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我采用“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努力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莉 《课外阅读》2010,(10):46-47
今天,有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准备让学生以时尚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上课后,我首先让学生记住这节口语交际课的学习目标。理解什么是时尚,说几个与时尚有关的故事,我眼里的时尚。学生明确了教学目标后,我又规定了口语交际的规则:一个同学回答完问题后,另一个同学才可抢答,不准打断别人的说话。我的话音刚落,教室立刻炸了锅,学生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口语交际”课——《假如我是导游》.这节课我们将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同时,作为一节“口语交际”课,这节课整堂课我们都将以说话的方式进行,不使用纸和笔. (生好奇.) 师:今天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导游词”,第二部分是“关于导游”.现在,我们先进人第一部分的学习.同学们先观看大屏幕上的景点画面,然后介绍你所看到的画面.  相似文献   

4.
下午,第一节是品德与生活课,我让学生做了“夸夸他”的卡片,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张优秀的卡片贴到教室后面的墙报栏内。第二节是口语交际课,我灵机一动:何不以上节课的内容为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呢?  相似文献   

5.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我采用“创设与生活实际相似的交际情境,努力在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增加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机会”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策略。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在与对方的交谈中把话说清楚、说明白,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谈吐举止的得体,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交际内容1.课前,老师走进教室,要把“每天一句格言”的内容贴在黑板上,可是忘记带胶水了。老师用手指着一个小…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专门编排了“口语交际”课。这不仅是提法、教材的改变,更是内涵的丰富、观念的更新、教法的改革。通过一年的口语交际实践使我意识到,口语交际课要特别关注交际话题的情境设置,恰当地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景中,真实地进入角色,在具体的情景中完成交际。可以说创设交际情境已成为口语交际的必要条件,它为学生积极思维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和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与人交际,使学生心情愉悦,乐于思维,敢于表达。那么,在口语交际课上如何创设情境,找准情境点呢?我试着用分类的方法把第一…  相似文献   

7.
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根据语文学科这一特性,新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在编排体例上增设了“口语交际”的训练,目的不仅仅是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和说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求在口语交际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语言交流能力。根据新大纲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四环节”教好口语交际课。一、图画,口语交际教学的凭借。图画是客观事物的形象反映。图画可以引发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兴趣。口语交际课一般由图画、提示或问题两部分组成,图画是其中的一大部分,体现了口语交际的主题,是口语交际教学的凭借。因此,在进行口…  相似文献   

8.
A.接到任务   5月28日我校要进行科研成果汇报活动.我将要承担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很兴奋,能参加这样的汇报课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口语交际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我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和潘校长及同级老师最后商定口语交际课课题--《水果》.可是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上呢?我请教同级老师,他们都认为和说话课差不多.接下来,我按照这一思想认真备课,准备试教.   ……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交际对每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培养未来社会基础语文素质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中不仅将过去的“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并且将“口语交际”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提,构成语文教学的整个体系。口语交际因此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上好口语交际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有效途径。但是,口语交际课在一单元中只安排一节,学生专门接受训练的机会非常有限。《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在教学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侯九凤 《辽宁教育》2003,(1):115-116
<春天的发现>一课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节口语交际课.本课的内容是: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为了在这节口语交际课中能较好地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出发,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倾听、应对和礼貌交际,学习热情、大方地进行口语交际.为此,我设计了3个口语交际情境.第一个是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春天的资料;第二个是以小组为单位,评选优秀的讲解员和听众;第三个是汇报评选的结果,并说出理由.下面就是我对本节课的具体设计.  相似文献   

11.
口语交际教学,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具体生动的交际情境、交际活动的设置和开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及口语表达的一种课型。这种课型完全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基础,所以,要想上好口语交际课,激发学生已有的经验与生活十分重要。而这次有幸观摩了几节口语交际的赛课,我从赛课教师们讲的口语交际课中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教师以“假如我是图书管理员”为话题,以竞选班里的图书管理员为形式,大胆拓宽学生参与的自由度,组织了一场真实、生动的口语交际活动。活动中,教师形象生动、灵活流畅、富有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教师不经意间的几句话,也引发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正>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练习1中安排了口语交际《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我尝试着利用这节口语交际课,借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的见闻与感受,通过发动学生进行生活资源、网络资源和情感资源的整合,实施情感教育,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在师生课前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出小报等方式,了解祖国大家庭的少数民族,树立民族团结意识。一、课程预设为了上好这节口语交际课,我先做了课前调查,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我上了一节口语交际公开课,教材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买文具”。这次口语交际的练习重点是:学会买文具,买文具时要注意把话说清楚,注意文明礼貌。课堂上,学生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一是他们的社会角色——学生,另一个是他们在买文具这个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角色——顾客、售货员。这种特定交际环境中的角色,是口语交际教学中互动的基础。要使学生在口语交际课上真正互动起来,必须强化学生的角色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任琨 《教育文汇》2011,(6):34-34
不久前观摩了一所小学的几节高年级“口语交际”课,发现不少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还基本上停留在“说一说”阶段。小学高段的“口语交际”课该如何落实“新课标”?下面结合一位骨干教师的课例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我当演员     
周二第四节是口语交际课,课题是“学习苦与乐辩论会”。这节课该怎样上?是按部就班,老师做主持提出讨论话题,学生发发言了事?还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各抒己见,自主讨论,来完成教学任务呢?思考片刻,我决定采用后一种方案并进行了充分的备课。  相似文献   

17.
当今时代是一个现代传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一个人如果不能用言语很好地表现自己,不能很快地对别人的说话做出反应,势必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因此,我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标,是非常适应时代要求的,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责无旁贷的。基于人类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口语交际这一认识,我在认真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的同时,更重视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首先,重视口语交际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学生刚入学时,我注重了两个习惯的培养:一是坚持说普通话。无论是课上还是…  相似文献   

18.
“口语交际”是小学语文教学一个重要而又崭新的课程,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尽如人意。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更是遭遇尴尬,常有“死课”(不肯交际)、“乱课”(游离目标)的情况出现,如何改变这一教学情况,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呢?  相似文献   

19.
这是于老师21年前上的一节一年级口语交际课。1985年,于老师在中央教科所潘自由老师和徐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张庆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实验。21年后的今天,其中“口语交际”部分已写入《语文课程标准》。于老师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节课上,老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一定语言环境中,跃跃欲言,不吐不快,儿童的表达欲望被激发起来,于是,课堂上,他们情之所生,妙语连珠。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口语交际课,教师以“假如我是图书管理员”为话题,以竞选班里的图书管理员为形式,大胆拓宽学生参与的自由度,组织了一场真实、生动的口语交际活动。活动中,教师形象生动、灵活流畅、富有启发性和鼓动性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教师不经意间的几句话,也引发了我的深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