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选择年龄很小就开始了离开家人的寄宿生活。而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重视农村小学寄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采取恰当的途径予以引导和培养,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
<正>一、课题的提出我园是扬州市唯一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每年寄宿幼儿人数均占全园总数的三分之二,目前寄宿幼儿有200多人。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如何有效利用寄宿儿童在园时间,为他们营造丰富而生动的社会生活氛围,让他们与日托幼儿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世明幼儿园每一个教职工思考的问题。二、课题研究的过程(一)研究对象本园所有寄宿幼儿。(二)研究时间2012年6月—2016年6月。  相似文献   

3.
聋生是一个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特殊群体,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掌握了聋生语言康复的训练方法。让聋生开口讲话,用口语的形式与他人沟通,表达他们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拉近其与正常人的距离,促进其融入社会,使他们的生活更趋近于生理健全人的生活。所以,以达成促进聋生融入社会为目的,对聋生的语言康复训练举足轻重。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我校提出“全员培训”的理念。本人虽然是一名美术教师,但是同时也是一名特殊学校的教师,我有责任、有义务帮助聋生语言康复,并且将这个目标同美术教学的目标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与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及生源不断减少,教育布局也相应有了较大的调整,规模办学已成为我们农村山区教育的新课题,寄宿制也随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融入我们的教学管理中。小学寄宿制是个新生事物,如何发挥寄宿优势,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呢?作为寄宿班的任课老师,经过教育实践,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我们认为要让家长信任寄宿学校,让学生喜爱寄宿生活,必须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等能力的基础上,在严格要求与严格管理的同时,更多地关心学生身心发展,采取有效措施,让寄宿生活“活”起来。一、注重心理疏导,消除畏难思想现在的…  相似文献   

5.
王晓羽 《成才之路》2014,(32):38-38
正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改变和生活条件的提高,青少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不断壮大,他们家住农村,在城市内的学校寄宿。他们中一部分孩子的父母在城市打工,或者在外地就职,无暇顾及孩子,只能给孩子送到寄宿学校接受教育。另一部分孩子的父母虽然在当地务农,但是想让孩子接受较好的教育,把孩子从小学就送到寄宿学校。其中还有一部分是父母离异,带孩子一方为了生活方便,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这几类情况的共同特点是父母把教育孩子的义务全部推给了学校和教师,他们能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6.
农村小学寄宿学生是当前小学教育中一个特殊发展的群体,他们在很小的年龄就在学校开始集体生活,很容易在心理和习惯上出现问题,因此对于农村小学寄宿学生的心智健康教育和情感关怀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张金花 《天津教育》2021,(7):114-115,118
每个孩子都像一张白纸,在不断的成长中被各种颜色渲染。农村寄宿学生远离家人的陪伴,独自开启陌生的人生之旅,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心理健康更加需要备受关注,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做好“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更需要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倾心帮助这些学生,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愁,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寄宿这一特殊的时期能保持身心健康、培养健全的人格、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的未来美好光明。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由于边远农村小学办学条件差,孩子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很多父母将孩子送到村中心、乡中心小学寄宿,由此产生了特殊群体——寄宿生。他们远离家庭和父母,生活上,他们比其他学生苦;学习上,他们比其他学生耗时多;心理上,他们承受的压力大。如何减轻寄宿生的诸多压力,成了教师思考最多的问题。作为一线教师,我提出如下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寄宿制学校,如何对寄宿学生进行教育给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管理好学生的学习还要为留守儿童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通过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保证学生在校安全、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0.
聋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特殊生活经历与独特的情绪情感体验,使他们比正常学生,面临更多的挑战,也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我们应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运用心理教育的理论以及心理辅导的方法,对其心理各有关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提供所需的服务,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谢菲 《成才之路》2021,(15):78-79
生活语文教学实践,对于特殊学生的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文章对特殊学校培智生活语文教学进行研究,探讨生活语文教学方法,以提高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教学有效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培智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培智教育学校办学形式多样但规模较小,招生出现多种类型残疾学生同在一所学校的情况。培智教育学校的办学困难既有办学条件方面的也有家庭经济状况的因素。发展培智学校教育有利于教育体制与体系的现代化,因此,应对培智教育学校性质进行界定,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规和政策;加强对培智教育学校的支持、管理与督导,提高培智教育的规模效益,提高教育管理者依法治教的意识及对培智教育的认识;重视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新课程的研究,加强对培智教育本质问题的探讨,以逐步构建培智教育的理论,推动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The assessment of social skills deficits has received wide support. Recently, the Social Skills Rating System (SSRS) has been developed to assist professionals in assessing social skills. In this study, the Social Skills Rating System was used to compare students who had already been classified as learning disabled (n = 20) and mildly mentally retarded (n = 20) with a group of nonreferred students (n = 2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 a group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scored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onreferred group on social skills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problem behaviors. A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SRS was able to predict group membership broadly (e.g., handicapped versus nonhandicapped) but not specifically (e.g., learning disabled, mentally retarded). Moderate Pearson correlations between parents and teacher ratings indicated some consistencies between raters. However, low kappa coefficients showed t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are likely to identify different students as having social skills deficits and problem behaviors. Suggestions are given for utilizing the SSRS with other techniques such as interviews and observations in the assessment and remediation of social skills problems.  相似文献   

14.
残疾人职业教育根本目的是帮助其能够自食其立,更好地适应与融入社会生活,基于不同的观察视角,残疾人职业教育模式莫衷一是。文章从生活教育的理论视野,运用系统整体的思维方法,提出残疾人职业教育"三因"模式理论构架,并以四川省三所有代表性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人职业教育作为观察分析对象,进一步归纳出"三因"模式的"适当、适宜、适用"三大实践取向,以期丰富残疾人职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智障学生是一类特殊人群,他们与常人有异,在日常生活中、交往中有诸多不便,因此智障学生的礼仪培养是很有必要的。文章从客观的角度分析智障学生的特殊性、智障学生礼仪常规培养的必要性、智障学生礼仪常规培养的主要内容,以及智障学生礼仪培养的方法,希望能够对该群体有所帮助,让他们在日常交往和沟通方面没有障碍。  相似文献   

16.
残障大学生的教育属于特殊的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其中的主体内容。文章从残障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重点论述了几个典型心理效应在残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试图以此证明在残障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确地运用心理效应的原理,能够创新该工作的方式方法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为思想教育工作开创了新天地,开辟了"新干线",但同时也给政治思想领域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就如何借助网络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现状如何呢?哪些因素影响了数学学习兴趣?怎么样才能提高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呢?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培智学校的多数教师。通过对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需要通过哪些方法和途径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下一步的课题研究,建构一个适合智障学生的"乐学课堂"。  相似文献   

19.
弱智教育职业高中课程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弱智青年的身心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出发 ,把重点放在职业教育上 ,选择面点制作和园林花卉两个专业进行了为期 7年的研究 :提出了弱智教育职业高中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构建了弱智教育职业高中教育的课程体系 ;编写了弱智教育职业高中系列教材 ;研究了适应弱智教育职业高中的系列教学策略 ;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社会支持与保障系统。实践证明 :轻度和部分中度弱智青年能够接受职业高中教育 ,开办弱智教育职业高中是可行的 ,但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培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是智障儿童参与社会建设、发展与进步的有效途径,对其未来生活品质的提高、公平参与社会活动、学会生存,掌握生存技能、更好履行公民义务有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产生出发,客观分析了在培智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依据与重要性,进而探讨可持续发展教育对培智学校现有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的挑战,从而为在特殊学校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