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浅析国内学者对许渊冲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竞赛论”的相关研究,旨在探本求源,对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的“竞赛论”进行重新解读,认为许先生“竞赛论”具有优势论的竞赛手段,三维度的竞赛对象以及多元化的竞赛结果。  相似文献   

2.
文学翻译理论层出不穷,本文就“和谐译论”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了许渊冲的翻译理论,然后介绍郑海凌的“和谐译论”以及它们之间一脉相承的关系.希望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一翻译理论,并进一步用此理论作为文学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3.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的最高形式,历来被翻译界争论最多。而许渊冲先生在总结分析前人的理论观点后,提出的"三美论"、"三化论"对诗歌翻译提出了新的思维,指导实践,是国内文学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许先生的翻译理论为指导,对其翻译的古诗词进行鉴赏和辨析,以说明其"三美"、"三化"理论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运用和体现的。  相似文献   

4.
早在1981年,许渊冲先生就提出文学翻译要“发挥译文语言的优势”。后来,他将这一理论进一步发展,结合他先前提出的“三之”说,提出了“优势竞赛论”。本文将结合培根Of Studies(《论读书》)由曹明伦和王佐良先生所作的两个中文译本的比较,拟证明译者在文学翻译总是一种发挥译语的优势与原文的“竞赛”。  相似文献   

5.
翻译理论在译者文体建构的过程中起到宏观把控作用,给译者提供多种释义的渠道,体现译者临时应变的能力并增加转译的速度,深化译本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属性。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论”,其内涵表征文学翻译文本所透视出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翻译实践以此为理论基础融合,以诗歌为课堂翻译实践的案例,探索许渊冲先生“三美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系列数据库)1979-2007年间与许渊冲有关的研究论文进行述评,旨在呼吁国内学者运用翻译学理论对中国伟大翻译家许渊冲教授的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下文简称许氏译论)进行系统性研究,进而客观、公正地了解许渊冲。  相似文献   

7.
许渊冲先生在其一生中通过大量的文学翻译实践提出了他独有的文学翻译理论,这是许先生在翻译过程中积极发挥创造性、主体性的体现.本文就许渊冲翻译思想中的“优势论”和“竞赛论”探讨他在文学翻译特别是诗歌翻译中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许渊冲翻译理论不仅适用于普通文学翻译,也适用于中诗英译。本文将许渊冲翻译理论应用于红楼梦翻译,旨在将其发扬光大,为普通翻译理论直至翻译学的形成做一铺垫。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许渊冲翻译理论为框架,通过对一首英诗的多个汉译版本进行分析,阐明许渊冲翻译理论有助于确立新型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批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0.
我国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译论的基础上,总结了一系列文学翻译理论。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该文旨在研究许渊冲翻译思想及其对文学翻译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许渊冲先生在多年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理论,"文化竞赛论"就是其中之一。本文运用此理论分析中国古代诗作《长干行》的两个英文译本,以此说明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  相似文献   

12.
冯婷婷 《考试周刊》2014,(52):22-23
许渊冲"三美论"是古诗词英译理论发展过程中诗词路径翻译的本体论。本文以许渊冲所译的《沁园春·雪》为例本,从"三美论"的翻译观分析许先生在翻译过程中所遵循的翻译原则,以期为汉诗英译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许渊冲教授堪称将中国古典诗词译为英韵文的为数不多的大家。他针对诗词翻译提出的"三美论"在翻译界有很大影响。本文试从"三美论"角度分析"三美论"在许渊冲《碟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英译本诗词翻译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4.
《湘南学院学报》2018,(6):71-74
以许渊冲翻译理论中的"三美论"为理论依据,对赵彦春翻译的陆游《长相思·桥如虹》从中英文本的意境相谐、巧妙选韵及形式上音节与字数的对应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赏析,以此来说明许渊冲的"三美论"理论在诗歌翻译及评价中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典诗集是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珍宝。但由于文化的差异,古诗的英译文很难达到在能让目的语读者接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地保持原诗风采的要求,而许渊冲的英译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以图里的翻译规范论为指导对许渊冲的译作进行分析,从而使读者对图里的翻译规范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并为广大的中国译者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6.
功能对等论是西方重要的翻译理论之一,许渊冲在他数十年的翻译研究中总结出中国的系列翻译理论,本文主要对功能对等论和许的优势竞赛论进行比较,总结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比教科书所给的唐诗译本和许渊冲的译本,与大家共同学习和理解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译文要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论。  相似文献   

18.
许渊冲教授提出的“优势竞赛论”引起翻译界广泛的争议。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来审视优势竞赛论,两者之间存在许多共同的旨趣:都强调译者的主体性地位;都主张译者要顺应翻译生态环境;都认为翻译实质上是一个不断适应并作出选择的过程,所遵循的法煲lj都是适者生存。  相似文献   

19.
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理论对文学翻译有着突出的贡献。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他的"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真正含义对从事诗歌翻译的人来说意义重大。本文以"三美论"为基础,对比分析了莎翁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的两种译文,阐明了"音美、形美、意美"的真正含义以及它在汉译英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许渊冲对文学翻译提出许多理论思想,对翻译的本质、标准、目的和方法进行了论述。研究许溯冲的文学翻译思想,不仅对了解中国学派的文学翻译理论能起到管窥之见,还能给文学翻译实践以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