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  相似文献   

2.
张玉丽 《考试周刊》2009,(33):51-5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实践证明,语文教学生活化是一条可行之路。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能适应生活需要、整合的特点。只有将教育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培养学生语文素养。课程标特别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离开生活的语文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语文综合素质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就语文教学中,如何紧密联系生活浅谈我的看法。一、语文教学的改革,关键在贴近生活。语文是在生活的广阔天地里频繁运用的重要  相似文献   

6.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要求,并指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就必须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学语文,让语文更增生命力,以此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就简述自己在平时实践中的肤浅体会。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8.
关晶晶 《成才之路》2021,(11):40-4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育人功能。高中语文的美育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促进学生均衡、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文章以《声声慢·寻寻觅觅》教学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古诗词教学对学生展开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9.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因此,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坚持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放在语文教育的首位,认为人文素养是现代社会一代新人的必备条件.那么在新的理念下,我们怎样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人类文化的结晶。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做法。一、以文为载体,用文意悟理语文教材不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渠道。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如: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只有…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尚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弊病是忽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感受生活,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于表达生活的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就是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语文课程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时刻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最终教学目的。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经验,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一、充分读书,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相似文献   

16.
乐玉亮 《考试周刊》2011,(91):45-4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并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而语文素养则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则必须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真正做到让学生在生活中好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7.
陈前 《小学生》2010,(7):27-2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应将语文教学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通过联系学生熟知的事物、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联系社会热点话题丰富语文教学内容,拓展语文教学外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舒玮 《文教资料》2005,(33):12-13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而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一、在语文…  相似文献   

20.
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语文课程的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在此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的要义是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下,充分调动情感因素和思维参与,运用交往与对话的活动方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此相应,对语文课堂教学的评价就要关注学生的言语实践与情感体验,关注课堂的生活情境,关注教师对教育资源独特的组织与引导,利用多种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与诊断功能,使所有参与评价的人在评价中成长。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提倡使用“量质结合评价体系”作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