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错次数高达2031次。就"已经"的偏误情况看,偏误类型主要有错用、误加和缺省。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于泛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偏误分析的意义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日语偏误分析中的注意事项,如在"偏误的界定标准"、"偏误原因的阐释"及"偏误分析的步骤"等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结合日语中介语语料库中出现的具体实例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语音偏误研究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基于国别典型汉语语音偏误研究开发的世界非母语汉语学习者语音偏误数据库——"口音汉语在线"系统的设计理念。阐述了语音偏误的普遍性、语音偏误研究的必要性,以及由此触发的"口音汉语在线"系统的设计动机。着重论述了语音偏误认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种途径,以及该系统对偏误认定的运用。最后系统介绍了"口音汉语在线"系统的概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留学生作文中使用"了"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对比分析及偏误分析的方法,着重分析归纳偏误的类型及产生偏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在乌克兰南方师范大学孔子学院教授中文专业学生过程中获得的材料,总结了乌克兰汉语初级水平学生词法和句法偏误。词法偏误有副词"都"的误用、连词"和"的误加、介词"往"的语序误用、量词的遗漏。句法偏误有状语语序的偏误、"先……,然后……"的偏误。造成这些语法偏误主要原因有汉俄语言差异及俄语负迁移影响;汉语学习过程中"过度泛化"的作用;教师疏于解释。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强调汉俄语言的差异性,及时纠正学生的偏误;总结语法条目用法,减少疏漏;针对不同偏误辅之以针对性的练习并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述了太原普通话中"语调偏误"的评分把握问题,并主要从声调偏误、轻声重读两个方面论述了太原方言区"语调偏误"的主要特征和表现,以及在不同情况下的评分把握。  相似文献   

7.
笔者发现,留学生利用单音节构词语素的反义关系类推出符合"单音节反义词+同一语言成分"构词方式的双音节反义词中大多存在偏误。本文将这一类偏误词定义为"双音节同素反义类推偏误词"。根据所搜集到的真实语料,本文集中分析了该类偏误词的类型和成因,以期提高学生的词汇习得效率,减少类似偏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整理了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韩国留学生的255条"把"字句偏误语料,梳理出"把"字句的偏误类型,将其分为"补语偏误"等6种,并且根据"把"字句的15种句式,对这些偏误句进行句式归类,统计出每种句式偏误的数量和频率。进而从学习策略的角度,从补偿策略、泛化策略、回避策略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韩国留学生在"把"字句习得过程中出现偏误的原因。在分析过程中,本文也与前人的研究成果做了对比,认为韩国留学生在"把"字句习得中的最大问题仍然是回避。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建议在教师的教学对策中应该采取鼓励使用的态度,包括区别对待偏误、多用隐性教学、避免"教学迁移"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把"字句的教学一直都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教学难点。文章以直接的形式搜集到"把"字句偏误形式并进行了归纳,主要分为两类:不该用而用了"把"字句的偏误,该用而未用"把"字句的偏误,并进行偏误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的日本留学生学习介词"从"的偏误例句进行了归纳,同时对这些偏误例句做了总结和分析,将偏误例句分为错序、遗漏、误加和误代四种偏误类型。以偏误类型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助词"了"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留学生在使用"了"时出现的偏误率很高,出现偏误的原因很多,其中教材的编写内容是影响留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调查留学生偏误句式,考察教材编写内容,并提出建议,希望对留学生"了"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齐雪帆 《教师》2013,(8):115-115
"在"作介词时,可以表示时间、处所,许多留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误。本文拟对英语母语者运用介词"在"的偏误进行归类分析,从语言习得角度探究英语母语者使用介词"在"的偏误来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此类偏误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以越南语为母语的留学生习得汉语时间副词"正、在、正在"的偏误情况进行了调查,借此发现他们在习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对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边美仙 《语文知识》2012,(1):111-113
中高级阶段韩国留学生学习动态助词"着"偏误频率较高,我们对此做了深入调查,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得出了"着"的偏误频率相对较高的六个句型。本文主要针对此六类句型,从语法意义、语义结构的角度,阐述了韩国留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老挝学生作文语料和调查问卷中结构助词"的"使用偏误的对比分析,总结了他们习得该语法项目的偏误类型,运用标记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等理论分析了偏误成因。结合偏误的具体统计数据及偏误成因,归纳了老挝学生习得汉语结构助词"的"的难点,即"的"和"地"、"得"的区别,"的"字短语的使用,称谓性定语的使用语境,多项定语中"的"字的使用规律,并据此提出了相关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6.
泰国学生使用"有"字句的频率较高,出现的偏误数量也较多.本文通过对就读于马哈沙拉坎大学以及本校的泰国学生的写作语料进行分析,对已发现的偏误进行了分类和分析,类型主要分为"有"的误代、误加和错序.本文还将探求产生偏误的原因,并针对泰国学生"有"字句的偏误特点提出一些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汉语中,"是"字句是使用频率很高又极为特殊的句式。"是"字句结构复杂,语义多样,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当复杂,留学生发生偏误的概率高,特别是遗漏偏误普遍存在。因此,对外国学生"是"字句的遗漏偏误分析是十分必要且有意义的。研究主要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结合语义类型和句法结构,对偏误语料进行类型分析,对典型用例进行了阐述,以期对外国学生"是"字句遗漏偏误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泰国学生"、"偏误分析"为主题词,把时间区间定为1979年—2008年,在中国期刊网上进行模糊搜索,得到符合上述条件的论文404篇①,最后选出涉及语音偏误分析的6篇论文,对它们进行分析和总结,并从声母偏误、韵母偏误和声调偏误三个方面来对将近三十年来泰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偏误分析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对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1.1版"中副词"才"出现的典型偏误进行详细分析,指出了留学生在使用副词"才"时常常出现被误代或缺漏的现象;通过分类讨论,明确了造成副词"才"使用偏误的主要原因;基于以上的偏误分析,针对副词"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