过针刺龙路、火路的体表网结,畅通气血,扶助正气,祛除病邪。在过往,缺少壮医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研究,使壮医针灸在这方面的临床与推广应用中受到限制。现将近年来壮医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应用现状及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壮医针刺学》是壮医学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壮医针刺疗法是壮医的特色临床治病技法之一,学生对壮医针刺疗法在临床实践应用中的掌握熟练程度,是衡量壮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掌握临床技法方面的重要指标之一。文章针对《壮医针刺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并在教学中初步开展了从课堂到课外实践教学的一些措施,为培养和提高壮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应用能力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现代壮医药发展的教育模式。目前对于壮医专业本科生教育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缺少关于培养壮医临床思维方面的研究。文章简要剖析壮医本科临床思维的培养现状,从重视壮医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引入课程模块化教程,结合PBL教学模式,掌握壮医特色辨病属虚属毒方法及"以考促学"等方面,深入探讨研究壮医本科生教育及培养壮医特色的临床思维。  相似文献   

8.
宋宁 《大众科技》2013,(11):110-111
壮医内科病病名的命名、分类和定义不科学、不规范、不统一,影响了壮医的教学、临床诊疗、学术交流以及壮医药文献之间的可比性,已成为限制壮医学科发展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对壮医内科病病名的命名、定义、分类进行探讨,提出应建立符合临床实际的规范的壮医内科病病名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壮医点穴配合壮医药物热熨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肩周炎患者40例,采用壮医点穴配合壮医药物热熨治疗,每天1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痊愈6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5%。结论:壮医点穴配合壮医药物热熨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壮医经筋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壮医经筋推拿组和常规推拿组各50例,分别施以壮医经筋推拿和常规推拿治疗,隔日1次,每次30min,共21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患者下腰痛评分(JOA)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基线齐同,治疗后,两组JOA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壮医经筋推拿组JOA优于常规推拿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比较,枢经推拿组为90%,也明显高于常规推拿组的76%,(P0.05)。结论:壮医经筋推拿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要优于常规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