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新课标追求的目标是“三个维度”,其中要实现“过程和方法”这一目标,就离不开倾听。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只有善于倾听。才可能了解学生的思维;只有善于倾听,才真正有可能实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善于倾听学生的见解,将使我们的课堂更精彩,师生关系更和谐。  相似文献   

2.
从学生生命的本奥存在这一视域出发.建构课堂审美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美,以和谐的感性形式肯定和确证人的自由精神从而引起人的情感愉悦,美即自由和谐。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返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愉悦”。由此就演绎出了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相似文献   

3.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翻转了传统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自主探究学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换上升到“课堂指导者、促进者”的课堂角色;教学形式由“知识的传授”转变成“课堂数学交流、探究数学问题”的互动形式。本文探讨了在翻转课堂中,“说数学”很好地锻炼了学生思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经验性思维水平的发展,促进学生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4.
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化学课堂充满趣味性,是每位化学老师所追求的目标。文章通过将教学内容“趣味化”、问题导入“情境化”、呈现方式“多样化”三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化学课堂的趣味性。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改革春风吹来了“活”的教育思想,让课堂“活”起来显得尤为必要,“活”的课堂是一个充满着和谐平等气氛的磁场,让交流、合作、讨论、辩论,一切都显得那么轻松活泼,能使学生学习更积极。更主动,对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非常有效,也是发展学生的情感、能力、态度、世界观的重要手段,化学课堂,尤其如此。让初中化学课堂“活”起来,努力创设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应当是我们每一个化学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了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在课堂上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核心”,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深处追溯,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高效课堂”的背后埋藏着未被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理应基于:数学教学是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从“思维表象”走向数学思考,在关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是否追问“核心知识”。本文以三个向度阐述课堂上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的目标评价,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纵深建构和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7.
三维教学目标与课堂审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学生生命的本真存在这一视域出发,建构课堂审美文化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理想追求。课堂审美文化中的自由与和谐分为三种:一是学生的主体自由,集中表现为“智慧”;二是师生主体间性的互动自由,其核心在于“对话”;三是学生的个性自由,是学生返观自身时与自我镜像之间的和谐,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喻悦”。由此演绎出课堂审美文化内涵的三个维度和要义:智慧、对话、愉悦。  相似文献   

8.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教师依据教材创设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情色彩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它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但从教学有效性维度来看,存在着“无效情境”和“有效情境”之区别。近年来,在新课程改革中,情境教学也频繁运用于我们的课堂。但是,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形式,轻目标——有些老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学科渗透”,什么唱歌、画图、听音乐、看多媒体录像等,情境多样化,但偏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二是重形式,轻指导——课堂…  相似文献   

9.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为了凸显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而在课堂上一味地把教学的重心指向所谓的学习内容的知识“核心”,导致学生在观察、思考过程中形成对所学数学知识概念的“思维表象”,阻碍了学生向学习目标深处追溯,降低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使“高效课堂”的背后埋藏着未被学生掌握的“核心知识”.因此,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评价理应基于:数学教学是否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从“思维表象”走向数学思考,在关注“概念表象”的基础上是否追问“核心知识”.课堂上只有如此从“概念表象”走向“核心知识”的目标评价,才能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和纵深建构.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高阶思维成了初高中物理学科的重要任务。以“水果电池”为例,它的内容涉及了物理、化学多学科知识,从培养综合性思维、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等多种高阶思维进行尝试和实践,为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提供案例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越来越成为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关注的焦点。在生态的课堂中,教师、教材、教法有了美好的相遇,三者之间不断进行信息的交流、能量的传递。生态课堂的内涵从教师维度看是彰显教师的生命的课堂;从教材维度看是基于学生生活的课堂;从教法维度看是促进学法生成的课堂。为此,可以从教师生态思维、教材职教特色、教法学生立场对课堂是否生态进行诊断。最后,通过“四学”活动、“PDCA”过程控制、“CIPP”多元评价来建构生态课堂。  相似文献   

12.
王华琴 《广西教育》2014,(2):105-106
针对目前化学教学中存在即时评价行为较少、评价主体单一、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提出化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六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对象差异化、评价关注思维化、评价时机适宜化,以优化课堂评价。  相似文献   

13.
课堂提问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训练,但现在的课堂中存在着问题质量浅层化等种种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提问的效果,教学提问应该是以三维目标为导向,精心预设和有效生成结合,是全体师生思维平等对话的过程,应该从教师“置疑”走向学生“质疑”。  相似文献   

14.
单元整理课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目的是帮助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和探究,以更好地建构属于学生的知识能力体系。它的主要语文实践活动是梳理与探究,思维核心是让知识走向结构化、系统化。课堂建构呈现“二线三维结构”,即借助“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索,对单元内容进行提纲挈领式地整理,同时达成单元整理三个维度的目标:自主梳理知识,让语文知识结构化;实现个体经验向方法策略的建构与运用;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运用,发展高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高中化学课程倡导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开展多种探究活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化学课堂追求的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翻转课堂”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追捧。我国高中生作业量大、自控能力差,将“翻转课堂”本土化,转变为适合本地区乃至本学校的教学模式是至关重要的。以高中化学“原电池”为例,探讨“课内翻转”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总任务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杰 《教育探索》2006,(10):93-94
从主体间性这一视阈透视道德教育范式,道德教育的目标应从“物化”走向“人化”,培养主体性道德人格;道德教育的方法应从“灌输”走向“对话”;道德教育的过程应从单向训导走向双向交往;道德教育的内容应从疏离现实走向回归生活。  相似文献   

17.
张传悦 《学周刊C版》2011,(6):146-146
目前我市“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建设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学中追求教学要素之间有思维含量的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形成积极的思维品质,是我们构建和谐高效型思维对话课堂的理想目标。其实所谓的“思维对话”集中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的对话活动上。通过教师与文本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思维对话,达到认识的一致,从而达到课堂的和谐高效。  相似文献   

18.
利用好直播课堂这种现代化的教学形式,正确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引导他们实现从“观众”向“演员”的角色转变,努力实现与内容的对接,指导学生紧跟上课教师的思维,尽可能实现课堂上的互动,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梳理和消化吸收,最终实现学生自主化、个性化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正>从词源的角度看,"远方"具有四个维度的含义。其一,"远方"具有空间维度,意指遥远的地方。师生的远方,既有实体的意义,更有心灵的意义。其二,"远方"具有时间维度,意指未来的时刻。基础教育的神圣之处,在于立足当下,为师生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石。其三,"远方"具有矢量维度,意指多个方向。基础教育的魅力之处,在于彰显个性。其四,"远方"具有程度维度,意指发展程度,即深远之处、胜过之处。基础教育之魂,在于开发潜力,追求效益。课堂是师生生命交流的地方,生命在课堂上扬帆远航,其躯体为多元互动、知行合一,其目标为追求高效、合力发展,其灵魂为自我反思、交流碰撞,其最高境界为师生忘我、融为一体。从课堂走向远方,既是连云港市区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主旨,引领着全市基础教育人拼搏奉献;更是连云港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凝聚着全市基础教育人的汗水和智慧。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是构成师生最重要的一段生命历程。多年来,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困境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课堂教学中“匠”多“师”寡、人文关怀的缺失和异化、过度的教学预设、教育理念“神”与“形”的分离、消极的课堂氛围、师生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等现象的影响是走向生命化课堂教学的困境。因此,建构“师”的课堂,创造有针对性的人文关怀课堂,适度追寻教学预设的完美与教学生成的精彩课堂,打造“神”“形”兼备的课堂,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创设走向主体间性的课堂是走向生命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