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行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占很大比例,起着主导作用。我认为在教学中还应该把实验设计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就如何正确指导学生设计实验谈点粗浅看法。一、指导学生首先练好基本功教师要重视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及让学生上讲台的操作表演和分组实验来逐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如要求学生设计制备某种气体时,要学生对常用的简单制备气体的装置就应比较熟悉,并对反应物是固+固、固+液、液+液的反应是否需加热为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根据设计要求来选…  相似文献   

2.
实验是完成化学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有效地训练与培养学生操作、观察、分析能力的不可替代的教学活动。多年的教学实践说明,实验过程中学生心理活动是否正常,对其智能的培养会产生较大影响。为此,我们有目的地研究了我校高一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为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一、极强的好奇心学生在分组实验中有较大的活动自由度,加之实验本身有声有色有趣,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诱发和“催化”。他们常常忘记实验本身的科学性、目的性,完全被好奇心驱使。随意混合各种试剂;故意加大试剂用量;偏要加热不该加热的反应;多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实验在分析化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强定性分析的教学最主要的是要加强定性分析实验的教学。通过实验可以巩固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丰富感性认识,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等。这些对提高分析化学的教学质量起重要作用。为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对学生预习和指导的检查。定性分析实验的内容较多,如果不充分做好准备,只是照方抓药地进行实验,就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在上实验课前要写好预习报告、实验前教师要进行检查,没有做好准备的不准进行实验。 2、加强实验基本操作的训练。对分析化学中的基本操作,如沉淀的洗涤,分离,气体的鉴定,点滴反应等操作,要反复训练。由于违反操作造成的试剂污染是分析实验中经常发生的问题,所以在实验中除教师应反复强调正确的操作方法(如向离心管中滴加试剂的方法等)还应该要求同学们互相纠正错误的操作。这对培养中学化学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掌握正确的反应条件。定性分析的实验对反应条件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实验中我们不仅应该注意使学生  相似文献   

4.
方法:对影响甲醛与斐林试剂反应的实验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和分析。结论:pH>14,斐林试剂甲与斐林试剂乙体积比不超过1∶1,水浴加热80℃以上,有单质铜生成;不同温度下,甲醛反应机理不同。  相似文献   

5.
正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第101页实验4-9: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该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思维能力的难得素材。由于实验反应因加热温度、硫酸的浓度、反应物用量等条件不同,反应出现不同现象,为此,笔者组织学生从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等几个方面进行科学探究,收到了良好效果。一、实验装置的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演示实验装置的最大优点是简单,但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缺点。1.不能探究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2.反应加热生成二氧化硫及硫酸酸雾易溶于  相似文献   

6.
一、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更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比较熟练的实验技能,养成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习惯。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实验教学能使学生掌握一些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如观察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纪录、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总结规律等方法,这些都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二、上好实验课,科学地培养学生能力1.在实验教学中训练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1)明确教学大纲对实验操作技能的要求。大纲和课本所规定的实验操作技能主要包括:熟悉使用常见实验仪器的技能,试剂的取用,加热,过滤,蒸发,萃取等基本操作技能;制取某些物质的技能;鉴别气体和离子的技能;学会一些简单的定量实验的操作技能。只有明确了大纲和课本对实验操作的具体要求,才有利于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2)注意演示实验的示范性。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要做到操作准确、规范,不能做一些不规范操作。如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物不用纸槽,试管加热不用试管夹等...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的观察,目的是善于运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来获得直接感知,从而证实物质纤胜质、特性和探索未知物。有机化学实验怎样引导学生观察,我的经验是:1观察要细致如糖脉的生成反应,因反应较复杂,有些反应要加热很长时间才析出糖照晶体,有些要在冷却时才析出糖豚晶体。所以学生观察如果不深入、细致,浮光掠影,缺乏恒心、耐心,往往观察不到正确、全面的实验本质现象。讲此课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要注意哪些反应条件,产生现象的原因和说明什么问题。从而使学生注意反应的条件和时间,明确通过观察糖脎的颜色、…  相似文献   

8.
基于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和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反应原理,按照不同的配方与反应条件设置不同实验。结果表明:在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出现砖红色沉淀的时间与水浴温度、水浴时间以及可溶性还原糖溶液的浓度均有关系;与配方中是否有酒石酸钾钠没有明显差异。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实验中,在碱性条件下,产生紫色的深浅与Cu2+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对氢氯混合气体光化反应实验进行了微型化改进,并对微型反应的光照强度,气体纯度,混和气体的体积比,以及气体混合后进行强光照射的时间间隔等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采用微型实验比常规方法反应速度快,反应条件要求宽,实验成功率高,且节省时间和试剂。  相似文献   

10.
一、教给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1.全面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从实验事实出发,在全面观察过程中,要求学生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速度、反应装置与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的关系,注意全面捕捉反应现象和仪器仪表的变化以及实验环境的变化。如在讲过C、H2、CO分别还原CuO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对这三种物质的还原性实验装置、实验操作顺序及实验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再做记录,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和结论。2.重点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的不同,对某一实验条件或实验现象的典型性、代表性进行重点观察,力求排除一些表面实验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初二物理升华与凝华一节,要求教师演示碘升华的实验,教科书上的实验方法是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注意观察碘的状态有什么变化。对于此实验,教学中有以下几点不足之处:①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碘是否熔化,而离讲台稍远的学生是看不清楚的;②实验时用酒精灯对烧瓶中的碘进行微微加热,“微微加热”实验难以把握,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可达到600℃左右,而碘的熔点只有113℃,难免造成碘的熔化,而影响实验效果。针对上述实验不足,经过多年对此实验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两种方案,实验效果明显,教学效果好,现供…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以水杨酸和乙酸酐为原料,采用维生素C作催化荆经O-酰化反应合成阿斯匹林.通过分别在普通加热条件下和微波辐射加热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比较,寻找更好的合成方法.两个不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相比较所得结论是:微波辐射合成法具有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对环境和设备影响小、产品质量好等优点,这也恰恰符合绿色化学合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实验教学作为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分四步进行。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它包括观察实验仪器、实验现象和反应条件等。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这是教师答疑解难,综合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常见的学生实验问题分析讨论了试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物加入顺序及反应介质等对元素化学实验现象和产物的影响 ,说明了反应条件对实验效果的重要性 .  相似文献   

15.
许多化学反应必须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加热是化学实验重要的基本操作之一。对不同热源及其使用方法的掌握,对不同反应加热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验的安全与成败。因此,在中学化学实验过程中必须掌握各种热源的使用规则,明确不同反应的加热方式,以确保加热实验的顺利进行。一、中学化学实验常用热源中学化学加热实验常用的热源主要是酒精灯,另外还有酒精喷灯、煤油喷灯、电加热炉和红外线烘  相似文献   

16.
解读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两个知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是"热水"还是"沸水"?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是一个重要实验。关于反应的条件,各个版本的教材提法不同。有的说"加热2min出现砖红色沉淀";有的说是"50℃-60℃的热水";  相似文献   

1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等,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并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化学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否充分发挥就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所谓物质的鉴别就是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将不同的物质区分开来的过程。鉴别物质,熟悉物质的性质是基础,掌握鉴别的程序和方法是前提,做好实验是关键。一、物质鉴别的要求、依据与程序(一)基本要求鉴别物质的基本要求可概括为“简、快、特、灵”。简─—要求采用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尽量使用最少的试剂,实验操作要简单。快——要求选用的试剂能使反应快速进行,能很快观察到实验现象。特——要求选择特效试剂,使之与被鉴别的物质发生特殊的反应而产生特征现象,以便快速作出区别。灵——要求反应不仅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而且现象…  相似文献   

19.
在学生初做化学实验的阶段,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操作训练。实验操作训练可分成单元进行,如洗涤、称重、加热、气体收集、物质分离和提纯等。同时注意对实验原理的介绍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重视培养他们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以后的实验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化学实验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地进行实验观察,如实地反映实验中观察到的各种实验现象和事实。当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与书本中的记录不相符、测定的数据有偏差时,不能随意更改实验现象和修改实验数据,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报告。实验中实验操作、试剂的用量、试剂的规格、仪器的使用、实验条件的控制、仪器的安装等都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通过化学实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