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对国内外专利组合理论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归纳了专利组合分析的概念,对专利组合分析指标进行梳理,同时整理了企业层面、技术层面、发明人层面以及专利与市场一体化这四个层面的专利组合模型,从而为战略决策提供了制定合理专利策略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诚  朱东华  汪雪锋 《现代情报》2006,26(9):160-166
通过建立专题专利数据库,运用技术生命周期、指标组合分析等方法,站在公司层面对集成电路封装领域专利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模型进行优化,建立"平均技术吸引力"这一新的指标,其综合专利相对增长率(RGR)和专利增长率相对发展速度(RDGR)两种技术吸引力衡量标准。并采用优化后的技术层面专利组合分析模型对某生物制药企业的技术领域进行技术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专利组合分析方法能够更有效地进行企业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4.
谭思明 《情报杂志》2006,25(4):23-25,28
就专利组合分析的背帚、概念和目标进行简要地介绍,并对专利组合分析的专利指标、专利组合、专利与市场一体化组合分析的方法以及一体化组合在化工行业的实证研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由此证明,专利信息是企业战略知识管理系统的一个核心要素,专利组合分析是一个将技术与市场战略紧密结合进行战略决策的非常有价值的工具。  相似文献   

5.
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晶晶  谭思明 《现代情报》2009,29(12):152-155
根据我国专利文献数据的特点,在研究比较我国已有的专利评价指标体系和参考Holger Ernst的专利组合分析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从指标体系的设计目的、原则、指标选择和构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构建包括数量类指标、质量类指标和综合类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对各级组织的专利情况进行有效分析,进而为其制定技术研发和市场竞争战略提供分析工具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于晶晶  谭思明 《现代情报》2010,30(7):155-158
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表征企业专利活动的数量类指标、表征企业专利的经济价值和技术价值的质量类指标和最后通过各指标加权得出的综合类指标三部分构成。本文运用专利组合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收款机领域专利申请量排名前20位的各企业的技术竞争力的评估过程进行详细地阐述,充分分析我国收款机行业目前的竞争情况,并对企业的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面向专利战略的专利信息分析研究   总被引:28,自引:2,他引:26  
曹雷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3):97-100
专利战略是我国应对国际知识产权竞争的重要战略,然而目前我国战略制定的基础理论、方法还亟待研究,专利战略分析的方法、手段、工具应是研究的关键内容。本文讨论了制定专利战略的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和专利战略信息分析的内容和方法。提出了专利分析的目标、步骤,以及方法框架。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管理面和投资组合分析,可以比较清楚的判断专利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整体图景,加强专利战略以及企业竞争战略制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专利信息具有非常重要的技术、经济和法律情报价值。但所谓的"专利海洋"、"专利地雷"、"专利烟雾"和"专利灌丛"等严重阻碍了人们对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文章以家电行业为应用背景,结合Agent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Agent的专利分析系统体系结构,并研究了其中的分析方法:行业技术群分析、专利组合分析、专利预警分析、专利趋势分析、专利失效分析等。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管理》2017,(1):27-35
研究新兴技术的市场潜力,有助于把握新兴前沿技术的竞争趋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基于专利组合分析方法,利用能"洞察技术进展与竞争趋势"的专业知识产权分析平台Relecura,选择技术颠覆潜力和技术成熟度两项综合指标,以医疗领域新兴技术新抗体为实证,对其技术领域、技术子领域、国际专利分类代码和美国专利分类代码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中采用的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的指标和方法,具有更强大的技术市场潜力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0.
清洁技术企业专利组合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琼娣 《科研管理》2016,37(4):118-125
清洁技术企业的创新方案往往具有跨领域和多层次的特点,专利组合是这类企业全面保护其创新方案及获取持续竞争力的必要与有力工具。案例分析风能领域典型企业专利组合的构建过程,证实专利组合的构建必须基于技术发展趋势和竞争态势的把握,同时揭示清洁技术企业专利组合策略的一般模式。而对"碳捕获和封存"领域专利文献的分析发现,专利组合分析方法可以对拟研究领域内的技术及竞争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并反过来为企业建立专利组合提供多层面、可视化的情报信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专利组合文献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文献计量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关于专利组合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论文发表的年度分布、作者、期刊、关键词等。从专利组合基础理论研究、专利组合管理研究、专利组合理论的应用、面向战略的专利组合研究等4个方面综述国内专利组合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探讨——以药品专利组合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晨  胡元佳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3):174-177
目的:以药品专利组合为例,构建基于Lanjouw-Schankerman专利价值评估模型与Parchomovsky-Wag-ner专利组合理论的专利组合价值评估模型。方法:以在美国上市的82个药品的610项专利为样本,通过整合单项专利的综合专利价值指数(composite index of patent value,CIPV),进而构成专利组合价值指数(patent portfolio value index,PPVI),并与对应药品的销售额进行相关分析来检验其显著度水平。结果:CIPV值算术平均数分块加和模型最适用于专利组合价值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专利组合对知识密集型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持续提高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已成为企业实施专利管理的基本分析单元。目前专利组合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的实证研究较为缺乏。基于沪深主板上市的99家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知识观理论分析专利组合的技术范围和多样性与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技术范围显著正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专利组合多样性与创新绩效呈倒U型关系;技术整合能力在专利组合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权利范围在技术整合能力与创新绩效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郑莹  黄俊伟 《科学学研究》2020,38(6):1086-1095
主流研究认为专利放弃是专利质量低导致的“被动”技术投资失败,但实践中专利放弃有时是企业“主动”修剪专利组合的理性结果。二者矛盾,是因为研究者的视角局限在专利个体质量,而企业着眼于专利组合及长期战略目标。从企业战略的角度出发,借鉴实物期权理论,试图通过分析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专利放弃行为的影响,揭示企业处置专利时隐含的期权逻辑。研究通过对1992-2017年2380家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的专利放弃行为,同时在企业专利组合多样化程度更高时不确定性对专利放弃的抑制作用更强,意味着多样化的专利组合对应对不确定性的作用更强。研究结果补充了传统研究中专利维持取决于专利质量这一观点的一元性,指出专利作为一种实物期权资产,其决策同时受到环境和专利组合层面特征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专利组合的国内外文献,对企业专利组合的19个特征进行厘定,基于解释结构模型构建核心特征的递阶模型。专利组合的特征存在5个层级的结构关系;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和后向引证技术范围是影响企业专利组合的基础因素;专利组合的规模、范围、多样性与专利相关性和技术独占性是影响企业专利组合的根源性因素;专利组合质量与核心专利价值是企业专利组合的重要标尺。  相似文献   

16.
   恰当的专利组合价值测度是国家衡量企业创新能力、制定合理产业技术政策的必要保障;是企业技术合作、交易等得以顺利进行的前置条件。本文以复杂专利组合价值测度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分析视角出发,在选取测度指标的基础上,首先利用综合比较与统计相关的方法判断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接着研究不同专利组之间的价值组合,运用结构方程竞争性比较来确定专利组合最佳分组;利用组指数套索回归找出关键变量组和关键变量,构造双层复杂专利组合价值评价模型。在以药品为例进行分析后,发现药品同类专利内部指标组合方式以几何平均为佳、组间则按照专利性质分组为优,并得到药品专利组合价值公式。进而将不同方法加以对比,分析本文方法合理性。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复杂双层专利组合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方程竞争性分析获得专利组合最优分组形式、选择组指数套索回归以确定专利组合定价模型。模型符合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现实数据特点,同时将组合结构分析与组合价值评价相结合,能够有效捕捉专利组合的内在价值。本文丰富了专利组合价值评价的理论和方法,拓展了专利组合价值与评价维度的测度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